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新西兰留学生活精彩吗?恐怕背后更多的还是不得不背负着的压力与责任--来自学习上的、生活上的和作为一个中国人。说“背井离乡”似乎有些哀情,但告别了故土与亲人而生活在异邦夷土之上却又是无法违背的事实。有年纪小些的女孩子时常哭着说想妈妈,也有年纪大些的朋友每天下午5点到9点做清洁工,仅为了赚取每小时6元的生活费。中秋节了,去饭店订了些中国菜,与一帮朋友在一起难得地狂欢了一晚。月饼太贵,只好自己做蛋糕。可第二天呢?还是要为了自己的命运,为了父亲母亲的期望而继续运转。放假了,仍然风雨不改地去图书馆自修或是去果园替人摘果子打工;开学了,就又是每日上课与下课的轮回。这就是“留洋”?
一帮在国内几乎什么都不必做的少爷小姐们,包括我,要完全自己料理自己的一切确实不易。虽然在大学时的四年已是独立惯了,甚至于有些年长者有过背包下江南的豪壮打工经历。可无论是谁,在这里面对的都将是一番截然不同的跋涉……
下了飞机,联络学校,确定课程,或者还要送一打的申请表以申请新学校与课程甚至奖学金。接着便是办学生证,去银行用最佳的方式开户理财,以求每个月多收几块钱的利息。想少交税,填张表贴上邮票往邮箱里一投申请个税号。想买机票有折扣,又拿着照片去办了张国际留学生卡。Homestay太贵,便自己租房,租到房子了接下来的便是签合同,买家具炉灶和铺盖。住下了,好好睡上一觉后接着又是申请电话、电视,甚至垃圾桶。
在家里向来不做的买菜做饭洗衣服之类活也已变成了日常的小菜一叠,现在头痛的是这个月的电费又居高不下。开学了,便找高年级的学生买二手的旧课本,升级了,再贴张广告将旧课本卖出去。没完没了的作业与考试永远是个令人讨厌的大问题,可还要时时居安思危地琢磨着下期的签证。翻翻报纸,找找有没有什么洗碗扫地的工作做做,工作找到了却还要防鬼子进村似地提防着移民局。听朋友Alex说他上个星期在跳蚤市场买到了一双10块钱的鞋,这个星期也打算去碰碰运气。可住得好远,不得不再去拍卖行竞投一部廉价的二手车,而这意味着屁股后面又会跟着一堆的烦:驾照,路税,泊车,年检……而这一切一切都要完成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度与系统。
面对着一群的金发碧眼,脑海里闪烁的最多的是:“我是一个中国人。”刚来时住在Kiwi家里,向来房间乱如狗窝的我也破天荒地将房间保持得整整洁洁,因为我是中国人;在国内时常闯红灯,乱穿马路,在这里也学乖了,因为我是中国人;在超市,货架上有商品掉下来了,都会去货归原位,也是因为我是中国人;在课堂上,因为一幅没有台湾的所谓中国地图,而起立走上讲坛用笔将其完成,还是因为我是中国人;记得出门前,我的母亲就再三叮嘱,出了国门我就不再是单单代表自己,我所肩负的就是中国人形象的一部分--纵使那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毕竟,华人的形象是靠自己树立起来的。而住在我楼上,已在奥克兰定居数年的房东如是说:就算我们在国内对国内的种种听惯了牢骚,可到了这里,任何人批评了我们的国家与民族我们都会去维护。因为,我们毕竟都是中国人。是啊,“中国人”三个字在离开了中国后才显得更加珍贵。因为是中国人,以至于在这里每样同故土有所关联的事和物都会让我们感动许久。记得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欢乐总动员”时,我激动得差点儿没叫出来。在这里,一切一切的乡音都变得那么的珍贵。幸运地,今年的悉尼奥运会让我们有了多次倾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机会,而中国队的成绩更是成了每个华人茶余饭后借以自豪一番的主题。国庆节,人们再次借华文报纸刊登了各式的广告以发表了自己对故土的祝福。似乎身在异邦时让人更能感受到民族的气氛与力量。
四个月前,我第一次踏上了这片飘零在南半球的国度;四个月后的今天,我依旧在东经174.7度、南纬36.8度的坐标上继续着我的故事。感触?太多了,但一切也还都只是开始而已,要走的路还很长……
立即咨询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