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为竞争经历造假 过场式公益对留学申请无益

2017/04/05 17:03:55 编辑: 英国 浏览次数:376 移动端
公益选择  ●在留学竞争的压力下,一些学生申请美国大学时,开始在公益活动经历上造假,或是将短短一天、走过场式的活动夸大为长期活动,甚至懒得走过场,直接找关系开具活动证明。  ●留学专家提醒申请者,形式上参加义工或盲目参加公益活动,难以对美国留学申请起到帮助。美国大学所看重的实践经历并不只是公益活动。  2011年,北京十一学校学生刘希瑞在去甘肃支教时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到达支教学校的第一天,孩子们就问我是不是明天就要走,我觉得很奇怪。一问才知,前段时间刚有北京某中学的一批学生来支教,呆了一天就走了。”而媒体也曾报道,到了留学申请高峰期,一些街道、社区或志愿者组织就会“迎”来找关系开社会服务证明的家长。  在留学竞争的压力下,一些学生开始在公益活动经历上造假,尤其是申请美国大学的学生。在他们眼中,公益即功利。  据了解,美国大学在录取学生时,会通过考察学生的实践经历,来全面了解学生。而类似义工、志愿者等社会服务经历,能向美国大学展示出一个富有责任感与奉献精神的形象,增加申请美国大学的成功几率。在美国大学本科的申请表中,有社会活动一项,其中就包括公益活动经历。  美国大部分高中在课程中有对公益活动时长的要求,达到规定的数才能毕业,根据学校不同,从每周2-5个小时,每年30小时-100小时不等。与之相对,很多中国学校在高中阶段没有这个要求,学生在申请时占弱势。  但是,仅仅是形式上参加义工,或盲目参加公益活动,难以对美国留学申请起到帮助。“现在大部分学生开始意识到要有公益活动的经历,但认识尚浅,公益活动在数量上够,但质量欠缺,所谓质量即花了多少时间、心思,拥有多少含金量。”澳际美国本科部副总监闫晓哲表示。  首先,美国高校在考察申请者时,会详细了解学生的实践经历,甚至关注很多细节性问题。那些为了留学申请而参加公益活动的同学和走过场式的做法很难对公益活动产生深刻体验。  闫晓哲说,美国大学重视社区服务的时长,同一类活动花的时间,平均每周花几个小时,每年花几周,花了多少心思。“美国高校希望学生在公益活动中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能有所成长、有所感悟。”  此外,留学专家提醒申请者,美国大学所看重的实践经历并不只是公益活动,譬如通过考察学生参与的学术活动来了解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潜力,通过考察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表现,来观察学生的领导、协调能力。眼下,当留学申请者千篇一律地用公益活动作为实践经历证明时,公益活动在录取中所起的作用就更有限了。  ■ 公益故事  1 支教,但与留学申请无关  ●薛涵月,女,2012年高中毕业,2013年8月将赴加拿大留学,目前在云南省宁蒗县某小学支教  2012年高中毕业后,薛涵月并没有直接出国留学,而是选择在国内度过1年的Gap year(间隔年)。间隔年在英美学生中非常流行,学生们通常会利用这段时间旅行、做义工或投身于全球教育,以完善自己,更好地融入和服务社会。  薛涵月决定去支教。她从中华支教网上搜到志愿者招募信息,通过了初试、复试,2个月的网络培训,赢得了支教机会,“大部分去支教的是大学生,中学生志愿者很少。可能我的英语很好,而且独立能力强,所以顺利入选。”  “支教的学校上不了网”,薛涵月不得不将自己的间隔年分为两部分,一半在母校做校长助理的志愿者工作,一半去云南支教。  薛涵月说,与中国学生相比,美国学生从事公益活动的时间和机会要多得多,“在美国当交换生时,每天下午3点就放学了,有大把时间可以去参加不同的社团、活动。”  对于这次支教,薛涵月父母的看法不一,“妈妈觉得我有毛病,一个人跑到那么远、那么苦的地方。爸爸却很支持,他觉得我能够为自己做的决定负责,只要我想清楚这是自己想要的。”薛涵月笑着说。  从北京到云南山区,薛涵月并没觉得生活有多苦,“来之前就调整好了心态,在前期培训时,有志愿者说,通过支教,我们的收获会比受帮助的孩子获得的更多。对我而言,就想做一个老师该做的事情。”  4月4日,清明节假期,薛涵月和同事们去爬山。这是她支教生活的第三周。在这里她还将度过近半年。  与一些准留学生不同,薛涵月的支教生涯与她的留学申请完全没有关系,“高中三年,我的公益活动、社会活动经历已经足够丰富,我从高一起就担任两个部的部长,高二到美国当交换生,高三是学生会主席,组织过很多大型活动。在申请文书里,我最多解释一下在间隔年里安排的活动是支教,仅此而已。”  薛涵月说,她支教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作为一个老师,不仅仅教会孩子英语,而是能和他们分享经历和感受,“让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什么样,还有哪些路可以选择。”  2 学生对“普通公益”热情渐冷  ●许文博,男,2011年高中毕业,现自己创业,曾创办人大附中Aristo社团  在中学生留学圈里,许文博和他的Aristo社团曾经小有名气。为给出国留学的同学提供更多社会实习经验,Aristo社团曾定期组织各种公益活动。  但在人大附中就读的几年里,许文博觉得同学们对公益的热情慢慢变了,“前几年,大家对我们组织的公益活动都很踊跃,比如春季植树、去博物馆当志愿者等。后来人越来越少。”  许文博发现,同学一旦觉得这些活动不能让自己在留学申请中脱颖而出,就不愿意去了,“申请文书里不会写,面试时也不会提,甚至填申请表格时都不值得提,没用,干吗要去。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在家复习。”这也是许文博后来不再组织类似公益活动的主要原因。  但在许文博看来,公立学校对学生从事包括公益活动在内的社会活动好像态度也不是很积极。“我当时组织植树节,跟学校汇报后,学校派老师跟我们去,主要是保证安全。学校不会主动组织这类活动。相反,外教对学生的各种活动很积极,比如万圣节时帮我们布置校园、找设备、找电影等,而中国老师开车遇到我们在布置活动现场会不耐烦地摁喇叭。”  近几年,随着申请美国大学本科留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美国高校录取率却逐年降低,申请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除了将自己的托福、SAT“刷”得更高之外,学生愈发关注如何在其他方面让自己在申请中脱颖而出。许文博听说,有些中介机构也在帮学生策划一些社会活动吸引学生签约,“据说有去南极、危地马拉探险之类。”  “现在一些同学到出国申请时才意识到自己需要参加社会活动,但正确的教育理念却是,不管你是否出国,参与公益活动都是教育应有的一部分。”  虽然高中毕业申请了美国大学,但许文博还是决定先在国内创业等机会合适了再出国留学,他对留学的认识甚至比家长成熟。  许文博现在做的事情与留学服务相关,但他仍希望给学生提供一些公益体验。“每次带SAT考团去香港考试,我都会安排1天做国际义工的时间,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加。大概每次有1/3的学生会参加。这是纯粹的公益活动,并不能给学生的申请表增光添彩。”  ■ 对话  教育理念导致中美公益教育有别  ●林杰,毕业于美国纽约市经济和金融高中,曾在美国两所寄宿高中工作,康奈尔大学校友面试官,著有《我在美国当老师》  新京报:在美国的中学教育中,公益教育会以怎样的形式融入日常教育?  林杰:举两个例子。我工作的学校旁边有一个养老中心,感恩节时,学校举行校园晚餐,会为老人单独设一桌,由学生负责邀请老人,为老人提供用餐服务,并与老人交流。学校的理念是,不管是学校还是银行,都是社区的一部分,必须融入到社区其他成员中去。还有个例子,我工作过的私立寄宿中学,收费很高,资源丰富,校长提议做一个“Buddy program”,即在周末,把校园闲置的游泳池、图书馆、艺术工作室向周围的公立学校、低收入社区学校的孩子开放。周末时,常有学生带着其他学校的小学生、初中生过来吃早午餐,游泳、看书。这个活动是校长建议,老师指导、学生执行。校长的理念是,当你拥有资源而又不消耗时要跟别人分享。而学生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会对此有所领悟。  新京报:除了这些常见形式外,学校还有哪些公益教育活动?  林杰:在美国教育界,有一本书叫《Students are Watching》,不少老师认同这样的理念,即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要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不用讲,做给他们看,学生会更愿意接受。因此,虽然学校的许多行动不一定让学生参与,但学生在观察。比如我曾就职的学校在福岛地震时提供1-2个免费学习机会给当地受灾学生,学生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能看到学校对公益的关心与支持。这一理念对老师的要求很高。  新京报:家长会如何参与到学校的公益活动中?  林杰:在学校的公益教育中还有一个层次是对内的公益。在我工作的私立中学的招生办公室,经常有很多志愿者,有些是在读学生,有些则是已毕业学生的父母。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们愿意回馈学校,筛选合适的学生。而学校在校友关系维护中,也会让家长主动愿意而非被迫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来。家长的行为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新京报:你觉得在公益教育等方面,中国学校与美国学校会有哪些区别?  林杰:除了公益教育的氛围和为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所作的设置之外,更深层次的区别是教育理念的不同,即教育者如何定义教育。仅仅是校园里学习时间属于教育,还是包括吃饭、运动等在内的24小时都属于教育?有一次我在国内参观一所当地著名的中学,在一节自习课上,学生都在自己看书学习,老师却在讲台前坐着看报纸,我觉得老师的行为不妥。学生在努力学习、老师却在休闲读报,这会给学生传递不好的信息。我想强调的是,别忘了students are watching!  新京报:因为学习压力大、社会资源不足等原因,国内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有些只是出于申请的功利目的,你怎么看?  林杰:美国学生也很重视大学申请,想申请顶级名校的学生有些会请私人顾问做咨询。但不会像中国学生和家长这么功利。美国学生认为,升学是一个重要步骤,他们会一步一步做好准备,但这种准备是成长式的,而不是围绕式的。就以公益活动为例,美国学生参与其中多为爱好驱动,而不会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升学这一目标。  新京报:作为康奈尔大学的面试官,对于申请者的公益活动,你会如何判断、筛选?  林杰:为了保持客观公正,面试官在面试之前不会得到关于申请者的成绩、课外活动之类的相关介绍。我会让申请者讲故事,从故事细节中发现他们的特质。在中国面试申请者时,有时能从细节中发现他们说法前后不一致。这时我会打个问号,通过更详细的询问判断申请者是否有不诚信行为。  ●在美国教育界,有一本书叫《Students are Watching》,不少老师认同这样的理念,即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要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不用讲,做给他们看,学生会更愿意接受。  ■ 业内说法  公益经历属锦上添花非决定因素  ●闫晓哲,澳际美国本科部副总监  对于美国本科录取而言,公益活动经历属于锦上添花,而非决定因素。越是名校越看重学生的公益活动经历。美国大学关注的不是你参与公益活动有多独特、多吸引人,而是你在活动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曾经有个申请到耶鲁大学的学生,他的公益活动经历就是在养老院,很多学生都去过,他描述的经历是,他正在擦窗户,老人说,你们是今天第6拨来打扫卫生的学生了,能不能坐下来陪我们聊聊天。这个学生由此领悟到老人更需要的是尊敬,是情感交流,并在以后的养老院服务中加以改变。  每年都有学生造假被查出。有些学生已被学校录取,但学校从其他途径得知其活动经历造假,就撤销了录取。也有学生还未获得录取,但被学校查出造假,学校间有联网效应,最后该学生的申请基本都被拒了。  一般情况下,首先看简历,如果公益活动短而多,多半是堆积公益经历。二是申请文书。公益活动是心灵成长最深刻的地方,没有真正参与,很多细节是感悟不到的。比如有个学生做慈善音乐会,从成人角度想,多半会说到拉赞助、嘉宾、市场宣传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之类,但学生在文书中说道他组织了活动才发现200人需要防暴警察,需要交税,这些细节都是靠编造难以获得的。立即咨询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