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欧洲传播学全奖申请总结

刚刚更新 编辑: 英国 浏览次数:225 移动端
补充个人背景: 学校:本硕whu(985) GPA:本 83左右,硕士88(ranking 1 of 139) 论文:cssci一篇,国际会议一篇,书刊收录两篇,水文一篇,国家级论文比赛二等奖和三等奖 国际经历:澳洲国立大学亚太地区峰会(813美元奖学金+5天免费食宿,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斯坦福,耶鲁,牛津,剑桥,北大等);荷兰皇家科学院中荷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留学基金委和荷兰科学院全额资助);荷兰乌特勒支大学暑期夏令营;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暑期夏令营 语言:托福101 奖学金若干 时间真的很奇妙,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经历了人生25年来最大的痛苦,而今当我写下这篇总结,已经少了纠结和焦虑,多了一份满足和幸福。希望这些文字能让在申请出国道路上奋勇前进(特别是穷苦的学文科)的朋友们多些信心和勇气去面对真实的自己。 本人2011年7月国内传播学硕士毕业,第一次申请是2010年10月开始的,一共申请了六个项目(两个博士,四个硕士)。2011年6月最终的结果很不错——荷兰教育部的惠更斯奖学金(Huygens Scholarship,学费+保险+往返机票+生活费1380欧/月),一年半的硕士项目,第一学期在荷兰,第二学期在意大利; 莱顿大学的国家公派奖学金,4年博士(跨专业到Asian study,1200欧/月)。后来因为学校和专业问题放弃了这两个全奖offer,痛苦了很长时间。 2011年10月,调整过后开始重新申请,一共申请了8个硕士项目(全部有奖可申),并顺带投了两个香港的PhD项目(香港中文和香港城市大学)。因为主打是硕士全奖,而英国和美国文科几乎没有硕士全奖,所以并未考虑。另外,为了节省申请开支,所有需要支付申请费的项目我也没有考虑。经过挑选,最后目标锁定在西欧的荷兰和北欧的瑞典。今年欧洲经济大幅衰退,很多奖学金已经被取消,em项目也大幅缩减奖学金,最后能否拿到奖学金已经不是简单的实力比拼,还要有一点运气。 结果很满意——马斯特里赫特的研究型硕士的全奖(两年47600欧,包括学费、生活费、签证费、保险);香港中文大学的PhD 口头offer(3年,一个月可能有13000-14000港币);蒂尔堡大学的橙色郁金香奖学金;欧盟EM项目Euroculture 的AD(奖学金替补);意大利Trento大学的录取。因为本人无意搞学术,家里也没条件让我自费出国读硕士,所以最终选择马斯特里赫特的high potential 全奖offer。 1、马斯特里赫特大学Maastricht University。 能拿到这个offer真是命运的安排。本来我只申请了一年制的硕士项目media culture,但是评委会的教授看到我的申请材料和writing sample后推荐申请门槛和要求更高的两年制硕士,然后就阴差阳错地补申了这个项。3月底拿到录取通知,4月6号在我正式入职工作前马大给了我全奖通知。中间还发生一些小插曲,对方小米说奖学金的单子发错了,让我虚惊一场,原来是有些地方需要修改。 马大所学的专业涉及哲学,历史,社会学,自然科学,政治学和传媒,交叉学科,理学硕士。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也很强大, 五位教授中两位来自剑桥,一位来自麻省理工,一位来自康奈尔,一位来自Sussex;马大这个专业的首席教授也是科学技术哲学(社会建构流派)的代表人物。接下来两年能够学习德国哲学(胡塞尔现象学,话语分析,海德格尔技术哲学,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等)对我而言真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另外第三学期可以去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巴黎政治,洪堡等名校交流,也提供了很好的边走边看的机会。 现在回想起来,这个offer让我过去这些年的经历都得以连点成线——高中学理,大学学文,并拿到一个工学双学位,在学校读传播学硕士阶段开始旁听社会学的课程。去年申请时,英国威斯特敏斯大学的一位博士建议我去学习科学技术哲学和现象学,如今竟变成了现实,不能不感叹命运的奇妙。 2、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offer。2月中在北京凯宾斯基大酒店和教授面谈的,第一次去这么奢华的酒店,免费喝了一杯60rmb的orange juice。和教授面谈的很顺利,基本围绕自己的研究兴趣展开,同时顺带考察英语口语。因为我的口语很好,所以面试还是占了很大便宜,另外之前去过两次欧洲一次澳洲(够跟学术有关),这些经历还是给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香港中文的笔试比较好玩,两个题目,一个中文,一个英文。中文的是谈谈今日中国青年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我写的是焦虑,功利和浮躁);英文则是将乔布斯,传媒还有一个什么词放在一起,写一篇议论文(我是从媒介仪式这个角度写的),整体感觉发挥不错吧。 一对一的面谈持续了40多分钟,根据教授的介绍,今年香港中文大学只有10个全奖名额(两个mphil,8个Phd职位),另外面试即将结束前,教授给了一些反馈,说可以等到4月底,当时我就意识到拿到这个全奖的可能性比较大。不过因为自己对博士学位和做学术并无太多兴趣,所以面试完后也没多想这个结果。4月26日接到港中文的电话,教授询问是否对CUHK感兴趣,因为之前已经拿到心仪的硕士全奖,而我对学术并无太多兴趣,考虑几天后决定退出,也没什么纠结。 应该说,CUHK的整体排名很不错的,在世界范围内很有名气,博士毕业后回内地找个老师的职位还是比较容易。对于立志做学术和当大学老师的同学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2011年7月去澳洲时,曾在香港转机,中途去香港转了一圈,环境很干净,楼房很高,密度很大,节奏很快,是个很现代化的城市。根据介绍,CUHK的PhD工资有13000-14000港币/月,在HK肯定是够了,但是估计也没多少剩余。对于读文科的人而言,据说三年是很难毕业的,一般要延期半年,而延期期间则主要考自己的积蓄。另外,HK的博士留在香港高校当老师是almost impossible的事情,因为HK高校只认英美名校的博士,所以励志留港校的同学们也要考虑清楚。BTW, HK是很好的去北美的跳板,对于PhD毕业后想去北美博后的人而言也是不错的选择。 3、欧盟奖学金项目(Erasmus Mundus)Euroculture的录取。这个项目是由德国哥廷根,荷兰格罗宁根和瑞典乌普萨拉等欧洲名校联合举办的。我也是申请后期决定补申,最后拿到录取,并跻身奖学金的替补席也挺满意的。这个项目的全奖也有48000欧元,两年可以在三个不同的学校学习,如果有奖还是很有诱惑力的。但是今年欧洲形式不佳,这个项目的全奖名额估计没有6个,但是申请人数据说接近1000人,而今年获得奖学金的人选当中没有一位来自中国,我可能是排名最高的申请人了。我申请后曾跟上届的一位学姐联系过,据说项目比较学术,毕业后找工作比较麻烦,另外学姐也是国内读完研究生后申请到这个全奖的,可见门槛很高,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 除了这个action1 的EM项目外,我还申请了另外两个EM action1的项目,EMMIR和NOHA最后都被拒绝,估计是因为专业背景不合适吧(前者是移民与族裔关系,后者是人道主义援助)。对EM项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仔细研究下官方网站。当然建议文科的朋友们不要用EM垫底,因为文科硕士全奖的申请不是一般激烈,除了GPA中国文科生处于劣势,语言上比起很多欧洲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申请人而言我们也处于劣势,很多人天生就是三语,另外,科研和跨国经历也很重要,这点上一般国内的学生也比不上那些动不动就出国交流的欧美学生。不过有些项目会考虑国籍,这个时候就会变成同胞间的比拼,从今年一些大致的统计看,申请EM项目的很多同学条件都极为出色,也有一些申请美国的大牛拿此保底,但是对于多数人而言,不要把投入太多期望。 4、其他项目介绍: 阿姆斯特丹大学巴黎政治大学乌普萨拉大学 阿姆斯特丹大学Communication Science. 算是阿姆曾经的王牌专业吧!学过传播学的人都知道丹尼斯麦奎尔吧,他老人家就是阿姆的专职教授,不过已经退休了,现在是阿姆的荣誉教授。阿姆的传播学研究在保留欧洲的质化风格时极为注重定量研究,算是欧洲大陆少数能够跟美国对接的学校。Spss等统计软件都是基本的要求,入学前会统一考试一探学生的统计基础,如果没有相关功底,是要提前入学一个月左右修课的,而且这些课程必须付钱,据说是一组课程600欧,无统计基础和传播学基础的要求补休两组课程,一共是1200欧(感觉很扯,竟然要学生自己掏钱补课)。这个专业的方向比较多,包括政治传播,新闻,公关与广告等几个方向,目前的师资力量还行吧,但是自从麦奎尔老人家退休了,感觉也没什么大家了。因为申请费太贵,我并未单独申请该校,而是选择通过Erasmus Mundus框架下的action2项目 的EMEA(lund主办)申请的,选了两年的研究型硕士项目。虽然条件不差,但是最后并未拿到这个项目的全奖,从最后的结果分析看,项目都倾向于选择申请一年制和短期交流的同学,另外是否是合作院校也很重要,非合作院校的同学只能和印度学生争取可怜的五个名额(包括博士,硕士,本科,各个专业,文科出身的朋友大多是要悲剧的)。目前国内的partner包括北大、清华、复旦、南京和厦大。w大比较悲催,8个针对中国区的action2项目的合作院校都不是,这里不能不说母校的国际交流工作做得真不咋地。 巴黎政治大学 Master in Communication. 巴证是欧洲顶级的精英学校,法国有太多的总统和政界名流出自这所学校,学校的口碑和学术脉络都不用说,毕业后找工作也是不愁的。Communication 的master是最近几年才开英文项目的,托福线是100,另外据说要面试。学校也设立了Emily bounty等几项奖学金针对国际学生,据说这些年中国学生没几个拿到最高等级的Emily bounty。申请这个项目也要提交申请费,所以最后我是通过Erasmus Mundus框架下的action2项目 的Lotus(比利时根特大学主办)申请的。这个项目针对中国区非合作院校的硕士学位名额只有一个(不关你是理科还是文科就这一个),考虑到申请的包括各种GPA宏伟的理工强人,最后这一个名额没拿到也很正常。 乌普萨拉大学 Master in Digital media and society. 他家整体实力比较强,乌普萨拉大学是北欧最古老的大学,世界排名一直稳定60位左右,自费去他家读硕士还是可以考虑的。整个项目比较偏公关,另外北欧有自己独特的传媒体制,对于偏爱研究什么公共广播体系的人而言是个好去处。瑞典的大学单独申请也要交一笔可观的申请费(900sek),所以我果断放弃单独申请,最后选择通过Erasmus Mundus框架下的action2项目 的Expert(哥廷根主办)申请的,选了两年的研究型硕士项目。中国区的非合作院校一共只有两个名额,而整个项目申请的人数高达3000(估计申请我这一类的人也不少。 外还收到了荷兰nuffic的橙色郁金香奖学金,免了大半学费,因为已经获得了硕士全奖,不能同时拿奖,所以最后也退出了。 总结 比起申请细节,我更想说说如何面对出国留学这条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去年放弃两份全额奖学金后,我也经历了长达三个月的心灵折磨,后来在父母和老师的劝说下才逐渐恢复。 经历过后慢慢明白,在很多重要的因缘际会之时,要懂得割舍而不能满足于一时的拥有,人生有舍才有得。头衔和光环永远是身外之物,实实在在有重量的是我们所要经历的磨难和痛苦,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成长和成熟。在申请遇到瓶颈和打击时,要有勇气坚持下去,给自己一个完整的交代远比成败重要。人生无完美,从生命开始之时人生就充满局限性,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才会对生命敬畏,也能学会接受并不完美的自己,从而去包容别人的过错。 出国留学并不是寻求自由和解放的根本途径,精神的追求来源于内心的自由程度,人的精神意志能够超越很多自然的局限。如果我们不渐渐放下偏见和功利的心态,出国留学最终带给我们的或许更多是shock和孤单。在孤苦无缘的时候,因为有爱的存在,我们得以摆脱黑暗情绪而看到生的希望与光明。 在我最痛苦的时候,我也曾遭受学校一些工作人员的落井下石,别说成“命该如此”,并遇到人为的刁难和欺骗,通过这些事情我看到了人性深处的虚伪,也更加明白很多关键的时刻需要拿出勇气为自己的尊严辩护,命运最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而不是别人的嘴里。在情况必要的时候,我必须当面戳穿这些虚伪之人的伪善面纱。 关于学术,越到后面越会发现将那些超越性的理想澳际在读博士然后回国当教授上面并不一定合适,真正的幸福和真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能独立思考,明白是非,心中有爱,就不会落入平庸。比起那些光鲜的头衔,健康和快乐的生活于我而言更有意义。 真的要感谢我的父母,特别是日益衰老的母亲,她虽然无力帮助我,却一直守护在我身边,和我一起痛苦,和我一起快乐。过去这些日子的煎熬,因为有父母的支持和保护,我才能重新振作——父母的爱不计回报,只求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朴素但伟大。也真心希望在留学之路上奔波的人,别忘了去关心一下身后默默支持我们的父母,比起亲情和爱,头衔一点都不重要。 另外,和大家分享几乎话和几篇文章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有剧烈的起伏。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马丁 布伯 值得做的事情,没有一件能在一世中完成,因此,唯有希望可以拯救我们。真实或美好的事,没有一件在历史脉络当中具有十足的意义,因此,唯有信心可以拯救我们。我们的所作所为,不管用心多么纯正,没有一件能凭一己之力完成,因此,唯有爱心才能拯救我们。 ——Reinhold Niebuhr 最后贴几个链接,是我之前最痛苦的时候看到的文章,给了我很多解脱的力量: 斯坦福佛学研究生:当泪水滚落 [url= ... page%3D1&page=1[/color][/url]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 [url=立即咨询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