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两地科研合作增活力 港生求学内地拓天地

刚刚更新 编辑: 英国 浏览次数:147 移动端
回顾2013年,中国内地与香港科教合作交流交出亮丽的成绩单。   这一年,两地科技协作升级,中国“上天”、“入海”重大项目采纳了港人智慧——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邱建文乘“蛟龙号”深潜南海考察,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容启亮主导研制的相机指向机构系统随“嫦娥三号”登月。   这一年,两地续拓科教交流形式,寻求优势互补,惠及经济民生——增设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令香港各高校伙伴实验室增至1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申请工作宣布启动;此外,“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计划由上一年的70所增至75所。   对香港学界而言,过去一年多项振奋人心的消息,科研人员、学生获国家支持,天地更广阔。   香港高校拥有国际级的科研能力。据中国科技部数据,香港至今走出30多位中国“两院”院士,4人成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过百人入选“国家科技计划专家库”。   为使香港科技资源进一步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促进香港科技创新,中央政府早前表示支持在港建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就这方面的最新进展,香港创新科技署回应记者查询称,署方已启动香港分中心第一轮申请的邀请工作,将在今年3月左右接受香港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提交新建分中心申请。   随着国家加大投入科技创新,香港与内地的科研合作也升级、加速,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重要平台之一。创新科技署指出,自2005年起,科技部共批准了16间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在港成立。   由2013/14财政年度起,香港特区政府对伙伴实验室也加强支持,资助由每年每所上限200万增至500万港元。   香港大学生物医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是去年新设的4个实验室之一。伙伴实验室主任徐爱民教授表示,实验室不仅汇聚港大多方面专业人才,也有香港中文大学、科技大学力量参与,搭建跨学科、跨校科研平台。他认为,内地科研硬件配套发展迅速,而香港在学术研究的标准化、规范化方面有经验优势。   如果说,两地科研携手共进,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需时,那么教育交流、资源共享,则更直接、更即时令香港市民受惠。   “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自2012年起实施,两届共有2100多名港生透过该计划升读内地高校。“用3句港生的话来介绍这个计划的特点,就是优惠的入学门槛、多学科选择和优质高等教育。”中国教育留学交流(香港)中心董事长兼总经理李胜利接受记者访问时说。   他指出,今年计划扩大至内地75所高校,当中“985”、“211”院校各有19所。还有一个变化是招生简章去除了“学生毕业后原则上回原地(即返港)工作”,因在CEPA框架下,两地学历和专业资格认证逐渐打通。   “现在香港学生可留内地可回港,基本上除了考公务员和参军,他们在内地可从事各行各业,天地广阔,”李胜利说,“这是一项育才计划,港生有更多出路,长远对香港经济、社会发展有益。”(完)立即咨询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