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走马观花”美国的顶尖大学
◇一个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奖获得者,高中毕业被保送进国内一所顶尖名校,一个学期选了10门课都轻松过关,因为这些课程只要学期结束通过考试就可以拿到学分。他大二时申请到了MIT(麻省理工学院),虽然一学期只选五门课,却感觉异常繁忙,因为每门课老师都要求阅读大量书籍,有的课还必须做大量实验,稍微掉以轻心就会跟不上。
◇“MIT建校150周年展览”150件展品全是学生的发明,既有雷达、第一台实时计算机、第一个人造假肢、更好的天气追踪系统、晶体管、频闪摄影,同时也有各种毫无实用价值的怪异发明。因为在MIT的“书呆子”们看来,所谓伟大的发明,很可能就孕育在“荒谬”之中。
◇在哈佛,年轻教师的压力很大,有很高的学术研究要求,这是通往终身教授必须经历的艰难过程。而他们一旦获得终身教席,考核的压力就会降低。学校认为,获得聘任的教授都很优秀,有很强的发展动力,其形成的学术理想和习惯会让他们自觉追求更高的学术声望。
上月赴美参加哈佛中国论坛,我走访了
哈佛大学、MIT(麻省理工学院)、卫斯理女子学院、
波士顿大学,并和来自全美各名校参加论坛的中国
留学生深入交谈,得以近距离观察美国的大学。虽然“走马观花”,但目之所及的点点滴滴,仍传递出美国高等教育之所以领先全球的内在办学逻辑。
不轻松的大学学习 与教授的严格要求
在出席哈佛中国论坛期间,由哈佛和MIT中国留学生举办的“中国教育评论”和“北岸”论坛,邀请我参加他们的讨论活动。三个小时的活动,提问互动就占了2/3,感觉这里的学生特别喜欢讨论问题。
在哈佛校园,随便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专门为学生讨论准备的小型会议室和活动室。我还经常在咖啡厅和学生活动场所看到一组一组的学生围在一起热烈讨论。据哈佛教育学院的学生介绍,“中国教育评论”每周六固定活动,从不间断,负责人每次都会和大家一起商议主题,然后在活动之前把活动安排通过电邮发给所有学生。
在哈佛做讲座之后,我写了一篇感想文章,说哈佛的学习氛围很浓。文章发表后,一位哈佛学生给我发来邮件,说哈佛校园中学生们讨论很热烈,是事实,但这可不是学生们都爱讨论,他们也是“没办法”,因为老师有这样的要求,不参加讨论会可能很快就跟不上课程。
他想告诉我的是,大学的学习氛围是由学校对人才培养严格要求、重视教学所带来的,不是单靠学生的自觉。这与国内大学近年来反复强调“学风建设”很是不同。在“学风建设”中,学校、老师反复教育学生要主动学习、热爱学习,可学生就是主动不起来,该逃的课还是逃。
其实,我在几所美国大学参观时,陪同的学生都谈到了这一点。一位在MIT(麻省理工学院)读大二的中国留学生告诉我,他是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奖获得者,高中毕业被保送进了国内一所顶尖名校。入学之后,一个学期选十门课都没问题,因为只要学期结束通过考试就可以拿到学分。就这样混到大二,他感到实在对不起自己,因此申请MIT。到了MIT,虽然一学期只选五门课,但他感觉异常繁忙,因为每门课老师都要求阅读大量书籍,有的课还必须做大量实验,稍微掉以轻心就跟不上。同学中晚上在图书馆熬夜看书到深夜的情形十分普遍。
事实确实如此,国内一些高校虽然也反复强调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但大多只是说说而已。重视本科教育,意味着必须要求教授们把大量的时间用到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中,可我们的教授在高校强调论文、课题、经费的现实中,是不愿意在这方面花“无谓”的精力的。这样的教育教学环境,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可摧毁学生对大学的美好期望。很多高中毕业生怀着美丽的大学梦进入校园,上完第一节课之后,就从梦想回到“现实”――原来梦想中的大学竟是这个样子。而对于学生们在大学里的“不认真”,大学则将其原因归为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进入大学没有进入角色。
傲人的办学成果与低调的校庆
在MIT,陪同我参观的学生是来自上海的留学生刘欢,他本科就在MIT读书。他先带我参观他们的机器人实验室。说实在的,我真不相信这就是世界最顶尖的实验室,实验设备远没有我想象的先进,最新的一个研究成果正在测试机器人抓取物品的能力。刘欢还让我看了他们本科期间做的一个试验――机器人浇花、摘番茄。他说这是令他印象深刻的试验,可是我的感觉是“怎么就像小孩子玩游戏”。
刘欢他们机器人实验室的教授都是世界鼎鼎大名的,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欢教学。他读大二时,就曾同时有两名教授来和他讨论,听他的想法,而且一听就是一个小时。
路上,刘欢告诉我MIT正在进行150周年校庆活动,我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偌大的校园竟然没有一点庆祝气氛,而且大楼确实如传说中所说外形粗笨,像个工厂。直到走到MIT的一幢“标志性”大楼,才看到悬挂着两条条幅。而这楼上镌刻的校名“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Technology”,直译过来就是麻省技术学校,校名中没有university,连college也没有。刘欢开玩笑说,这校名在国内就是一所技工学校或技术研究所。我想,若放在国内,MIT多半早已变为MUST了,把Institute变为University,在Technology前再加一个Science,否则不足以显示学校的地位,也影响学校的发展。
“MIT建校150周年展览”是校庆活动的重头戏,展览在他们的博物馆,一座低矮的楼。遗憾的是,当天提前关门,我没能进去参观。但从外观看,这里也没有彩旗、横幅,进门处也没有突出显示学校培养的领导人之类的介绍。总的感觉也是很低调,虽然从这所学校走出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高达76位,比哈佛的40位还多。
在这里展出的150件展品全是MIT学生的发明,既有雷达、第一台实时计算机、第一个人造假肢、更好的天气追踪系统、晶体管、频闪摄影,同时也有各种毫无实用价值的怪异发明。校庆展出这么“荒谬”的“发明”,这种风格确实比较符合MIT的“书呆子”气质。因为MIT的“书呆子”们知道,所谓伟大的发明,很可能就孕育在“荒谬”之中。
MIT的校庆大会在波士顿展览中心举行,同样也没有任何“气氛”,不见一条喜庆的横幅。校庆大会开始,教授们身着博士服庄重入场。整个校庆活动,居然没有主持人,没有介绍出席这次校庆的重要来宾。校长和教授们在发言中关注的是未来100年MIT的发展。
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与40位诺奖获得者
哈佛的学术研究成果十分了得,一年发表的Science和Nature论文数,就超过我国所有大学和科研机构发表论 文的总数。建校至今,已经培养了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如果这样的成果放在国内,大家一定会认为学校对教师的论文要求很高。因为近年来,国内一些大学就以老师要做科研为由,怠慢本科生教学,而且还举例说国外大学也是这么干的,否则他们怎么能出那么多论文,出那么多的诺奖获得者呢?
观察哈佛大学对待学术研究的态度,至少有四方面的特点:
其一,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核心,学术研究只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换言之,学校开展一流研究的目的在于培养一流的人才。因此,导师会经常和学生在一起进行研究,在共同研究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把学生作为自己的打工仔,不给他们任何教育、引导,就派任务给他们。
其二,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要求,并非一刀切。在哈佛,年轻教师(助教授)的压力很大,有很高的学术研究要求,这是通往终身教授必须经历的艰难过程,而一旦获得终身教席(很多副教授就是终身教授)之后,考核的压力就会降低。学校认为,获得聘任的教授都很优秀,有很强的发展动力,其形成的学术理想和习惯会让他们自觉追求更高的学术声望。这种对不同教师的要求也体现了学术研究的规律,因为20-40岁是学术研究的黄金期,年轻教师可用更多的精力做学术研究。
其三,学术休假制度让教师有一段时间集中投入感兴趣的研究,并缓解教师职业怠倦。美国大学之所以教授一边能给学生上课,一边还能出不少成果,这与学术休假制度密切相关。在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带薪休假中,教师有相对集中的时间对学术问题进行系统思考,也可用这段时间来进行学术交流或着书立说。
其四,美国大学的学术舞台,“主角”往往是年轻人,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年轻教师,谁有能力谁就是论坛的主讲,助教授(也就是我们这里的讲师)就可带博士,而那些大牌教授则花更多时间在教学中,这就形成了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良性循环。
没有校门的大学与100座图书馆
到大学,参观图书馆几乎是必修课,这次在哈佛也不例外。而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一参观竟然花了整整一天时间,结果还有很多图书馆没走到。到哈佛之前,我就耳闻哈佛的图书馆很多,却没有想到这么多。连带我参观的哈佛教育学院博士安德鲁也不清楚自己学校究竟有多少图书馆,一个笼统的说法是大致有100座。这些图书馆散布在校园各处,而且建筑物都不高,学生走进自己想要去的图书馆十分方便。
哈佛的图书馆当然不是以数量取胜。其藏书的丰富以及环境的舒适、到位的服务,让我大开眼界。在燕京图书馆,多位在这里做交换生、访问学者的中国学者告诉我,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很多国内图书馆根本查不到的资料。图书馆里随处有免费上网的电脑,可自由使用。安德鲁还特别带我去看了图书馆里的一件设备――扫描仪,学生也可免费使用,只需花一些时间就可以把一本书全部扫描存进自己的U盘,然后带回去慢慢看。这在国内大学几乎是不可想像的,学生在图书馆复印书都是要付费的,有的学生不愿花钱,就偷偷把需要的部分撕下来,这也是常见的景象。
国内大学的图书馆近年来也有一些大的变化,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大”。“大图书馆”很气派,可学生们使用却不方便,从宿舍或教学楼到图书馆走很远不说,查找自己需要的图书也颇费神,还有好多图书找不到。另外,国内大学图书馆的功能也已悄然变化,成了学生的自修室。去年,某高校图书馆对馆藏资源的利用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新购买图书的零借阅率为40-60%(零借阅率采用当年新进图书的零借阅(册数)/当年新进馆图书总数(册数)×100%),新购图书的借阅情况都如此不乐观,可见整体借阅情况是多么不堪。
人们常说,教授和图书馆是大学最重要的两大资源,哈佛将这两者有机统一,由此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学习氛围特别浓郁的大学景象。虽然哈佛没有校门,公交车就在学校教学楼、图书馆门前停靠,间或还有汽车喇叭声,但你不觉得这里嘈杂、浮躁,走进图书馆,就走进学习的圣殿。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