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漫谈加拿大医疗保险体制

刚刚更新 编辑: 加拿大 浏览次数:347 移动端

  在加拿大的所有福利项目中,最让加拿大人自豪的是它的全民免费医疗体制。美国人对此非常眼红,从克林顿上台的第一天开始,就委任他夫人对美国现行医疗体制进行改革,试图建立一个类似加拿大的制度。方案提了一个又一个,还是没有实现,原因只有一个,加拿大式的体制是建立在高税制基础上的,而美国又想免费医疗,又不想多纳税,甘蔗哪有两头甜呢?
 

  加拿大的免费医疗体制是怎样的呢?每一个加拿大人,不论你是公民还是永久居民,都可以领取一张带有照片的医疗磁卡,英文称Health Card。有了这个卡,在加拿大看病、诊疗、化验、透视、手术、住院都是免费的。医生们会根据你卡上的号码,向政府卫生部收取费用。注意:药费要自付。医生开出药方,你必须自己去药店买药。药费并不贵,通常都承担得起。但是,如果你在加拿大有一份稍正式些的工作,通常老板会给你买药费保险,全家的药费就都可以报销了。换句话说,只要你们家有一个人能有份正式工作,全家人在医疗上几乎可以一分不花。牙医在加拿大并不包括在这个医疗体系之内,要自费的,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医院里不设牙科。而在大学里除了医学院,还单独设一个牙医学院。他们认为牙不是病,牙科是一个与美容相关的行业,所以要自掏腰包。但是和药费一样,如果你有正式工作(在餐馆打工当然不行),老板会给你们全家买牙医保险。这在加拿大是最起码的员工福利。这样,你们全家看牙也可以免费了。
 

  还有一点,新移民刚到加拿大是拿不到医疗卡的。一般要住满三个月才可以申请。在这三个月之内,你享受不了免费医疗,如果在这期间生了大病,那就惨了。在多伦多,一天的住院费就要2,200至2,400加币。一个礼拜下来,老本儿都赔进去了。因此,很多新移民头三个月先买个私人医疗保险,每人每月大约100多加币。
 

  在加拿大,看病的方法与中国大不相同。在中国,有了病自然要上医院。在加拿大则不成,通常不可以直接上医院,那里也没什么挂号处之类的机构,有病先要看"家庭医生"。每个医生通常有自己的诊所,有一两个秘书或助手。这些医生往往是"万金油",从妇产科到精神科什么都懂点儿,但什么都不精。小毛病能解决,大病他就会把你转往医院或专科医生。因此,去医院的病人往往是家庭医生预约好了的。通常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家庭医生,选择家庭医生是你自己的事,不满意可以随时换,同时有三四个也没问题。但每换一个新医生时,他往往为了建立病历,而把你里里外外检查个遍,单抽血就要抽四五管儿。因此,除非有必要,否则,别折腾自己了。中国内地去的新移民通常爱找会讲"国语"的家庭医生。这很自然,你英语再棒,那么多专业词汇你也不一定懂。这是人命关天的事,吃错了药,后果不堪设想。
 

  国外的医生较加国受训医生绝不逊色
 

  安省研究人员指出,在加国以外地区受训的医生,在护理心脏病发病人的水平,跟在加国国内培训的医生无异,足以令病人和纾缓国内医生短缺问题的政策制定者放心。
 

  临床评估科学协会(Institute for Clinical Evaluative Sciences)是项研究的首席撰写人,现任多伦多新宁和惠仁医院心脏病学专家的高丹尼斯医生(Dr.Dennis Ko)指出,国外医科毕业生与加国受训的医生相比,护理病人的水平绝未逊色。
 

  他周一表示,研究结果显示两者对病人的护理水平相近,因此可以令病人,尤其是心脏病人消除疑虑。
 

  上述报告见于最新一期的《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研究人员审查了由1992年至2000年期间,送入安省医院治疗的127,000名心脏病人的健康纪录,他们发现不论是经由加国本土培训或是国外受训的医生护理的病人,在30日和1年时间内,病人的死亡率都一样,而加国内外培训的医生在挽救病人生命的用药情况均雷同,都会采用标准的治疗方法如处方ASA药丸和降胆固醇药物。
 

  安省国际内外科医生协会(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Physicians and Surgeons of Ontario)会长艾莲(Joan Atlin)表示,很高兴得悉有实质证据显示,获挑选加入医疗护理体制的外国医科毕业生的质素,跟加国本土培训的医生不相伯仲。
 

  她所属的这个以多伦多为基地的机构,一直积极支持以及为外国培训医生争取权益。她是日表示,报告的结果可以驳倒有指让外国受训医生加入医疗护理体制,会令水平下降的说法。
 

  她指出,安省已开始建立评估外国医科毕业生的机制,让他们加入培训和住院医生计划,目前该类名额有200个,较6或7年前的12个多。不过,安省现时有2千名在外国受训的医生,均希望能够在所移居的国家内行医,因此问题仍然相当严重,200个名额实在不够,不过总算走对了方向。
 

  加国各省各自制定评估和发牌给外国受训医生的准则
 

  加拿大医学协会(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会长舒马赫医生(Dr.Albert Schumacher)今年1月表示,850名国际医学院毕业生,今年已经通过发牌的第一部份考试,但当中只有85人可以成为住院医生计划一员。加国医学院今年有1, 773名毕业生,但协会知道全国需要2.500名医生。
 

  与此同时,不少在外国受训于原居地已行医多年的医生,现时只要医院有工作岗位都愿意去做。艾莲指出,由在医院洗衣房摺衣服到在停车场任职都有,有些在加国已有一段时间的医生,亦可以在医疗研究或医疗保险评估,运用他们部份的医疗学识和技术。
 

  她表示,该批外国受训的医生带同家人移民加国,他们知道加国医生人数不足,深信经过评估后就可以做回本行,可惜事与愿违,令他们有被出卖的感觉。
 

  2001年由孟加拉国移民加国的49岁家庭医生艾布也保,在原居地和伊朗行医20年,虽然已经通过加国的评核试,但在能够获发执照行医前,现时仍在等候重新培训机会或住院医生空缺。他表示目前心情极坏和焦虑,因为他知道自己绝对可以胜任当家庭医生,却始终没有机会。
 

  不过,当他取得执照后,就要离开现时定居的密西沙加市,因为根据安省法例,外国医生获发牌后,就要前往省内医生不足的地区行医5年,但加国本土受训的医生则不在此限。现时他在一间医务所兼职,又在多伦多一间医院当临床观察员,但收入却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曾做过电话传销员,但始终无法放弃本身专业。不过,他得悉该份报告结果后,感到非常高兴,证明占安省20%的部份外国受训医生的水平,与加国本土医生不相伯仲。 

立即咨询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