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哈佛大学向功利教育开炮?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212 移动端



最近,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推出了名为“Turning the Tide(力挽狂澜)”的招生录取改革报告,随后纽约时报也发布了重磅文章“反思大学录取”,坊间认为这有助于拉开美国大学招生改革的序幕。报告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份报告?是否可行?


美国高校招生改革报告


开篇,报告提及当今绝大多数学生更关注个人成就,而非澳际别人,即培养的是不关心人间疾苦,不推动社会发展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这和美国的理想价值相悖。考虑到大学是国之重器,大学招生规对教育起引领作用,报告强烈建议美国大学招生系统做出改革,扭转学生的价值观。

为了做到真正力挽狂澜,报告给出了三大目标,并针对每一个目标给出了具体建议。


目标一:倡导更有意义的奉献、社区服务,以及关乎公众福祉的社会活动

Promoting more meaningful contributions to others, community service and engagement with the public good.


目标二:合理评估学生在道德层面的活动参与度(例如社区服务),并将学生的文化、家庭背景考虑进去

Assessing students’ ethical engagement and contributions to others in ways that rlect varying types of family and community contributions across race, culture and class.


目标三:重新定义成就,以消除经济条件差异带来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并减少因过高的成就目标而导致的压力

Redining achievement in ways that both level the playing field for economically diverse students and reduce excessive achievement pressure.


对目标一(社区活动的参与),报告给出了四条具体建议:

1、持续的、有意义的社区服务(Meaningful, Sustained Community Service);

2、通过团队合作解决社区的问题和挑战(Collective Action that Takes on Community Challenges);

3、真正的(不是表面肤浅的)、有意义的对于社会多样性的体验,比如体验贫穷(Authentic, Meaningful Experiences with Diversity);

4、能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和对未来有责任感的服务活动(Service that Develops Gratitude and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the Future)。


对目标二(道德参与及其对他人的贡献),报告给出了2条建议:

1、对家庭的贡献(Contributions to One’s Family);

2、评估学生日常对他人需求的关注和贡献(Assessing Students’ Daily Awareness of and Contributions to Others)。


对于目标三(重新定义成就),报告给出了5条建议:

1、活动重质不重量(Prioritizing Quality—Not Quantity—of Activities);

2、AP和IB课程不要过多(Awareness of Overloading on AP/IB Courses);

3、不鼓励过多依赖外部指导(Discouraging “Overcoaching”);

4、降低学生的考试压力(Options for Reducing Test Pressure);

5、拓宽学生对于“好”大学的认识(Expanding Students’ Thinking about “Good” Colleges)。


改革背后的原因


上述建议,虽然绝大部分对于很多有经验的升学顾问而言并不陌生,甚至有很多人早就遵循上述原则在操作了,但这些建议作为一个整体随着这份报告在这个时刻被提出来,其背后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美国高等教育领域里的有识之士对于越来越背离美国精英传统的功利主义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


曾在耶鲁执教十年的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出了一本书,叫做《优秀的绵羊》,书中透露了一点耶鲁大学的真实录取标准。如果你在某一方面有特别突出的成就——一般小打小闹的奖项没用,必须是英特尔科学奖这样的全国性大奖——你肯定能被录取。如果没有,那你就得“全面发展”——对耶鲁来说,这意味着7到8门AP课程和9到10项课外活动——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录取,还得看推荐信和家庭情况。至于亚裔津津乐道的SAT考试成绩,没有太大意义(所以考美国名校比清华北大难太多了)。


但耶鲁还有第三个录取渠道。凡巨额捐款者的孩子,一定可以被录取。

招生不公,引导着学生过度关注个人成就,过度重视名校录取导致过度重视学习成绩和标准化考试分数。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学生们难以去真正关注社会,关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澳际他人,也难以对学习和研究产生真正的纯粹的兴趣。至于课外活动,大多也只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难以有真正的触动和收获。


美国的教育,和中国的教育一样,在功利主义的道路不断滑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当下许多问题急需胸怀天下的年轻人去努力去改变。但大学培养的不过是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时,社会的矛盾只会愈演愈烈。在次贷危机中华尔街(尤其是高盛公司)从“毁灭美国”中大发横财就是一例。要知道,高盛的员工几乎都是美国最顶尖大学的优秀毕业生。


改革报告只是看起来很美?


但愿望是一回事,能否实现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谓常青藤盟校,最早是一个大学体育赛事联盟。常青藤的本质,是美国上层社会子弟上大学的地方。19世纪末,随着铁路把全国变成一个统一的经济体,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WASP)中的新贵不断涌现,他们需要一些精英大学来让自己的子弟互相认识和建立联系。这些大学录取要求会希腊语和拉丁文,这都是公立高中根本不教的内容,这样平民子弟就被自动排除在外。


所以精英大学本来就是精英阶层自己玩的东西,是确保他们保持统治地位的手段。自己花钱赞助名校,让自己的孩子在这些大学里上学,然后到自己公司接管领导职位,这件事外人几乎无法指责。哈佛是个私立大学,本来就没义务跟普通人讲“公平”。

当时“有资格上”哈佛的学生进哈佛相当容易,录取根本就不看重学习成绩。事实上一直到1950年,哈佛每10个录取名额只有13个人申请,而耶鲁的录取率也高达46%,跟今天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局面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相对于学习成绩,学校更重视学生的品格养成,搞很多体育和课外活动,以人为本。也许那时候的美国名校,才是我们心目中的理想大学,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然而精英们很快意识到这么搞不行。一方面新的社会势力不断涌现,一味把人排除在外,对统治阶层自己是不利的。另一方面这些“贵族”子弟的学业的确不够好。


于是在1910年代,一些大学开始率先取消希腊文拉丁文考试,给公立高中的毕业生机会。然而这样一来,一个立即的结果就是犹太学生比例突然增加。精英一看,这也不行,赶紧又修改录取标准,增加了推荐信、校友面试、体育和“领导力”等要求。这才有了后来常青藤这个“体育”联盟。

类似这样的改革反复拉锯。到1960年代曾经一度只看分数录取,于是当时在校生的平均身高都为此降低了半英寸。最后妥协的结果就是今天这个样子,既重视考试成绩,也要求体育等“素质”。


而到了这个时候,这些所谓素质教育的本质就已经不是真正为了培养品格,而是为了确保精英子弟的录取比例。并非所有“素质”都有助于你被名校录取,你需要的是有贵族气质的、而且必须是美式传统精英阶层的素质。

美国名校通常都有对低收入家庭孩子减免学费的政策,比如哈佛规定家庭年收入在6万美元以下的学生全部免费,18万美元以下则最多只需交家庭年收入的10%。这是非常慷慨的政策,要知道如果你的家庭收入是18万美元,你已经比94%的美国家庭富有。但哈佛能用上这个减免政策的学生,只有40%——大部分哈佛家长的收入超过18万美元。


斯坦福大学,接近一半的学生家庭年收入超过30万美元(这相当于美国前1.5%),只有15%的学生家庭年收入不到6万美元(相当于美国后56%,一半以上)——这意味着前者家庭孩子进入斯坦福大学的可能性约为后者的124倍。

美国精英大学如果要彻底改革,撼动的是自己维护的精英阶层的利益,而这一点在目前看来,基本不太可能实现。因此,这份改革报告只是看起来很美好而已。

立即咨询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