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GMAT考试考生缘何屡次失败.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341 移动端

GMAT考试有一些考生复习的结果不好,导致自己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备考GMAT。有的同学一次没考过准备第二次,甚至有的考生准备了好几次也没有通过。澳际小编分析一下大家可能存在的问题,告诉大家一些GMAT攻略:

  有一些显而易见的解释不需要展开,如:

  (1)GMAT考试机经原因

  (2)两次考试的身体状况或心情发生了变化

  (3)运气,如遇到的题目组合,不懂的题目都凑一块儿了

  (4)可能的评分错误

  (5)相隔时间较长的话,可能的考试难度提升。

  在此主要提供几个普通考生可能没有涉及的视角,供大家参考:

  (一)统计样本论

  什么是牛人?什么是考gmat的牛人?

  我们不妨以林丹为类比。林丹是当今世界羽毛球男子单打无可争议的第一人。这个第一人的论据有:实现了各项比赛的大满贯,较高的胜率,在与世界其它顶尖高手的直接对话中,取胜的概率大,等等。。。

  林丹也有过杯具,如04年雅典奥运的第一轮出局,今年某比赛的被爆冷门第一轮出局。另外,现在的林丹水平绝对高于出道的时候,但是这些的情况一样会发生:出道的时候他赢过的对手,现在可能会输给对方。但是这些事实不影响他成为牛人,因为以上只是小概率事件,也不能推导出他的水平没有进步。

  通过以上的类比,我们会比较容易理解,什么人是GMAT的牛人?

  定义应该是,在数量足够大的多次考试中,其平均分保持在一定的高分数之上(如750)。且很少出现与均分差距较大的低分,大部分的分数集中在一个狭窄的区域。遗憾的是,除了个别吃饱撑或者以研究考试为乐为职业的人,很少有会在某次考试拿了高分之后,继续多次参加考试,从而失去了获取大量样本精确判断自己水平的机会。而公众,往往会因为他的这一次高分,就把他定义为牛人。实际上,谁也不知道你让他多考几次,他会不会越考越低,而大众往往会因为他这一次的高分,就膜拜其为成功案例,学习其所谓的经验,此为一大谬误也,此处按下不表。

  按照以上的推理,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大家往往以为,某次的考试的分数,代表你当时的水平,实际上,代表你水平的,应该是连续几次的,样本足够大的考试的平均分数。样本越大,分数所代表的水平越精确。GMAC自己也承认,每次考试对特定的个体的测量中,误差在正负46分左右。因此,一些越考越低的案例的解释,可能是你第一次考的时候,触到了水平对应的分数范围的上限,而第二次考试的时候,虽然水平提高了,但是却不幸触到了对应分数范围的下限。

  (二)集合论

  我在无数的文章中,已经承认过GMAT攻略的深邃,这使得越考越低的现象在GMAT中出现的几率远大于托福等纯语言考试。考试本身深邃,带来的结果就是一个考生,往往只能掌握考试这个大的集合里面占很少比例的一个子集。它是如此浩瀚,导致考生只能窥其一斑。于是就有这样的可能,某次的高分,是因为考生遇到的题目,正好是其熟悉的子集里面的的占多数,而下一次考试,却是自己熟悉的子集之外的题目占了多数,因此尽管子集扩大了,覆盖面却反而下降了。这一点还可以从低分考生容易越考越低,且低的程度很大,而上过700的考生,很少一下子变成500多这一现象得到佐证。

  (三)排毒进补论

  该现象较多地出现在接受过某些错误的解题体系误导的考生身上。头次考试,虽然应用的是这些命中概率不高,反例甚多的解题方法,但总比考生自己瞎蒙要强,而且比较僵化生搬硬套,需要分析的过程不多,因为很容易被考生应用。待到考生明白过来,彻底摒弃这一方法,等于完成了排毒,但是摧毁了旧世界,却还没来得及建设新世界,带着一片瓦砾的心灵去考试,考试方法尚未吃药进补,当然有可能出现更低的分数。

  (四)无知者无畏论

  第一次考的时候对考试的凶悍程度完全没有概念,懵懵懂懂就发挥出了真我风采。就像单纯的大学情侣刚或者未毕业就结婚,虽然对家庭、情感不见得比30岁的人更成熟,但也完全有可能更幸福。知道得更多,不是更幸福的充分条件,甚至不是必要条件。

  人生也是如此,很多际遇里面,虽然投入了更大的精力,但是结果却反而不如轻描淡写之时。明明人成长了,却不见得能比青涩的时候做得更好。这就是生命的奇妙之处,这就是那非线性前进的人生。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GMAT考试考生缘何屡次失败的原因,失败是备考GMAT的过程中常见的现象。重点是每次失败后都要自己去分析原因,多挖掘一些GMAT攻略才能让我们更接近成功。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