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10年10/11G二战回忆录V 700 Q 800 AW 3.5.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260 移动端

  介绍一下我自己的基本情况,我在西安一所211、985学校。本科是机械专业的,研究生做的组织工程,现在研二,打算明年申请12 fall。一战是在09年10G,V 450 Q 800 AW 3.0。二战是在10年10/11G,V 700 Q 800 AW 3.5。

  下面的内容先是按照时间记录了我的复习过程,之后有个对考试各个部分备考经验的总结,最后是自己的一点感悟。觉得流水账罗嗦的同学可以直接跳到“6. 小结”。 ^ ^

  1. 前期准备

  由于总觉得不报澳际的话不安心,我在09年4、5月的时候上了本地的澳际。数学约等于没讲,只上了一次课,老师还迟到了半节课。作文老师讲了一大堆大道理,说什么文化认同、文化背景什么的,几乎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类反老师教了基本的类型,讲了一些题,但是量太少了。填空老师讲了一套自创的做题方法,但我只记住了“前后重复”原则,我觉得有这个原则就足够了。阅读的老师很好,他讲的比较重要的技巧比如”预估式阅读“、”抓住作者态度“、”线索标记的套路“等等。不过由于我在上澳际之前只看了一点点红宝书,又没能跟进做题,阅读老师所讲的套路我无法领悟到起要害和实际用法。他所讲的方法都是基于极其有限的考试时间的技巧,我认为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这些套路是用不起来的。

  2. 一战

  我一战的AW是在09年7月,我本来打算提前2个月开始准备,但是各种拖拖拉拉的导致最终有效的复习时间不超过一个月。有过通宵把Argument题目过了一遍的经历。当时主要是写了30篇Issue高频,10多篇Argument,看了看韦晓亮的《GRE作文大讲堂》。基本上都是自己闷着头复习的,自己觉得准备的差不多了,结果只有3分。

  暑假的时候试图按照杨鹏的《17天搞定GRE单词》来复习,但始终保证不了进度,一直到了9月底才算是把单词的基本意思过得差不多(当时只记住了核心词汇,后面10多个List都只是看了看)。期间断断续续做了些澳际黄宝书的阅读,基本上都没有限制时间。之后用国庆假期反复过单词,并开始做大白本。但是到了10月十几号的时候,也就是最关键的时候,身体开始不好了,整天昏昏沉沉,发烧一样,带一些感冒的症状,一周几乎没有复习东西。直到考前一周多一点,我才又拿起大白本模考,同时看蓝宝书背单词和类反词对。当时模考的成绩普遍在1350~1450。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模考一点也不到位,看上去模考分数不错,但都是靠类反撑起来的。因为类反词汇在蓝宝书里都有,模考的时候一看题干就知道答案,非常省时间,这样就给自己造成了假象。

  笔试当天,恐怕也带着一种”赶紧完事得了“的心态,类反单词不认识就立即随便选一个。特别是做到阅读,发现长阅读根本看不进去、读不懂。记得有个文学类的长阅读,一看到乱七八糟的人名就懵了,随便扫了一下,把答案一选了事。第二个V居然提前将近十分钟涂完了答题卡。

  3. 再次上路

  得知自己一战的成绩之后,我很迷茫了一阵子,最终还是决定再次上路。当时总结了一些失败原因,给自己提出了要求,在Gter发了帖子。

  之后,我基本上按照自己总结的去做,看了一些有关Critical Thinking和College Writing的书籍,时常慢跑。平时也看了相当数量的文献。

  4. 二战

  二战的AW是在10年8月,我提前一个多月加入了Flyer杀G作文小组,跟大家一起每两天一篇Issue和一篇Argument。当时再看自己一战时的习作,发现很多都逻辑混乱,语句不通。为了提高作文水平,我整理了蛮多英语表达,看了韦晓亮的GRE作文素材和版上的不少资料和指导。在作文小组的活动中得到了组员和版上战友的不少帮助,我自己也觉得作文的进步还是不小的。但结果是AW只有3.5,恐怕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能在这里提供给大家了。

  笔试的准备基本上是从9月开始的,因为之前会时不时看看蓝宝书(二战的时候我已经彻底抛弃红宝书了),所以单词基本上都有印象,只是每四五天一遍地熟悉了几轮(书上的全部词汇)。然后就着手做黄宝书,用了大约3周把黄宝书基本上都做完了(阅读和填空留了10多套,以便模考的时候用)。然后在国庆期间复习黄宝书,认真的过每一题目,写笔记、勾出难题。并且开始深挖蓝宝书,也就是记住单词的多层意思、看英文解释并勾出英文解释中的关键字眼(比如表程度的severely、slightly等)、部分词汇查韦氏词典上的解释。我还大概过了一半的巅峰词汇。从十月十几号开始做大白本,最后留了一周的时间模考。模考的成绩一般都在1500分的样子,有过1390,也有过1600。在期间做过04年之后的真题,只是大概做了一下,没有回顾。

  笔试当天,只觉得类反有些词蛮眼熟的(因为我是在考前一周做的05年的真题),第二个V的长阅读我觉得自己算是读懂了。总的来说,考完感觉不错,自认为上1300肯定没问题了。

  5. 11G

  拜ETS所赐,我的笔试得考第三次了。

  这次,我大概从10月30号开始准备,花10天过了两遍蓝宝书。之后深挖单词,这次我对核心词汇的分析可谓痴迷了,几乎每个词值得记下的意思,不管蓝宝书上有没有,我都会查出来,甚至发现蓝宝书上若干不合理的中文解释。同时把黄宝书逐题过了一遍。由于手头上所剩真题有限,我只进行了大约5次模考,成绩维持在1500分左右。在考前一天,由于没有真题可做了,我把04年之后的全部真题做了一遍。到了晚上我还把巅峰词汇又拿出来看。

  那个晚上,我严重失眠了。倒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那天看了太多东西,信息量太大,单词、词组什么噼里啪啦从脑子里蹦出来。我3、4次戴上耳机又摘下来,翻来覆去,下了3次床。一直到凌晨4点才算睡着。

  笔试当天,居然是VVQQ的题型。V做得很顺手,因为类反中的若干考点都是自己复习单词的时候专门注意到的,而阅读可以算是超常发挥了,4篇都可以算是读懂了。反倒是Q着实让我紧张了。我感觉Q比我之前做得任何一套都难,计算量加大,题干也复杂了。我第一个Q居然做超时。第二个Q正赶上天气变热了,我穿着羽绒服在暖气旁边,加上紧张,做的一身的汗,手拿笔都滑。考完之后,我对自己的V很放心(达到我自己的预期了),但很担心自己的Q会低于780。

  6. 小结

  6.1. 词汇

  单词是基础,单词只是第一步。背单词的过程很消磨意志,一定要咬紧牙关。建议一定在考前2个月的样子把单词的基本意思掌握牢靠。

  我强烈推荐先红宝打基础,后主攻蓝宝书(蓝宝书恐怕是我这辈子看的次数最多的书了吧,三趟笔试下来,应该看了有20遍了)。红宝的词汇量是基本足够的,但看完之后很难应用于考试,因为体会不到考点。蓝宝有真题,有分级,可以帮助有轻重地分析单词。不过蓝宝有个缺点就是版本比较老了,所以我粗略地看了一半的巅峰词汇,以求安心。另外就是要自己主动挖掘单词的含义,中文释义往往体现不出单词的实际意义和考点,借助韦氏词典(这几乎就是正确答案集)把核心词汇吃透。其他的资料我基本上没有看,因为我觉得认真准备蓝宝就涵盖了其他资料的功效。

  6.2. AW

  这个,我就不多说了,AW太惭愧了,始终摸不着门道。

  6.3. 填空

  我觉得填空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重复原则。提高填空首先需要足够好的阅读能力,能迅速抓住句义,抓住关键字眼(表达转折对比的词汇、意思重复的题眼等)。认真反复地过真题并做好总结是不二法门。看一看杨鹏的难句教程也会有帮助。特别注意填空题中的转折关系,比如同时出现surprisingly和although这样的双重转折。

  6.4. 类反

  只要认真分析了红宝蓝宝上的全部词汇,就我经验而言,现场一个sec中的类反不会的题加起来不超过5个。但是只记住蓝宝(或猴哥)的词对是不够的,要理解词对的关系,要抓住单词本身的特点,而且一定要做真题,放在具体的选项里比对,特别注意多层对应。

  6.5. 阅读

  一战练习的时候阅读很少限时是我的一大失误。GRE考试时间是非常紧张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你很可能阅读读不懂或看不完。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在限时完成之后认真分析每一个句子(特别是长难句),打好阅读能力基础。大量的阅读,并辅以难句教程之后就能比较容易找到读懂句子的感觉。最好的教材自然是真题,做完之后也反复读。在此基础之上,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负态度、全文逻辑,以及文中的各种关系。读的时候要有轻重,尽量一眼抓住关键词(比如对形容词、动词、表达相互作用的词汇、表示因果的连词等要格外敏感)。我给自己设计了一套标记方法,在第一遍读的时候就用正负号标出态度,O表示观点,AO表示作者观点,箭头标出因果关系,带波浪的箭头表示转变,叉叉标出异常,圈圈标出动作关系,下划线标出人名、时间、地点、有特点的词,Etc表示举例,Mec表示机理等等。这样很有助于读懂原文,也有助于记忆文章内容,还可以帮助回文定位。

  阅读题型比较难的几种我也结合之前在澳际所学,自己总结了一些套路。比如遇到“以下哪些选项在文中提到/未提到”或罗马数字这样的全文题,我会先结合初读的印象,优先求证出现全文Topic Word的选项,之后根据各选项的关键词迅速回文定位。因为脑中应该大致有每一段的内容,并且应该已经标记出值得注意的词汇,就能很迅速的解决。如果遇到”以下哪些描述的关系类似于文中的...之间的关系“这样的逻辑题,就迅速回文再读原句,抓住关键字眼,特别是关系词和动作词,然后回选项看有没有类似字眼,有的就优先求证。

  阅读还有一大难点是“隔与不隔”,就是难以体会原文中的内容在选项中的转述是否合理,难于确定选项中的内容究竟是否出现在文中。对于母语非英语的我们来说这个很难把握。我觉得这个还是得多练,多体会,反复认真总结,比对类似题的特点,找出ETS出题和判定的思路,重点考察关系词、词义范围、动词、程度词等。

  6.6. 数学

  因为我是理工科学生,数学没有做太多准备,一战和二战除了模考之外做了有20个sec的样子。

  6.7. 其他

  永远记住无论何时保证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身体不好了,会一直扰乱你的生活,而且很难有补救。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一战的时候由于长时间没有大考过,并且缺乏锻炼,在冲刺时用力过猛导致病了很长时间,严重影响了复习进度。在二战之前我就开始注意锻炼身体,虽然没有很好的坚持但也时常去慢跑。还下载过一本叫《神奇的睡眠》的书,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比如其实全天7个小时左右的睡眠就可以保证相当充足的精力,中午坚持在床上小睡不超过40分钟也会大有帮助,早晨调整到第一或第二睡眠阶段时醒过来就不会头痛等等。而且我在二战准备笔试的时候基本上抛弃了咖啡,只喝白开水也不觉得困。咖啡会造成额外的压力,身体得在咖啡作用消除之后消耗额外体力。在二战备考的最后阶段阶段,我基本上每天保证11个小时的有效复习时间,晚上睡得很好。10G和11G考前十天的样子有出现了一点点要感冒的迹象,我赶紧天天吃白加黑一直到考完。

  了解自身的特点,掌控自己。一战的时候我想着这样的大考全靠平时努力,考前应该放松。二战的时候,我总结总结自己以前考试的经验,觉得对于我来说临时抱佛脚是很有用的。10G的时候考前一天还自习到11点。11G的时候在考前一天把04年之后的真题都做了一遍又复习了一遍,直到12点上床之前还在看巅峰词汇(这样做的坏处是我失眠到了凌晨4点,因为脑子里记了太多东西)。还有其他的习惯,比如做笔记的技巧、如何记下总是忘掉的单词、自己的遗忘周期等等,都可以自己回顾以前的经验,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好。

  在准备二战时的一大收获是听了很多古典乐,主要是Baroque音乐,Handel、Bach、Paganini、Vivaldi、Corelli等的各种提琴协奏曲是大爱。有研究说Baroque音乐的节奏接近于α脑电波,有助于深度记忆。而且这些曲子确实很动听,给人很和谐、精致和典雅的感觉,推荐给大家。

  模考一定要模拟的到位。特别是类反不要因为之前背过词对就不分析题意顺手一选,这样会给自己造成极大的错觉,使模考分数水分很大。

  真题一定要好好做,复习复习再复习!

  GRE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有很多的信息不对称,我们难以把握出题思路、出题范围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很好的发挥能动性,尽量利用各种资源挖掘有用信息。最好的途径之一是上Gter这样的网站,跟大家互动,利用前人的资源。GRE不是简单的一场考试,是各种资源的调用和能力的考验。

  7. 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年半之前我才下定了出国的决心,因为我总是在摸索自我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职业,究竟应该把什么当做这一辈子的正事,究竟有多大的能耐。我想对于很多把GRE作为自己出国留学第一步的战友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就像我在一战失败之后,想得最多的就是:我是不是就这样了,不能更好了?我很庆幸我当时下定决心再次上路,这一年来的努力真正的让我在很多方面变得更好了,比如英语、思维、身体、生活习惯等等。

  在整个过程中,有很多个瞬间恐怕会在我以后的生活中时常涌起,打动我自己。每周周末起大早赶去澳际上课的而且赶不上吃午饭的劳累,最后一节课老师搞笑的包袱和大家起立持久的鼓掌、拍照。几次考试结束之后走出考场的阳光、街景。两次二战的前三天都赶上课题组开会,没做PPT汇报,还偷偷看蓝宝书,被老师拧螺丝。早晨在图书馆里,阳光洒在桌面,热气从水杯里慢慢升起,耳机里提琴的声音层叠起伏,感觉真的很好。在临考试前,内心一面对于考试内容总觉得学不够,一面又觉得很满足,对于成绩的好坏已经不是那么在意。最后的结果算是给我了一个正反馈,让我更加有信心坚持自己方式努力下去。

10年10/11G二战回忆录V 700 Q 800 AW 3.510年10/11G二战回忆录V 700 Q 800 AW 3.510年10/11G二战回忆录V 700 Q 800 AW 3.5

  介绍一下我自己的基本情况,我在西安一所211、985学校。本科是机械专业的,研究生做的组织工程,现在研二,打算明年申请12 fall。一战是在09年10G,V 450 Q 800 AW 3.0。二战是在10年10/11G,V 700 Q 800 AW 3.5。

  下面的内容先是按照时间记录了我的复习过程,之后有个对考试各个部分备考经验的总结,最后是自己的一点感悟。觉得流水账罗嗦的同学可以直接跳到“6. 小结”。 ^ ^

  1. 前期准备

  由于总觉得不报澳际的话不安心,我在09年4、5月的时候上了本地的澳际。数学约等于没讲,只上了一次课,老师还迟到了半节课。作文老师讲了一大堆大道理,说什么文化认同、文化背景什么的,几乎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类反老师教了基本的类型,讲了一些题,但是量太少了。填空老师讲了一套自创的做题方法,但我只记住了“前后重复”原则,我觉得有这个原则就足够了。阅读的老师很好,他讲的比较重要的技巧比如”预估式阅读“、”抓住作者态度“、”线索标记的套路“等等。不过由于我在上澳际之前只看了一点点红宝书,又没能跟进做题,阅读老师所讲的套路我无法领悟到起要害和实际用法。他所讲的方法都是基于极其有限的考试时间的技巧,我认为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这些套路是用不起来的。

  2. 一战

  我一战的AW是在09年7月,我本来打算提前2个月开始准备,但是各种拖拖拉拉的导致最终有效的复习时间不超过一个月。有过通宵把Argument题目过了一遍的经历。当时主要是写了30篇Issue高频,10多篇Argument,看了看韦晓亮的《GRE作文大讲堂》。基本上都是自己闷着头复习的,自己觉得准备的差不多了,结果只有3分。

  暑假的时候试图按照杨鹏的《17天搞定GRE单词》来复习,但始终保证不了进度,一直到了9月底才算是把单词的基本意思过得差不多(当时只记住了核心词汇,后面10多个List都只是看了看)。期间断断续续做了些澳际黄宝书的阅读,基本上都没有限制时间。之后用国庆假期反复过单词,并开始做大白本。但是到了10月十几号的时候,也就是最关键的时候,身体开始不好了,整天昏昏沉沉,发烧一样,带一些感冒的症状,一周几乎没有复习东西。直到考前一周多一点,我才又拿起大白本模考,同时看蓝宝书背单词和类反词对。当时模考的成绩普遍在1350~1450。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模考一点也不到位,看上去模考分数不错,但都是靠类反撑起来的。因为类反词汇在蓝宝书里都有,模考的时候一看题干就知道答案,非常省时间,这样就给自己造成了假象。

  笔试当天,恐怕也带着一种”赶紧完事得了“的心态,类反单词不认识就立即随便选一个。特别是做到阅读,发现长阅读根本看不进去、读不懂。记得有个文学类的长阅读,一看到乱七八糟的人名就懵了,随便扫了一下,把答案一选了事。第二个V居然提前将近十分钟涂完了答题卡。

  3. 再次上路

  得知自己一战的成绩之后,我很迷茫了一阵子,最终还是决定再次上路。当时总结了一些失败原因,给自己提出了要求,在Gter发了帖子。

  之后,我基本上按照自己总结的去做,看了一些有关Critical Thinking和College Writing的书籍,时常慢跑。平时也看了相当数量的文献。

  4. 二战

  二战的AW是在10年8月,我提前一个多月加入了Flyer杀G作文小组,跟大家一起每两天一篇Issue和一篇Argument。当时再看自己一战时的习作,发现很多都逻辑混乱,语句不通。为了提高作文水平,我整理了蛮多英语表达,看了韦晓亮的GRE作文素材和版上的不少资料和指导。在作文小组的活动中得到了组员和版上战友的不少帮助,我自己也觉得作文的进步还是不小的。但结果是AW只有3.5,恐怕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能在这里提供给大家了。

  笔试的准备基本上是从9月开始的,因为之前会时不时看看蓝宝书(二战的时候我已经彻底抛弃红宝书了),所以单词基本上都有印象,只是每四五天一遍地熟悉了几轮(书上的全部词汇)。然后就着手做黄宝书,用了大约3周把黄宝书基本上都做完了(阅读和填空留了10多套,以便模考的时候用)。然后在国庆期间复习黄宝书,认真的过每一题目,写笔记、勾出难题。并且开始深挖蓝宝书,也就是记住单词的多层意思、看英文解释并勾出英文解释中的关键字眼(比如表程度的severely、slightly等)、部分词汇查韦氏词典上的解释。我还大概过了一半的巅峰词汇。从十月十几号开始做大白本,最后留了一周的时间模考。模考的成绩一般都在1500分的样子,有过1390,也有过1600。在期间做过04年之后的真题,只是大概做了一下,没有回顾。

  笔试当天,只觉得类反有些词蛮眼熟的(因为我是在考前一周做的05年的真题),第二个V的长阅读我觉得自己算是读懂了。总的来说,考完感觉不错,自认为上1300肯定没问题了。

  5. 11G

  拜ETS所赐,我的笔试得考第三次了。

  这次,我大概从10月30号开始准备,花10天过了两遍蓝宝书。之后深挖单词,这次我对核心词汇的分析可谓痴迷了,几乎每个词值得记下的意思,不管蓝宝书上有没有,我都会查出来,甚至发现蓝宝书上若干不合理的中文解释。同时把黄宝书逐题过了一遍。由于手头上所剩真题有限,我只进行了大约5次模考,成绩维持在1500分左右。在考前一天,由于没有真题可做了,我把04年之后的全部真题做了一遍。到了晚上我还把巅峰词汇又拿出来看。

  那个晚上,我严重失眠了。倒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那天看了太多东西,信息量太大,单词、词组什么噼里啪啦从脑子里蹦出来。我3、4次戴上耳机又摘下来,翻来覆去,下了3次床。一直到凌晨4点才算睡着。

  笔试当天,居然是VVQQ的题型。V做得很顺手,因为类反中的若干考点都是自己复习单词的时候专门注意到的,而阅读可以算是超常发挥了,4篇都可以算是读懂了。反倒是Q着实让我紧张了。我感觉Q比我之前做得任何一套都难,计算量加大,题干也复杂了。我第一个Q居然做超时。第二个Q正赶上天气变热了,我穿着羽绒服在暖气旁边,加上紧张,做的一身的汗,手拿笔都滑。考完之后,我对自己的V很放心(达到我自己的预期了),但很担心自己的Q会低于780。

上123下

共3页

阅读全文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