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GRE成绩对美国研究生申请到底有多重要?.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244 移动端

  前段时间在答疑区看到有人问一篇讨论GRE在申请中重要性的帖子。我于是上去又看了一下,发现很多人在其中进行讨论和辩论。这个问题,一旦提出,每年都会引起大量的人关注和争论。原因很简单,意见无法统一。今天终于有点时间,便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以供大家参考,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拍砖。

  什么是GRE?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得看看到底什么是GRE。大家可以搜:gre.(搜索引擎介绍全面,这里不做大面积篇幅的介绍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争论?

  美国留学申请这么多年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到这个领域,成功或者失败。按说应该会有个比较一致的结论了,但为什么每年仍然有很多人在进行争论呢?我认为原因如下:

  1.美国的招生政策不一

  我个人认为这是导致争论出现的根本原因。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制度之一发展的很完善。而且因为其教育资源充足,而且美国是提倡发扬个性强调diversity的传统(其本科教育对这个问题的体现更为明显,大多数申请本科的高中生都要在申请时完成一篇关于自己能够为学校的多样性带来何种贡献的命题essay),所以美国不同大学之间非常注意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因此虽然在整体流程上为了方便管理会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制度——通过GPA、IBT、GRE、推荐信、软件背景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Admission to graduate schools depends on a complex mix of several different factors),但不同的学校甚至同一个学校的不同系之间理解上、解读上会产生很大区别。“The use and weight of GRE scores vary considerably not only from school to school, but from department to department, and from program to program too.”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生GRE很低却拿到了全奖,有些人却因此而拒了。如果拿到全奖的人被招自己的教授告知GRE不重要,而是因为他的xxx比较不错,他就会得出一个结论:GRE不重要,xxx重要。如果一个学生被拒了,而且尤其是小米告诉他被拒是因为他的GRE分比较低时,他就会得出一个结论:GRE很重要!

  2.绝大多数的申请者不会真正研究“留学申请”

  美国这种强调综合评价一个人的录取制度对长期以来习惯以分数论英雄,在分数线代表一切环境中成长的我们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和复杂的评价系统。不懂就容易产生误解。尤其是在信息闭塞的上个世纪。

  我说绝大多数的国内申请者不会真正研究“留学申请”。而且我认为这个现实也是完全正常的。如果申请者们跟澳际一样把申请当作一门学科来进行深入的研究,反倒是有些本末倒置了。因为申请者要读的不是“留学申请专业”而是他们自己要学习和研究的专业。(这也是在澳际现在招聘时对海归和土鳖相同对待的依据)如果大家都来这么研究留学申请,那么我想,我也就会很快失业了,呵呵。但是我从来都不担心这个问题,因为除非是像我们一样,希望能够把教育咨询当作事业来做的人,其他人根本不会有兴趣、有毅力去真正研究留学申请。有点跑题了。

  就像我上面说的,不真正去研究,就不能知其所以然。于是乎,就出现了GRE重要和GRE不重要的两种观点。于是在这个基础之上,论坛上不同观点的支持者会由此出发去找到一些论据,或者将一些信息解读成自己的论据。

  为什么每年都会有这种争论?因为每年都有人申请,每年都会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因为之前几年的争论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因为愿意对此问题进行讨论的人基本是新人、正在申请的、刚刚完成申请的或者刚去美国不到2年的人,那些在美国呆了很长时间,对这些问题了解更深更透彻的人已经不太会关注这个问题了。而且即使讨论也不会像我这样,花这么长的时间去写这么多的内容。

  P.S.还有小部分的人他们怎么做到“真正研究”留学申请的?我认为他们是真正的高人,牛人。可以在非常非常短的时间内,通过拥有的渠道去伪存真,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最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虽然他们不是真正刻意去研究留学,但是他们客观上已经做到了。

  3.数据统计的难度

  这个和第二点有很大关联。也是绝大多数人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出一致性结论的原因。工作这么多年,拥有全中国(全世界暂时不敢说,呵呵。。。)最大的美国申请真实案例数据库的澳际,我们一直致力于统计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要想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路漫漫兮…如此多的学校,如此多的系,如此多的专业方向,每年都在变化的申请情况,连我们都挠头不已,更不说DIYer了。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GRE?

  下面说说应该是大家最关心问题了。我知道这年头大家都喜欢直接,估计不太有人愿意认真去看上面我分析的这些问题,呵呵。但是要想真正弄清一个问题,这个过程却是真的不能少啊。

  要分析GRE的重要程度首先得进行分类,否则无法得出客观的结论。

  1.根据学科

  众所周知,不同学科对于GRE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像园林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这类方向,GRE的意义就不那么重要,虽然大多数学校都是要求提供GRE成绩,但很少会明确要求具体的分数。

  像文科类的很多方向,比如经济、教育等方向,GRE的作用就不可忽视了。常见的理科和工科类基本都是比较重要的了。当然别忘了这个:“Programs in liberal arts topics may only consider the applicant's verbal score to be of interest, while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programs may only consider quantitative ability; however, since most applicants tomathematics, science, or engineering graduate programs all have high quantitative scores, the verbal score can become a deciding factor even in these programs.”

  在这些学科中,Top100的过线标准大体在1200+4.0,Top50的达标标准基本在1300+4.5.所谓过线是指不太会因为这个成绩在第一轮就被淘汰出局,也不会对自己的申请起到加分作用。那个达标标准主要指的是Top50中所申请系每年能够收到超过600份申请的学校,通过第一轮没什么问题,至于“申请加分”呢,还要看具体学校。

  2.根据学校档次

  我曾经在博客里面写过一篇写给想冲击牛校的申请者的文章。如果你想申请牛校(Top20这类的学校),除非你真的在软件背景上有足够“硬”的东西,比如国际大奖,那得出手的研究成果和文章,否则在申请中,必须要有足够硬的硬件。因为就像武林高手过招,不允许犯错误。如果一个错误被对方发现,那么局势将会变得很凶险。如果GRE不能上1300+4.5,难度将非常大,最好是能够上1400+4.5(文科一些方向最好写作要5.0以上)。

  3.根据学位

  MS和PhD申请上是不一样的,如果申请PhD,那么录取委员会会更重视科研背景和科研实力,GRE只要达标即可,多数教授不会再care。如果是MS,那么基本就是系头和committee碰个头,就圈定了,因为不涉及到奖学金的发放问题,不会太难。如果你的硬件能够够硬对申请将有非常大的帮助。硬件够硬,对冲击牛校的MS或者冲击一般学校MS的全奖会有很大帮助。

  4.根据自身特点

  这个主要是针对还没有完成GRE考试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结合上面的情况,申请者需要分析一下:自己到底是擅长考试,还是擅长动手?举两个典型例子:我们一个学生GRE只考了不到1100,但是在2个月中,却能做出一个在专业排名Top5的系中一名博士生花6年作出的成果相差无几;还有一名学生,动手能力其实很一般,但是各项考试成绩都很不错。对于前者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就不建议他再考GRE,而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体现自己的专业认知和成绩上,而对于后者我们建议她考了2次(因为她第一次因为准备不充分,所以不是很理想),并在第二次拿到了一个非常理想的成绩。

  5.根据学校

  就像开头说的,不同的学校,不同学校不同的系对待GRE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于已经无法改变GRE成绩的人来说,弄清楚什么学校重视什么学校不重视,弄清楚重视或不重视的程度很重要。比如UCSB PhD的CS对于硬件就会比较看重,比如JHU的MS就不那么重。这种例子太多,没法一一列举。

  综上所述,我们能得出一句废话:GRE在申请中,对需要它的人来说重要,对不需要它的人来说不重要,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是要弄清楚什么人需要它,什么人不需要它却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这是我们天天在研究和分析的问题之一。同时,对于已经不能改变自己GRE的人来说,弄清楚不同学校的类型,对GRE重视的程度是很重要的。在弄清或者没弄清这个问题之后,都不用再考虑这个问题,因GRE能考多少分或者已经考了多少分是确定了的,真正重要的就是如何在整个申请中搞清楚自己的优势到底是什么,自己的不足有哪些。然后尽最大努力把自己能改变的进行改变、提升。这样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这篇文章没能给出不少人所需要的Yes或No,但是说实话,我现在真不具备能力在这样一篇文章中就分析清楚Yes和No,工程太大。我写这篇文章更希望的是给大家一个提示,一个引子,让大家清楚应该如何看待申请中的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分析方法可以同样引申到申请中其他的因素,比如IBT、GPA和Papers。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要想真正懂申请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不要随随便便就给出一个结论。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研究,还不能轻易说这种话的。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