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新加坡华人留学生参与志愿福利团体.
九年前,罗达川从中国海南省到新加坡求学时,因为人生地不熟而面对许多语言和文化障碍。幸好获得师长和同学的帮助,他不仅渐渐融入本地生活,还主动参与本地志愿福利团体当义工,回馈社会。新加坡国际学生目前占本地大学学生人口的18%,而大学里蓬勃的交流平台和学生自动自发参与义务工作的现象显示,要积极融入的学生不是偶然,也不属于少数。(获得更多新加坡留学咨询点击进入>>>>澳际免费咨询顾问)
这名新加坡管理大学四年级学生,在学校里也积极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加深本地和国际学生对中国的了解。
去年,他就以“导游”的身份,带领20名同学游览中国北京、上海和苏州。
相关资料:新加坡留学:不曾寂寞的乌节路 一个华人在新加坡看病的真实经历
组织旅行团作近距离接触
那次的旅程,让许多从没真正接触过中国的同学,改变他们对这个国家和中国人的既定印象。
这些经历让罗达川(25岁)深有感触,他说:“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我们都发现彼此的差异不是很大,共同的地方更多。”
不久前,来自中国的教育部奖学金得主孙旭一句“新加坡狗比人多”引起轩然大波。“孙旭事件”不仅放大本地人和外来人之间的摩擦,也让一些人质疑外国学生缺乏“入乡随俗”的心态。
新加坡李显龙总理上周在亚细安峰会落幕后接受新加坡记者访问时说,孙旭的不恰当言论只是孤立事件, 没有必要因为一起事件而把问题放大,误以为所有新移民或在本地工作或读书的外地人都是如此。而其中一个令他感到担忧的社会分化现象,就是新加坡国人与新移民之间的隔阂。
目前,新加坡国际学生占本地大学学生人口的18%,而大学里蓬勃的交流平台和学生自动自发参与义务工作的现象显示,像罗达川这样积极融入的学生不是偶然,也不属于少数。
因为常听中学老师提起触爱国际社会服务这个志愿团体,罗达川四年前加入了这个组织。过去几年,他跟随组织到过中国上海、四川和越南等地当义工。每次出国,罗达川都是团里少数的外国人。通过一起做义工的过程,罗达川对新加坡人的工作方式有进一步的了解,也觉得自己被同化了,讲话越来越像本地人。
罗达川是新大中国社团的副主席,而这个社团是新大国际连接(International Connections,简称ICON)的分支。包括中国社团在内,新大ICON属下有10个代表不同国家的学生团体。这些组织虽然以国家分类,但加入者不限国籍。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受询时则指出,大学有超过100个非学术类的俱乐部和社团。这些组织为拥有相同嗜好的学生提供多样化互动平台,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也扩大他们的社交圈子。
在南大念书的马来西亚学生简佳敏(22岁),就通过学校的红十字青年会,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新加坡本地和外国朋友。
身为南大红十字会青年会会长,简佳敏会与其他执行理事会的成员策划捐血运动、筹款项目、以及到红十字会残疾人之家做义工。
她说:“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合作,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们互相弥补长短,整个过程也让我们对新加坡社会有进一步的了解,更容易融入。”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生来自100多个国家,是三所公费大学里,学生来源最多元的学府。国大主要通过宿舍项目和社区计划,双管齐下加强新加坡和外国学生的相互交流。其中一个例子就是i-Care计划。
来自印度的国大二年级生卡雅迪(19岁)是i-Care计划副主席。这项由新加坡和国际学生联合主导的项目通过不同方式协助外国学生融入,包括举行文化交流活动、帮助他们交友、提供英语课程等。
卡雅迪说:“我也曾经觉得自己到新加坡来,一切格格不入,但只要勇于敞开心扉求同存异,本来好像很难的东西,也会变得简单多了。”
新加坡外国学生:新加坡不会沦为排外社会
学校里一片和气融融,但事实上,过去几年本地人与非新加坡人的隔阂有被放大的趋势。
无论是上届大选的热门议题、国会辩论或一些政策的改变,都和这个现象脱不了关系。
受访的外国学生都表示他们注意到这样的舆论,但他们都乐观认为新加坡不会沦为排外的社会。
新大ICON新加坡社团的前任主席、韩国籍学生宋银龙(22岁)受访时说:“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正在收紧吸收外籍人士的政策,这是普遍的现象。但不同的是,新加坡政府很注重本地人与外国人的融合,设立国民融合理事会就是一个例子。”
罗达川当年是获得教育部奖学金才有机会到新加坡求学。现在他虽然不是奖学金得主,但和许多外国学生一样,他的学费得到政府津贴,所以在毕业后需要为新加坡公司服务至少三年。
在这里度过了人生迄今三分之一的时光,罗达川对新加坡有深厚的感情,估计自己起码会在这里继续发展十年。
他说:“虽然我们很少谈论这些,但我知道许多和我一样的中国同学内心都对新加坡很感恩。即使我们以后无法做出相同的回报,我们也希望能把新加坡的善意传达给更多人知道。”
新加坡华人留学生参与志愿福利团体新加坡华人留学生九年前,罗达川从中国海南省到新加坡求学时,因为人生地不熟而面对许多语言和文化障碍。幸好获得师长和同学的帮助,他不仅渐渐融入本地生活,还主动参与本地志愿福利团体当义工,回馈社会。新加坡国际学生目前占本地大学学生人口的18%,而大学里蓬勃的交流平台和学生自动自发参与义务工作的现象显示,要积极融入的学生不是偶然,也不属于少数。(获得更多新加坡留学咨询点击进入>>>>澳际免费咨询顾问)
这名新加坡管理大学四年级学生,在学校里也积极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加深本地和国际学生对中国的了解。
去年,他就以“导游”的身份,带领20名同学游览中国北京、上海和苏州。
相关资料:新加坡留学:不曾寂寞的乌节路 一个华人在新加坡看病的真实经历
组织旅行团作近距离接触
那次的旅程,让许多从没真正接触过中国的同学,改变他们对这个国家和中国人的既定印象。
这些经历让罗达川(25岁)深有感触,他说:“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我们都发现彼此的差异不是很大,共同的地方更多。”
不久前,来自中国的教育部奖学金得主孙旭一句“新加坡狗比人多”引起轩然大波。“孙旭事件”不仅放大本地人和外来人之间的摩擦,也让一些人质疑外国学生缺乏“入乡随俗”的心态。
新加坡李显龙总理上周在亚细安峰会落幕后接受新加坡记者访问时说,孙旭的不恰当言论只是孤立事件, 没有必要因为一起事件而把问题放大,误以为所有新移民或在本地工作或读书的外地人都是如此。而其中一个令他感到担忧的社会分化现象,就是新加坡国人与新移民之间的隔阂。
目前,新加坡国际学生占本地大学学生人口的18%,而大学里蓬勃的交流平台和学生自动自发参与义务工作的现象显示,像罗达川这样积极融入的学生不是偶然,也不属于少数。
因为常听中学老师提起触爱国际社会服务这个志愿团体,罗达川四年前加入了这个组织。过去几年,他跟随组织到过中国上海、四川和越南等地当义工。每次出国,罗达川都是团里少数的外国人。通过一起做义工的过程,罗达川对新加坡人的工作方式有进一步的了解,也觉得自己被同化了,讲话越来越像本地人。
罗达川是新大中国社团的副主席,而这个社团是新大国际连接(International Connections,简称ICON)的分支。包括中国社团在内,新大ICON属下有10个代表不同国家的学生团体。这些组织虽然以国家分类,但加入者不限国籍。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受询时则指出,大学有超过100个非学术类的俱乐部和社团。这些组织为拥有相同嗜好的学生提供多样化互动平台,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也扩大他们的社交圈子。
在南大念书的马来西亚学生简佳敏(22岁),就通过学校的红十字青年会,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新加坡本地和外国朋友。
身为南大红十字会青年会会长,简佳敏会与其他执行理事会的成员策划捐血运动、筹款项目、以及到红十字会残疾人之家做义工。
她说:“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合作,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们互相弥补长短,整个过程也让我们对新加坡社会有进一步的了解,更容易融入。”上12下
共2页
阅读全文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