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香港城大首创无氧细菌分解技术.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312 移动端

  香港每年生产极大量都市固体废物,占达三分之一是厨余,重量逾130万吨。香港城大首创“无氧细菌分解技术”,成功利用过百种细菌组合成“细菌群组”,把厨余分解令其体积大幅减半,有望大大舒缓厨余为堆填区带来的压力;该创新技术亦能让厨余于分解过程中释出大量甲烷(Methane)生物燃料,如能全面应用于香港所有厨余,每年能产生电力达11亿度,等同全港耗电量1%至2%。

  负责“无氧细菌分解技术”研究的香港城大能源及环境学院助理教授李钧瀚指,希望争取机会与政府部门合作,一同为环境出力,而未来会集中分析各种细菌基因图谱,希望调配出最佳组合,进一步提高技术产能及减废效率。

  分解后残留物可制肥料

  香港城大去年成功向研资局申请近100万元,展开为期3年的“无氧细菌分解技术”项目,研究中李钧瀚走访香港及内地多所污水处理厂,抽取当中用来分解污水有机物的超大量的细菌样本,透过探究分析不同细菌的特性,最后组合成5个“细菌群组”;另外他亦从大学饭堂找来厨余后把它们搅碎,验证5个“细菌群组”在氧气被抽走后的分解状况。

  根据最新研究数据发现,5组细菌需要2星期至2个月,已能将厨余分解并产生出甲烷。而该新技术可把厨余体积分解成塬来一半,配合目前的垃圾压缩,最终会把厨余缩小至塬来的八分之一,减废功能理想。李钧瀚补充指,分解后的残留物亦不一定需要堆填,因为当中含有丰富的氮、磷等养料,经堆肥后便能制成肥料。

  另外,该技术也可带来干净的新能源。李钧瀚解释,细菌把厨余有机物分解成甲烷,可以代替部分天然气用来发电,“本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就是甲烷。如果把新技术用在全港130万吨厨余上,每年可产生11亿度电,等同全港用电量1%至2%”。他续指,如果用这批甲烷代替传统化石燃料,加上堆肥后的“储碳”功能,一年更可减少排放52万吨二氧化碳,约占全港每年碳排放1.2%。所谓“储碳”,即是将肥料中碳部分经过细菌的化学作用变成难被分解的状态埋进泥土,而非以二氧化碳形式释放于大气中,降低温室效应。

  析菌基因调配“最强组合”

  香港城大助理教授李钧瀚表示,“无氧细菌分解技术”项目开展后,未来2年将会集中分析各种细菌的基因图谱,希望更有效分析各种细菌特性,从而调配出效能最佳的“细菌群组”。香港政府近年计划在大屿山小蚝湾兴建厨余厂,也有应用近似塬理“无氧”分解技术,李钧瀚相信双方有合作空间,希望能一同为香港本地环境及能源发展作贡献。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