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关于“教育技术”的申请

2017/03/27 09:15:24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166 移动端
****前言**** [b][b]我是2002年申请这个专业的,现在还在等结果,但可能希望不大了。本来我想等最终结果出 [b]来后再写点比较全的东西,但刚才看到有同学正好问到这个专业的申请问题,我想,可能今 [b]年申请的同学现在就在开始准备了,所以我就提前写点东西,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特别说 [b]明的是,我这仅仅是针对教育技术方面的,对其它教育专业的申请没有帮助。(后记:本来 [b]我是打算,凭着记忆能想多少就写多少,但写完之后才发现,原来罗罗嗦嗦弄了这么长。所 [b]以,更觉得如果你不是申请教育技术方面的,就根本不用浪费时间了。) [b][b][b]****我的申请背景**** [b][b]本科,普通学校,经济方面的专业 [b]GPA 15位,而且多是prof.和associate prof.的时候,你就会毫不犹豫地感到它有一种 [b]王者风范。而Indiana就是这样的学校! [b]ET在Indiana是作为独立的一个大系存在的,里面的教授研究什么的都有,几乎含盖了所有ET [b]的研究领域。而且,不少教授都有所建树,有一些比较出名的ET教材也出自这里。如果有同 [b]学想比较全面的了解ET的话,到Indiana的网站上去看看就可以知道个大概了。 [b]而且,在其它方面,Indiana也体现出了王者风范。我的申请材料在Indiana是一路绿灯,学 [b]校不但没有纠缠我的TOEFL原件,而且还不断地给我发email,通知材料审理的进程。我每次 [b]给他们发的时候,他们也能及时的回复。当时我就想,即使最后它不录取我,我也不能怪 [b]它。 [b]后来,它的确是没有录取我。收到通知的当天,我就给他们回了一封email,对他们表示 [b]thanks anyway. [b](强烈建议,每一位准备申请ET的同学都要尝试选择Indiana!) [b][b]另外,关于不同学校在ET方面的研究重点也有所不同的问题,我再说一点自己的看法。有一 [b]部分学校,从其ET专业的主页上是可以看到它们的研究重点的,但更多的情况下,还是很难 [b]确切地区分。正如我在前面所说的,多数学校都说它们在ET的大部分领域都很强。我自己到 [b]现在也还是没有很明确的概念,但是我想,如果想真正地去理解各个学校之间的这种细微差 [b]别的话,可能只有两个途径:很详细地问各自教授;真正地到这学校去上课、去跟着做它们 [b]的项目。我本人没有很好地做到第一点,所以了解地不透彻。但是,对于大多数申请的同学 [b]来说,非得了解这种差异的必要性不是很大。 [b]我这里,非常粗略地从其中一个方面来说说我的看法。即:你看了学校的介绍以后,你可能 [b]会发现有的学校似乎侧重于一些“technologies”方面,而另外一些学校则是侧重于 [b]“educational theories”。可能有些同学刚开始会想也许theories方面的东西太虚,很 [b]多知识自己也能看懂,而多学点technologies方面的东西则似乎更实用一些。但实际上,事 [b]实也许正好相反。 [b]ET的technologies一般都比较简单,在那些学EE和computer的同学看来绝对是一点皮毛而 [b]已,所以,实际上这些technologies对我们来说是比较容易的,无论你以前学的是什么专 [b]业。(对任何技术知识都有强烈排斥感的同学除外)。而相反,ET的基础首先全在theories [b]上,ET的精华也只能从theories方面出来。所以,先学好theories才是关键的。从将来就业 [b]的角度来说,也是应该多学点theories。无论你是academic 还是business, 老板们需要的 [b]都是你的theories,绝对不是你的technologies。当然,有一种可能除外,即你只要一个MA [b]就毕业了,而且也只是想做一个technologist。但如果你将来准备教书,或者在公司里做一 [b]点和management沾边的工作,那么你就应该拿到PHD,而且,你的theories知识要很扎实。 [b]所以,总结一下,对于ET的PHD来说,theories要远比technologies重要!(同时再说明一 [b]下,我这里所说的theories比technologies重要是指在学习内容上,并不是指你在申请的时 [b]候,强调你的theories要比technologies强。相反,申请的时候,教授不会对你已经拥有的 [b]theories抱太大的希望,倒是希望你的technologies是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就可以更多地 [b]帮他干活了。) [b]同时,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我当时非常看好那些把ET和educational psychology联系在一起 [b]的学校。 [b][b]再说一点加拿大学校的这方面情况。加拿大整体的学校就比较少,有ET专业的学校大概在6- [b]10所左右。但是,它们的设置都比较好,师资、课程什么的都不错,至少从网页上看是这 [b]样。但是,它们不少学校都需要你有当老师的经历或者已经是这方面的MA了。奖学金的情况 [b]我不太清楚,但印象中不太乐观。我本来是想申请一两所的,但后来没有了时间和精力,就 [b]算了。 [b][b]最后,在学校方面,一点实际的建议: [b]学校数量方面:USNEWS上只有前50名的,我找其它的排名,没有找到。但实际上,大家都知 [b]道,申请的时候有这50名就基本上已经足够了。因为再往后的学校也没有什么奖学金了。另 [b]外,大家最好把2001年的、2002年的、2003年的不同版本都找到,因为每年的都不一样,总 [b]有一些新的会加进来,所以你把不同版本凑到一起也就可以算是找到前60名,甚至70名了。 [b]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知道更多的学校。有一个网站(好象是www.gradschool.com), [b]这里面有按专业分的世界很多国家的学校的email及其它申请方面的说明。你可以找到ET这个 [b]专业,然后按“PHD”进行搜索,这样就可以找到所有在ET方面能提供PHD学位的学校了。我 [b]当时是这样想的,既然这个学校能提供PHD学位,那它也应该就不错了。按照这个方法找,大 [b]概还可以找到30多家学校,而且里面也的确有不少在ET方面看起来很不错的学校,有些学校 [b]综合排名也不错。(注:这个方法我觉得也可以适用于其它教育专业,不仅仅适用于ET) [b][b]浏览学校网页方面:首先,我是建议大家对每个学校的网页都要仔细地浏览,如果你很想申 [b]请这个专业的话。反正也就五、六十个,要是别的专业,象economics什么的有一百多个,那 [b]实行起来就比较麻烦了。大家在对每一个学校第一遍浏览的时候,最好都要对一些关键要素 [b]做一些记录,比如说截止日期、申请费、奖学金情况等等。这样会节省很多时间,因为你总 [b]是会看到后面忘了前面,或者相互弄混了。在第一轮筛选的时候,借助于这些要素基本上就 [b]可以筛掉一些学校了。建议刚开始的时候就建立一个excel表(如果你对excel还一点都不熟 [b]的话,那表明你的technologies基础目前还不是很好),每次不断地往里添信息。以前我在 [b]网上(好象是在这个版里)看到一个教育专业的excel模版供大家下载借鉴,里面有一些各学 [b]校的基本信息,我刚开始的时候就参考的那个。但大家如果找不到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 [b]里面的信息基本上对你没有任何价值,你还得一个学校一个学校的自己去搜集。更关键的, [b]你只能通过这种浏览,才能真正地对这个专业有所了解。 [b]我自己当初就做了比较详细的记录,但非常痛惜的是,我的电脑在春节的时候被人偷走,所 [b]有的存档都丢失。当时非常想不通,为什么这么烂的机子也有人偷,速度奇慢,硬盘只有 [b]2.0G!但就是这2.0G,存着我所有比较重要的文件。我在前面以及后面提到的一些不太清楚 [b]的地方,比如网站地址、具体数字等等,主要都是由于自己记不清了,现在也懒的再上网去 [b]查。再这方面,请大家见谅。 [b][b](本部分的闲话:前些天在这个版里看到有一个同学拿到了Columbia的offer,衷心为他/她 [b]高兴;另有一个同学好象拿到了Boston College的offer,这我有点奇怪,因为我的印象中 [b]好象ET在BC很不起眼,也祝贺他。) [b][b]****奖学金方面**** [b][b]我相信所有的中国申请者都是很在意这方面的。但是和上部分一样,在这方面,现实情况也 [b]很不幸,甚至是更不幸。我自己估算,全美国所有的学校里,能够在ET方面提供奖学金的学 [b]校应该不超过10-15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b]1. 本专业有奖,但第一年不给国际学生提供奖学金; [b]2. 本专业没有奖,只能依靠学校的fellowship,但竞争极其激烈; [b]3. 如果你是本科申请,有的学校要让你先申请MA,不能直接申请PHD,这类情况,基本上就 [b]更没有机会获得奖。 [b]4. 奖只提供给部分特殊群体,例如你是K-12学校的老师等等。 [b]5. 其它因素(一时想不到其它因素,只是为了看似严谨一些,增加这一条)。 [b][b]最主要的原因是第一条。实际上,也有不少学校是有自己projects的,因而也有RA或TA,但 [b]多数它们都不提供给第一年的学生。我的感觉是,如果你第一年能自己熬过去,那往后就应 [b]该多多少少能拿到奖了,我感觉已在读的中国学生里面还是有不少人是属于这种情况的。 [b]当然,如果你的情况能够满足上述几点要求的话,那拿到奖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但不会大 [b]很多),例如,你的GPA和其它成绩都很高,其它方面也很突出,完全有信心竞争全校的 [b]fellowship;或者你能有某种途径向教授展示你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能力,完全可以在第一年 [b]就得到他们的信任,帮助他们干活;或者你已经是教育学的MA了,可以直接申请PHD;或者你 [b]有特殊的教学经历;等等。这些因素都会提高你获奖的可能性,但我的感觉,这种情况也很 [b]不乐观。 [b]我以前在网上听人说教育学很好拿奖,后来有人说,不对!不好拿!反正我也不怎么清楚到 [b]底谁说了算,现在可能大家不会再随便相信这一类的话,即使相信,可能大多数人是相信后 [b]者的。等到我自己申请以后才多少有点感觉地知道在我这个专业是不好拿奖的。有一次我在 [b]这里还听到有个同学说,ET这个专业相比其它教育专业要更好拿奖。我倒不是说这个同学在 [b]随便瞎说或是故意骗人,我现在觉得,极有可能是他已经知道了其它某一个或几个教育专业 [b]很难拿奖,他猜想不会有专业比那些更难拿了,所以,他就推断ET这个专业至少应该比他知 [b]道的那个专业好拿吧。 [b]现在,我想说的是:我不知道其它教育专业的情况,但在ET方面,很难拿奖。 [b]我再举个具体的例子。Indiana 的一个中国学生告诉我,他们系知道大陆学生必须给全奖才 [b]能去。前年他们给了三个中国学生offer,但去年只给了一个(一共好象招了15个PHD)。我 [b]问他感觉今年会怎么样?他说只会越来越差。(我在递材料之前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但最后 [b]还是递了,总想撞撞那1/15或者1/∞的运气。我现在不知道他们今年招没招大陆学生。) [b][b][b]****材料准备**** [b][b]我材料准备的一般,我自己不是很满意。 [b][b]PS:我的PS都比较短,没有什么故事。本来我是想写点动人的故事,但写着写着觉得很是无 [b]聊,最后干脆就全盘否定重写。我的终稿写的是自己的大概经历介绍以及对该专业的理解和 [b]看法。但是我一直还觉得,能有一点小故事的PS应该会更有吸引力。我以前在GTER上看到一 [b]个同学把自己的PS帖出来了,有点小故事,我觉得就很有意思。好象那个同学也是关于教育 [b]方面的,记不太清楚了。 [b][b]推荐信:很普通,老师和上司的。 [b][b]Resume:我把自己发表过的一些文章题目写在上面。 [b][b]Writing sample:这个耗了我很长时间。我写完后请一个不认识的Indiana 的该专业的中国 [b]学生帮我看看,他/她说我写的的方式和规范不太象北美那边的论文,但是,他又觉得教授可 [b]能不会太在意这些,而只不过是看看我的内容和英语水平就可以了。我最后没有时间修改, [b]也就把死马当活马医了。(另外,顺便说一下,关于专业或学校方面的问题,有时可以直接 [b]跟那些已在读的中国学生或其他学生联系,请求他们帮助说明。有些学校的网页上有在读学 [b]生的email地址。) [b][b]邮寄:我基本上都是在网上提交申请表的。当然,为了保险,随后我又把相关的文件打印出 [b]来和推荐信等其它材料一起邮寄到学校。 [b][b][b]****ET在国内部分学校及商业方面的发展情况**** [b][b]ET在国内发展的比较晚,真正的提起来好象也就是这几年的事。以前高校负责做这方面研究 [b]的主要是电教馆的老师们,但大家的研究都很浅层。这几年已经有一些院校开始正式作为专 [b]业来研究了,尤其是师范院校的相关系所。 [b]在这方面研究能力最强的,我感觉是北京师范大学。有几个该领域的专家就是来自那里。他 [b]们还办了一些ET方面的网站和杂志,如果有同学想了解国内这方面的情况和大家的研究成 [b]果,可以到那些网站上去看看。 [b]另外,北大也有一个系是关于教育技术方面的,只招研究生。每年报考听说很火,但也有人 [b]说很多人是冲着北大去的,实际上他们对教育技术并没有多少了解,我不知道实际情况是不 [b]是这样。 [b]关于这方面,我只了解这些,我想,如果有师范学校的该专业的同学,那一定会了解得更详 [b]细、更准确。 [b][b]在商业方面,教育技术主要就是应用了,象IBM那样既做应用又做研究的很少。说到这方面, [b]最先想到的是类似于科利华那样的教育软件公司。整体而言,目前国内的教育软件开发的还 [b]不怎么完善。品类繁多,但质量都一般,多数只是一些简单的多媒体加一点小数据库,不能 [b]体现“教育技术”的精华。有人认为,主要原因不是在技术方面,而是理论研究还远远不 [b]够。 [b][b][b]****关于选专业**** [b][b]**奖学金和兴趣方面: [b]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中国申请者,是非常非常在意奖学金因素的。我也是。但 [b]是,我还是觉得,奖学金的因素绝不应该放在第一位来考虑。你本身是否喜欢这个将要申请 [b]的专业?你目前觉得它是否真的比较适合你?这些因素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如果有一个你 [b]非常喜欢的专业,但所有的学校都绝对没有奖学金,那么你放弃这个专业是可以理解的。我 [b]不知道在教育学里面是否真有这样的专业,但所幸的是,ET不是这样的。 [b]我举个例子。如果你现在正在考虑三个专业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ESOL和ET,你 [b]对它们的了解都差不多,喜欢程度也差不多,但是你通过一些统计信息知道,TESOL好象拿奖 [b]的可能性更大一点,所以你就申请了TESOL。或者你尽管对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可 [b]能更感兴趣一点,但你知道TESOL更好拿奖,所以你还是申请了TESOL。或者你本来对TESOL [b]就没有兴趣,但是你知道TESOL更好拿奖,所以你就申请了TESOL! [b]这些做法都是不太明智的,因为你还是把奖放在了第一位。现在的情况是,教育学大多数专 [b]业都不太容易拿奖,所谓的哪个专业比另一个专业更好拿的说法不见得属实,即使属实,这 [b]种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差异也是很小的。好比说,这个专业拿奖的机率是1/80000,另一个专业 [b]的机率是1/90000,所以你就选择了前面那个专业。这种选择方法是不可取的。当然,我的这 [b]个比方可能不恰当,因为,也许有两个专业的比是1/80000和1/800000,那么,你当然就有 [b]理由选择前者了。但是,我相信,这种悬殊的情况不太可能。 [b]那么,既然多数专业都不好拿奖,而且同时多数专业又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奖的情况下,我们 [b]的选择标准就应该回到专业本身上来。你首先要大概了解一下,这些教育专业都大概研究的 [b]是些什么东西?将来出来都做些什么?你是否对它有兴趣?了解了这些之后,你就可以大致 [b]筛选,进而确定少数几个目标了。然后,你再进一步地去深入了解这少数几个目标,看看它 [b]们到底在搞什么?它们是真地吸引你呢?还是只是你觉得它们的名字吸引了你?我觉得这一 [b]步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仔细研究后发现,原来你哪个专业都不喜欢,那很不幸,也许你 [b]对教育还没有太多的感觉。但是,一旦你发现某个专业原来确是有极其可爱之处的时候,你 [b]就会迅速地喜欢上它,并产生激情。而这些激情是可以运用到你随后的申请细节上的。 [b]我祝愿越来越多的人能在教育领域的申请中找到这种激情。 [b][b]对专业的选择有时不仅仅是局限在教育学一个领域的,也许你在同时考虑education, [b]communication, mass media, sociology, MBA等等,那么选择的标准应该还是一致的, [b]即:你的终极兴趣。 [b]当然,选择的方式和结果不一定是固定、单一的。举个例子,有一部分同学是这样打算的, [b]先出去读个education,然后再转成communication,或者反过来。还有一些同学是先出去读 [b]个TESOL,再转成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等等。这些做法是无可厚非的,但前提 [b]是,这本来就是你对自己兴趣及澳际的一种规划,而不仅仅是因为你的这种选择比那种选择 [b]拿到钱的可能性更大。 [b]顺便我说说我自己的情况,我学的是经济方面的,去年刚开始着手准备的时候,我跟一个现 [b]在美国的大学同学说,我要申请education,他非常奇怪,他说:“你申请education干吗, [b]我认识的中国学生里面没有一个是申请education的。”当然,我私下里说:“你真是孤陋寡 [b]闻。”但他还是极力建议我申请economics,而且游说我申请他们学校的economics,说以我 [b]的情况拿奖的可能性很大。我当时也心动了。但是我还是决定主攻education。我先准备的是 [b]economics的申请材料,我本来想速战速决。但在准备的时候,脑子里还老是想着education [b]那边的事,写economics的PS的时候,总是开小差想几句education那边的句子。所以 [b]economics准备到一半的时候就彻底没兴趣了。当时就想,即使你来了economics的奖我也懒 [b]的去。所以,最后economics材料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个学校最终给了我一个 [b]admission)。 [b]后来,等我回到education上的时候,精力已经耗了一部分了,而且时间赶得很紧张。这件事 [b]当时很失策。 [b][b]这一部分,我再补充一下。我一般不太习惯把话说死。就选专业而言,也许对很多同学来 [b]说,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仔细地完成上面的那些工作。我觉得这也没有什么关系,正 [b]如很多过来人说的,申请本来就是一个在很大程度上靠运气的事,你做的再周全,运气不好 [b]也没有办法。所以,如果有同学不想或不能仔细地去考虑上面所说的那些因素,也不应该有 [b]什么顾虑,反正最后大家都是靠运气嘛。而且,很多刚毕业的同学,也不一定非得想这么 [b]多立即咨询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