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BEET飞跃谈(给文博xdjm)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50 移动端
4大材料:ps/cv/rl/ws [b][b] 最后说说我对ps/cv/rl/ws (全称分别为:personal statement/ curriculum [b]vitae/ recommendation letter/ writing sample)这4样材料的准备情况。 [b][b] 其中,文科生相比理科申请多了ws。除掉那些客观的gpa/gt成绩,这4样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它们之间,我以为并无孰重孰轻的区分——要利用一切材料尽可能自然地展示自己的闪光点和学术能力(潜力)。我尽可能写详细,即所谓形式上的“复原”,以供参考。 [b][b](1) cv [b][b] cv的总体格式可以参考前人魔板(总标题curriculum vitae用3号字,其他标题和正文均小4,标题处都可以加粗,除总标题外的其他标题可有下划线。正文行距为单倍行距)。 [b][b] Obejective, education(major/degree/gpa), related experience, [b]publications, honors and awards, Courses in Major Field of Study, rerences等信息可以依次列在cv里面。 [b][b] Obejective。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到底申phd还是申master(也就是哪种被录取的可能更大)?通常系里的网页上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本科生可以申phd也可以申ma;本科生只能申请ma,有了ma学历的才能申phd;还有就是系里只有ma,不提供phd。结论是:除了第三种也就是系里没有phd的情况下你申请ma以外,其他一律申请phd,而不用去管他本科学历是否有资格申phd。原因就在于:你想学他最好的东西,那就要表达你想读phd的愿望。道理就这么简单。 [b][b] Related experience可以罗列参加过的考察、实习。当然,这些都应该是和专业相关的经历。比如我写了三峡田野考古,上海博物馆暑期实习,武义明清建筑考察,邮展等活动。 [b]这些都是我们文博孩子有机会参与到的,也算是有了一些应用性。其他的内容诸如公司实习、学生会团委、班干部、无关比赛、志愿者都可以省略,只需要写和专业学术有关的东西。在每项活动下面应该附几行文字(5号字,并且行距调小,调成最小值)说明活动的内容以及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做了哪些事情。尽可能简要、清楚。[b][b] Publications:指的是学术论文。如果你在申请时已经有发表的论文,那是最好的。如果尚未发表,但你知道将会在何时发表的,可以写上accepted for publication,后面写上要发表的刊物/时间。如果是已经提交的,但是还不知道是否可以发表的,也可以写上去,写submitted, in review。 [b][b] Honors and Awards,我就罗列了3行的People’s Scholarship,感觉很傻。不过我年年三等奖,也只能这样了。如果你有更高级的奖项,那就全部堆上去吧;奖额高的,还可以把具体金额也写出来。 [b][b] Courses in Major Field of Study是指附一个专业课的表格,也就是你major gpa是由哪些课程得出的,把它们依照Term/ Course Name/ Credits/ Grades等罗列出来。 [b]Rerences是你推荐人的信息,应该给出相应的name, title, email, institution, mailing address, telephone, fax等信息。 [b][b](2) ps(小4,单倍行距) [b][b] ps似乎没什么规律可循,应该是很personal 很special的。我自己ps的风格是比较朴实、成长型的那种。我以在课堂上的一个anecdote开头,引出了自己某种优点。接下来写了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范围,想学哪些东西和对**学校的向往;自己本科所接受的课程训练;什么时候开始想做研究,这里面有一个转折,是在研究方向上的一个转折,套用了一个考古学研究难度3层次理论;再写自己做过的topics和感受;最后就是结尾,再次写了想去**学校,点了自己想跟教授的名字。 [b][b] ps是对自己申请动机一个重新审视的机会。注意逻辑的连贯性。文科ps,不用罗列gpa/ranking这样的数字,更不要写gt以体现英文水平,因为这些数据容易打断整体的连贯性。也不要为哪门课成绩不好而去作解释或者编造理由,我近代史只有c-,我开始想在ps里解释一下,但发现怎么写怎么搁都格格不入,给澳际上的望眼欲穿、lysupergirl和amorela看了后,他们都觉得不好,最后还是删了。ps还是扎扎实实写些自己的想法和研究情况,特别注意交待清楚研究方向和兴趣所在。能够针对自己做过的topic写些东西和感受就好,但也别扯太远。比如我只“就事论事”,写了自己做某topic收集材料齐全,发现了对某样东西与众不同的解释等等,而这些都是配合我的writing sample的,也就是说教授看我的writing sample是可以找到我所说的这些东西的。所以,就相当于我在ps里把我ws最闪光的地方给总结了一下。我没有去说什么中国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传统辉煌这样的话。。。。。 [b]。虽然amorela跟我讲最好我的ps能意境上再升华一下,但我最后还是没有这么写,因为我感觉这种未免有些空泛。 [b][b] 另一个问题可能是:career goal怎么处理?我在这个上面比较模糊,好象基本没有涉及,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写。我的整篇ps好像一直在围绕我做过的研究,我上过的课,我想学的东西,但就是没有怎么交待我学完了以后要干麻。我只在ps最后一句说希望将来可以“delight myself & enlighten others”。 [b][b](3) rl [b][b] 我的rl ,2封来自系里,1封来自上博。Umich东亚的Miranda Brown曾经建议我rl最好一英一中,这样会显得比较可信;而且研究中国艺术文化的老师都看得懂中文,这样会比较周到。我3封推荐信里有2封是老师亲笔中文稿,英文稿翻译打印后签字的。当然,这也看你申请学校的多少,如果申个10多所,那估计谁也扛不住这样折腾。 [b][b] 推荐人的选择:可以是专业课任课老师、论文指导老师、实习指导老师,总之一定是要和你有过较多接触,对你比较了解的人。在这个前提下,当然是越牛越好,知名度越高越有利。一般老师都会让你自拟一个底稿,他再润色。推荐信篇幅不宜很长,最多不要超过A4一页。教授的推荐信显得尤为短,而且往往越牛越短。内容上只要突出某个特质或优点就可以,不宜面面具到,主要以谈学习态度、学术能力为主。至于缺点,可写可不写。[b][b] 关于信纸和信封,我两封自己系里老师的,都用了一样的复旦抬头的信纸和信封,就是相辉堂下面有卖的那种薄薄的信纸和白色航空信封。推荐表格是手填的,没有用acrobat reader打。 [b][b](4) ws [b][b] 我的WS中文有10页,一万多字,翻译成英文因为要DOUBLE-SPACED,所以长度就暴增成24PAGES。我开始很不习惯,很厚一刀纸,而且一页纸头上空空落落没有几行字。但后来西北的老师说这个很正常的,比较正式一些的好一些的文章都要二三十页的。我的WS中文稿由指导老师修改过,内容比原来基础上要好很多。英文稿给西北老师改过,主要是论文格式、注和一些表达上,真是改的七零八落,另外她还提出了一些外国学者看了可能会产生PROBLEM的地方,我后来在FOOTNOTE中增加了一些解释来缓和这些矛盾。 [b][b] WS当中比较重要的就是NOTES, REFERENCES,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注和参考文献。具体的格式去图书馆找两篇英文的论文,有些搞历史的学者写的文章,注很地道,REFERENCE里面还分成SCHOLARLY REFERENCE和ACADEMIC REFERENCE,可以好好参考一下。老师看文章,都是先翻到最后一页看你的注释和参考文献,如果这部分比较详实,就能留下一个好印象。至于你在文章内容立意上能否有所突破,倒还是其次的,首先就是形式上要像样,要中规中矩。 [b][b]5 感谢篇 [b][b] 在此,我真心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指点过我的人。尤其要感谢: [b]陈淳老师指导修改我的论文,给我很大鼓励,是我的启蒙导师;Prof. Sarah E. Fraser [b](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nformed me of current scholarship and reviewed [b]and revised my application matericals;考古指导高蒙河老师一针见血点出我的缺陷和不足,我非常敬重感激您;上海博物馆的李朝远、唐友波、郭青生老师百忙中给我写推荐信;英语老师Mr. Marcus,Mr. Liang Zhengliu帮助我整理修改了一部分申请材料。 [b][b] 申请已经全部结束(Uchicago: ad/ Umich:rejection/ *Upitt: fellowship/ U [b]colorado:TA),回首看来,如果定了目标,那就用心去做,细思量。“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心平气和,无欲则刚,是为自勉。立即咨询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