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理工科学生的英伦留学感触.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379 移动端

  第一天是怎么来到英国的,我的感觉是冲过来的,当时定飞机票的时候比较仓促,什么都没有安排好,包括学校住宿,接机什么的,感觉是冲过来的,在伦敦转机的时候行李还掉了,从飞机上下来的时候非常难过,后来拿到行李的时候抱着行李大哭了一场,是在曼大的接待处的老太太帮助在找到的(当时听力口语非常差,地址也贴错了)至今对英国的老太太(所有老太太)形象非常好,英国的老太太是一群很nice的人群,后来着房子的时候也得到一些人的帮助(也有是老太太),虽然最后不是他们的功劳,确实心存感激。

  现在在英国待了快有9个月,从一开始天天想念上海,做梦都想回去,到现在发现英国其实也有些不错的地方,慢慢开始有点喜欢上这个地方了。

  英国的好东西,首推英国的草地,在英国的同学一定有这样的感受,英国几乎没有一片空的是荒的,几乎到处都是草地,几次乘车出去玩的时候,发现路边的场景很象是帝国时代里面的景色。

  在英国要找一片体足球的草地是非常简单的事,想起初中的时候当时我们班有个同学吃过一个处分,它的罪名是在操场上玩的时候**活活踩(重音)死一(重音)颗草,相比,这里真是爽多了,在礼拜六约三五好友踢足球,真是一种享受啊。

  其次,英国在有阳光的时候是非常好的,本人最喜欢英国夏天的时候,全是白天,加上下雨比较少,天气不热,蛮爽的,当时已开始找房子,几乎踏遍曼城,阳光下,看着各种各样子房子,也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有人说住英国的房子,拿美国的工资,娶日本的老婆,吃中国的菜,是人的乐趣所在,虽然后来我住的房子一般,但是当时看房子的时候却是看饱了,也觉得蛮过瘾的。

  但是反过来,住日本的房子,拿中国的工资,娶美国的老婆,吃英国的菜,那么人生的乐趣差不多完结了,现在我们谈谈这里的阴暗面。

  我在餐馆打了很长时间的工,有时候真是奇怪为什么他们老吃一样的东西,来之前人家告诉我英国的菜很难吃,只放盐.来之后在发现,他们连盐都不放,几乎是白煮的,不过他们也有盐,是放在台子上让你自己放的.我在N多地方打过工,只有一个赛狗场好像吃的还蛮不错的,其他地方简直看都看饱了。

  在这里时间待的一长,感到这里是很沉闷了,在上海的时候,我蛮喜欢吃晚饭出去兜一圈,看看什么报纸之类的,或者买点路边的小吃吃吃,这里好像什么都没有,有的也是fish and chips其实英国人的土豆好像还是做的不错的,特别是有些土豆块,好像做的蛮好吃的,不过总体来说很不行,还有一点是这里太不热闹了,到晚上的时候有时缺点什么连一瓶可乐都买不到,很不爽。

  歧视无处不在

  有人总是谈到歧视问题,我们如何正是这个问题呢?

  客观来说,歧视是存在的,白人歧视有色人种,各色各样的歧视,我在来用过之前是不大会歧视别人的,到这里好像也变得有点种族歧视了.这里我要说的是,不要对这个问题过于敏感,其实了解英国社会的人会知道,英国人各个阶层的人歧视也是相当厉害的,中产阶级瞧不起兰领,伦敦人瞧不起伦敦外的人,甚至曼城南部的人瞧不起曼城北部的人.各种各样的歧视,其实英国人对中国人的形象还是过得去的。

  在我个人觉得,一个英国中产阶级对兰领的歧视要远远大于对中国人的歧视,也许对中国人,他们可能觉得是非我族类,可能沟通有点问题,等等,但是对那些兰领,那可能是根深蒂固的歧视。

  有一点,不管你说英国人自大也好,歧视也好,但是你无论如何也不能否认的英国人的总体道德水准还是蛮好的,也许你会碰到个把坏的,但是整体还是不错的.按照我的话说叫英国人没有人品问题,但是有些小国来的人这个道德素质就相当低了,这里首推土耳其人,我的一个朋友(也是论坛上的),他的导师就是个土耳其人,我听他讲这个导师的事迹是有点发寒的,我想如果有卑鄙在形容是一点都不过分的,我和其他人谈起也对土耳其人形象很不好,这里的印巴人形象也不怎么好,我们班有几个人印度人好像还行.不过和别人聊起对印巴人的道德水准也是有点摇头,对于黑人吧.其实还好,也许他们对社会有点危害,但是起码,他们不会阴你。

  学术界的游戏规则

  世界就象是一场大游戏,每一行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学术界也有自己的游戏规则。

  世界学术体系是以英文搭建起来的,以美为核心,英国、德国在两点而搭建起来的.因此,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主要都是在这三个国家,对于自然科学的人来说,最高的杂志是科学和自然.能在这方面发上去的,是一些真正的新的东西,比科学和自然差一点的在我们化学届就是JACS 这是journal of america chemistry science,这是第一等级.英国、德国也有相对引的杂志,在下面就是如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pccp等,这是相关科学中的最高等级,而英国在这里面占了一个巨大的便宜一是自己的英文是体系的蓝本.第二是参与了游戏规则的制定,按照现在英国学术的情况,我觉得可能有点罩不住日本.日本有自己那种独特的专研精神,巨大的经费投入,但是因为英国的这两个优势,使英国学术体系的地位始终处于仅次于美国的地位。

  英国的从本科到博士一共是6年,而美国是9年,德国是12年,因此有人说英国的学位不值钱.以我见,这是书生义气,最明显的是学院里面的恩多诺奖得主,没有人因为他们是拿了英国的学位,只花了6年时间拿的学位而没有给他们诺奖。

  客观的说,学术这个东西,靠的是成绩.英国的6年的博士学位学的东西却是比人家12年出来的少,但是还有的3年或者是6年时间,获得的是巨大的机会,这段时间如果你想走学术的道路的话,可以申请到世界顶尖的研究机构做3年博后.这段经历一定要有,我研究了一下我们学院的教授的经历,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这段经历,如果你的才能不算差的话这时候应该可能到什么地方做个讲师之类的.如果回中国的话,一个副教授,过个两三年那个教授,长江学者之类还是蛮有希望的,当然我在这里强烈建议想搞学术的同学要么去美国,要么回中国,为什么?因为英国学校里面中国人的staff还不是很多,中国人还没有站住脚,不像在美国,中国人在学术界站稳了脚跟,出头相对比较容易一点。

  学术界的另一大特点是交流与访问,与我们学院联系比较紧的学校有美国学校uiuc,gatech,berkely,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高校保持自己学术垄断性,相互承认的意思,而从这一层意义上看待times排名的话,这个排名是相当荒缪的。

  把那些5*的学院排在4的学院后面,简直是在开玩笑,而支撑学术的另一大方面是经费,现在世界上的经费体制主要分英制和美制,在英国.你所有拉来的经费必须是100%用在研究上而美制你是有分成的,英制和美制各有利弊,英制保证经费100%用在研究但是会打击你的积极性.当然,其实英国的教授不大在乎钱,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所以英国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相比之下觉得美制比较合理,英国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公司、国家和学校.一般来说政府给钱是按照学校的历史和最近的研究成果给钱的,公司是长期给某一学校钱来做大量的初等研究,而且是在不同的。

  学校放钱,学校也有自己的钱,他是这样循环的,他拥有大量的专利,而这里专利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向学校申请钱,学校拨款支持他的研究,然后进入学校的专利库.学校会把部分专利有人买的专利卖掉,而后和学生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得到的钱用来循环。

  怎样看待大学排名-优秀与不同

  不管你承不承认,我觉得和别人争吵大学排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每个人都试图把自己的学校好一点。

  在没来英国之前,我一直追求的是所谓的优秀,现在我看问题的方式有极大的转变,就是我们不太一样,当美国西海岸的大学生被问到和美国传统东北部学校谁更加好一点时,这个学生有点答不上来,只是觉得我们有点不太一样,这也是我对很多差不多的大学的评价,我们只是不太一样啊。

  去年这个时候,当我当时高中同学在科大拿着大把的牛offer的时候,我则在上海交大郁闷着呢,为什么我这么逊,其实我们很多方面都差不多的。

  也许这就是大学的不同,对比两所比较接近的大学,科大、上交,显然出来的气质很不一样,而我们则在大学四年里,被所在的大学和城市深深的刻下了印记.科大的同学给人的印象是刻苦肯转研,而交大的学生则感觉活,当然你也可以说科大的学生比较死板或者交大的学生比较浮嘈.这个根据个人的说法,事实上,科大的学生更加容易成为科学家而交大的则比较在实业界取得成功。

  但是如果这个世界只有科学家或者只有实业家行不行,显然不行,所以这个世界需要各样的人才,同样的说法可以套用在英国的大学上.拿我比较喜欢的爱丁堡大学和现在就读的曼大在做比较,爱大起源于1583年,作为苏格兰的首府,这所中世纪的大学源远流长,在爱大,你能够深切感受到中世纪以来的文化历史.而曼大则被深深的刻上了工业革命的印记,曼大化学系的起源就是当时的印染技术的需要,而我们考试的地方(close to umist texile department),我也许能够想象这些人在研究纺织技术。

  显然传统的曼大对英国的工业界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第一台计算机和第一台飞机发动机显然对人类的影响的很大的,但是和达尔文(好像是爱大的)的进化论又能如何比较,我又有什么资格认为曼大比同档次的其他学校好呢.其他的学校也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不为我所熟悉,在不同的时期对英国甚至是全世界施加强大的影响,而你从成为他的学生的那一刻起,就感受着他的氛围,刻下他深深的印记.在英国曼大,也许我学到的最大的东西就是做事要认真,做事要严谨,现在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即使做事不能达到苛刻的标准,也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认真敬业的完成。

  专业排名和学校排名-专才与全才

  关于这个问题,可能是一个三天三夜都讨论不完的问题,最好是两个排名都好.而我的观点是,专才选专业,全才选学校。

  学校排名和专业排名,这个也许是大家永远争吵不休的话题,在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大家这么考虑这个问题呢?

  专才与全才--我的建议,如果各位感觉自己的专才,那么,选择专业的时候注意专业声誉,如果是全才,那么注意学校声誉。

  每个人大学里面都选择了一个自己的专业,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学的是高分子,现在我学的也是这个专业,客观的说,在英国的一年里面,各个大学教的东西非常类似,从吸收知识的角度来说的话,每个大学能教的东西都是差不多的,那么每个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专业又能给你什么呢?

  专业声誉高的,一般来说,学院里面总归有几个牛人,万一教你课那个什么老头居然是什么狗屁皇家科学院院士.凑巧,你那门课的成绩有不错,呵呵,那么好处自然就来了.即使申请这个学校的博士或者其他学校的博士,显然好处大大的,如果你干活卖力一点,老头子比较看得起你,偶尔带你去去什么国际会议,那么和那些国际顶级的教授侃侃,跟上国际研究的最新步伐,同时也就混进了国际上的你专业的那个圈子,起码也是混个脸熟.从那个专业的角度来说的话,你也会慢慢变成一个小小牛,而后,后面的话我不多说了,想必也知道你的澳际是一片光明的。

  学校的声誉高有什么好处的,对一个在公司的或者是做其他什么的来说,你发100篇牛的文章也是没有什么印象的,对他们来说,显然学校的印象更加深刻一点,再说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总是学校排在前面,所以学校声誉前肯定更合算一点。

  这是学校声誉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学校综合一点的话,交几个不同圈子的排名,比如说我碰巧认识了几个学法律的或者是学商的朋友.对我来说,对他们肯定是不会有什么竞争关系的,然后大家在一起聊天,成为朋友,了解了他们圈子里的一些游戏规则(很喜欢用这个词).即使从了解知识的角度,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说不定那天在未来的工作中,这种知识或者朋友就会起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事实上,我说的这些取决于你对自己的了解,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其实是有点侃侃而谈的味道,因为其实我在自己来之前也不知道自己未来会走什么路,只是在这一年在对自己更加了解一点,这里我仅对学校或者专业声誉对你自己可能带来的影响做一点预测。

  另外,请注意我用的是声誉而不是排名这个单词,声誉和排名完全是两回事,有的同志会说,国内什么什么好像很无知,连什么什么学校排在多少都不知道,我想问你,在你没有申请英国之前,你对英国学校了解有多少,大家都是一样的,而且学校的声誉和学校的排名是不一样的.大家看过武术连的大学排名,想象一下如果英国人看那个排名选择学校的话,大家会有何感觉呢,会不会嘲笑他是白痴.而怎么看待专业排名呢,我觉得times的专业排名非常荒缪,真正有用的权重不到1/4,今年加了一个什么狗屁的desination更是使这个排名变得一文不值。

  把一些5*的学院排在4B的学院后面,简直是在开玩笑,真正的我想看它的rea是比较有用一点,然后根据rea看学院中的教授的背景.只有这种方法,才能合理的评价一个学院的声誉,同时和可以和一些同专业的老师讨论一下,以及和英国老师讨论一下,只有这样得出的排名才是合理的。

  不过我这里更多的是一个学理工科的学生的角度,也许不能代表广大的文科学科的建议,大家仅供参考。

理工科学生的英伦留学感触理工科学生的英伦留学感触

  第一天是怎么来到英国的,我的感觉是冲过来的,当时定飞机票的时候比较仓促,什么都没有安排好,包括学校住宿,接机什么的,感觉是冲过来的,在伦敦转机的时候行李还掉了,从飞机上下来的时候非常难过,后来拿到行李的时候抱着行李大哭了一场,是在曼大的接待处的老太太帮助在找到的(当时听力口语非常差,地址也贴错了)至今对英国的老太太(所有老太太)形象非常好,英国的老太太是一群很nice的人群,后来着房子的时候也得到一些人的帮助(也有是老太太),虽然最后不是他们的功劳,确实心存感激。

  现在在英国待了快有9个月,从一开始天天想念上海,做梦都想回去,到现在发现英国其实也有些不错的地方,慢慢开始有点喜欢上这个地方了。

  英国的好东西,首推英国的草地,在英国的同学一定有这样的感受,英国几乎没有一片空的是荒的,几乎到处都是草地,几次乘车出去玩的时候,发现路边的场景很象是帝国时代里面的景色。

  在英国要找一片体足球的草地是非常简单的事,想起初中的时候当时我们班有个同学吃过一个处分,它的罪名是在操场上玩的时候**活活踩(重音)死一(重音)颗草,相比,这里真是爽多了,在礼拜六约三五好友踢足球,真是一种享受啊。

  其次,英国在有阳光的时候是非常好的,本人最喜欢英国夏天的时候,全是白天,加上下雨比较少,天气不热,蛮爽的,当时已开始找房子,几乎踏遍曼城,阳光下,看着各种各样子房子,也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有人说住英国的房子,拿美国的工资,娶日本的老婆,吃中国的菜,是人的乐趣所在,虽然后来我住的房子一般,但是当时看房子的时候却是看饱了,也觉得蛮过瘾的。

  但是反过来,住日本的房子,拿中国的工资,娶美国的老婆,吃英国的菜,那么人生的乐趣差不多完结了,现在我们谈谈这里的阴暗面。

  我在餐馆打了很长时间的工,有时候真是奇怪为什么他们老吃一样的东西,来之前人家告诉我英国的菜很难吃,只放盐.来之后在发现,他们连盐都不放,几乎是白煮的,不过他们也有盐,是放在台子上让你自己放的.我在N多地方打过工,只有一个赛狗场好像吃的还蛮不错的,其他地方简直看都看饱了。

  在这里时间待的一长,感到这里是很沉闷了,在上海的时候,我蛮喜欢吃晚饭出去兜一圈,看看什么报纸之类的,或者买点路边的小吃吃吃,这里好像什么都没有,有的也是fish and chips其实英国人的土豆好像还是做的不错的,特别是有些土豆块,好像做的蛮好吃的,不过总体来说很不行,还有一点是这里太不热闹了,到晚上的时候有时缺点什么连一瓶可乐都买不到,很不爽。

  歧视无处不在

  有人总是谈到歧视问题,我们如何正是这个问题呢?

  客观来说,歧视是存在的,白人歧视有色人种,各色各样的歧视,我在来用过之前是不大会歧视别人的,到这里好像也变得有点种族歧视了.这里我要说的是,不要对这个问题过于敏感,其实了解英国社会的人会知道,英国人各个阶层的人歧视也是相当厉害的,中产阶级瞧不起兰领,伦敦人瞧不起伦敦外的人,甚至曼城南部的人瞧不起曼城北部的人.各种各样的歧视,其实英国人对中国人的形象还是过得去的。

  在我个人觉得,一个英国中产阶级对兰领的歧视要远远大于对中国人的歧视,也许对中国人,他们可能觉得是非我族类,可能沟通有点问题,等等,但是对那些兰领,那可能是根深蒂固的歧视。

  有一点,不管你说英国人自大也好,歧视也好,但是你无论如何也不能否认的英国人的总体道德水准还是蛮好的,也许你会碰到个把坏的,但是整体还是不错的.按照我的话说叫英国人没有人品问题,但是有些小国来的人这个道德素质就相当低了,这里首推土耳其人,我的一个朋友(也是论坛上的),他的导师就是个土耳其人,我听他讲这个导师的事迹是有点发寒的,我想如果有卑鄙在形容是一点都不过分的,我和其他人谈起也对土耳其人形象很不好,这里的印巴人形象也不怎么好,我们班有几个人印度人好像还行.不过和别人聊起对印巴人的道德水准也是有点摇头,对于黑人吧.其实还好,也许他们对社会有点危害,但是起码,他们不会阴你。

  学术界的游戏规则

  世界就象是一场大游戏,每一行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学术界也有自己的游戏规则。

  世界学术体系是以英文搭建起来的,以美为核心,英国、德国在两点而搭建起来的.因此,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主要都是在这三个国家,对于自然科学的人来说,最高的杂志是科学和自然.能在这方面发上去的,是一些真正的新的东西,比科学和自然差一点的在我们化学届就是JACS 这是journal of america chemistry science,这是第一等级.英国、德国也有相对引的杂志,在下面就是如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pccp等,这是相关科学中的最高等级,而英国在这里面占了一个巨大的便宜一是自己的英文是体系的蓝本.第二是参与了游戏规则的制定,按照现在英国学术的情况,我觉得可能有点罩不住日本.日本有自己那种独特的专研精神,巨大的经费投入,但是因为英国的这两个优势,使英国学术体系的地位始终处于仅次于美国的地位。

  英国的从本科到博士一共是6年,而美国是9年,德国是12年,因此有人说英国的学位不值钱.以我见,这是书生义气,最明显的是学院里面的恩多诺奖得主,没有人因为他们是拿了英国的学位,只花了6年时间拿的学位而没有给他们诺奖。

  客观的说,学术这个东西,靠的是成绩.英国的6年的博士学位学的东西却是比人家12年出来的少,但是还有的3年或者是6年时间,获得的是巨大的机会,这段时间如果你想走学术的道路的话,可以申请到世界顶尖的研究机构做3年博后.这段经历一定要有,我研究了一下我们学院的教授的经历,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这段经历,如果你的才能不算差的话这时候应该可能到什么地方做个讲师之类的.如果回中国的话,一个副教授,过个两三年那个教授,长江学者之类还是蛮有希望的,当然我在这里强烈建议想搞学术的同学要么去美国,要么回中国,为什么?因为英国学校里面中国人的staff还不是很多,中国人还没有站住脚,不像在美国,中国人在学术界站稳了脚跟,出头相对比较容易一点。

  学术界的另一大特点是交流与访问,与我们学院联系比较紧的学校有美国学校uiuc,gatech,berkely,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高校保持自己学术垄断性,相互承认的意思,而从这一层意义上看待times排名的话,这个排名是相当荒缪的。

  把那些5*的学院排在4的学院后面,简直是在开玩笑,而支撑学术的另一大方面是经费,现在世界上的经费体制主要分英制和美制,在英国.你所有拉来的经费必须是100%用在研究上而美制你是有分成的,英制和美制各有利弊,英制保证经费100%用在研究但是会打击你的积极性.当然,其实英国的教授不大在乎钱,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所以英国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相比之下觉得美制比较合理,英国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公司、国家和学校.一般来说政府给钱是按照学校的历史和最近的研究成果给钱的,公司是长期给某一学校钱来做大量的初等研究,而且是在不同的。

上12下

共2页

阅读全文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