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春节过节回中国 海外华人有“两怕”.
年底不少海外华人返乡探亲。家乡亲友热情款待,各种饭局邀约排队。母国「饭局文化」固然有人情味浓厚的一面,但也让部分华人深感“吃怕了”。
来自中国大陆长三角地区的商先生夫妇每年年底返乡探亲,原本打算在20天左右里多陪伴年近耄耋的双方父母,略尽孝道,但每次都被亲友同事各种饭局占去大半时间。今年人未回乡,饭局邀约电话、电邮已纷至沓来,「只能确保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一定要陪双方老人吃饭,中间十几天都要做好被预订的打算」,而且饭局名目繁多,「第一周叫接风,第二周叙旧,第叁周饯行」。
商太太说,近年来,有朋友发邀请稍晚了,饭局时间都已订完,仍不罢休,要求改约早茶、下午茶甚至宵夜,往往「越到后面越忙」,最后一个礼拜实在应付不过来,夫妻俩只得「分头吃」,陪伴父母时间少得可怜。且返乡一趟,「吃得满肚子油水」,令在美国逐渐养成清淡饮食习惯的商先生夫妇十分不适应,但仍难却家乡亲友的隆情盛意。
从地方政府官职上退休的于先生随女儿移居南加,因罹患胆结石接受摘胆手术后,一直滴酒不沾。但于先生每年返乡仍有一批老同事、老部下轮流邀约饭局,过去号称「不倒翁」、现在已成「无胆英雄」的他说,现在回国探亲,最怕的就是饭局上「打循环赛似的敬酒,而且常常白酒、红酒一起上」,太伤身。
饭局中也有不少「暗流涌动」,亲友、昔日同窗间在饭桌上的较劲攀比,也令部分「恐归族」 华人对返乡期间的饭局大喊怕怕。来自山东的黄先生出身中国大陆名校,经过六年苦读,前年从尔湾加大取得博士学位,至今仍在做博士后。
黄先生每年寒假返乡,昔日同窗好友纷纷邀约聚餐,大学同学中「考上公务员的收入不是最高,但小日子最滋润,假期多、加薪快,混外企的也有不少升到中层」。「北上广」叁地房价虽高,同学友人却大多数都已是有房有车族,甚至有自己创业的同学,也已风生水起,俨然是一名「小老闆」,开办的考试培训与翻译公司「手底下雇着20多名重点大学毕业生给他干活」,请客送礼出手豪爽。
黄先生想到自己现在「开一部二手车、分租公寓里一间卧室、拿着不及别人收入叁分之一的薪资」,落差感强烈,眼看「差距一年比一年大」,一年比一年「怕吃饭」。这也让黄先生反思出国决定是否明智,如果当初听从父母意见,留在大陆考公务员或闯荡职场,如今可能又是另一番光景。
也有家乡亲友借饭局,与海外华人攀比子女成就。来自天津的单亲妈妈丁女士每年寒假带女儿回国探亲,也是饭局不断,部分亲友热衷于藉机攀比子女成就:大哥的儿子在知名外企工作,现已做到部门经理;大妹的女儿虽然只是中学老师,但嫁得好,女婿是一家服装公司老闆的小开,如今是「少奶奶」;小弟的女儿女婿是双公务员,吃穿不愁,福利很可观。
丁女士的女儿初中时来美,后从巴沙迪那社区学院转入洛杉矶加大,毕业后入读法学院。丁女士说,「别人不问,咱也不主动提」,但家乡亲友如相问,自家「也不输阵」。
饭局对部分华人也意味着更多人情负担。忙着采购返乡礼物的深圳人Sophia每年与先生返乡探亲都要带足两大箱礼物,Sophia说,起初不想带太多礼物,但第一年回去亲友饭局不断,「吃人嘴软,次年回去不得不回礼,亲友再轮流请吃饭」,结果年复一年,就成了雷打不动的「恶性循环」。
Amy GUO 经验: 17年 案例:4539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