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申请美国大学时,如何秀出“英雄本色”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31 移动端

申请美国大学时,如何秀出“英雄本色”

  前段时间,在教育界关于美国大学招生改革“逆转潮流”一事,牵动不少家长们的心。如果没有时间翻阅微信文章,在这里,我简单独断地概括一下(因为此文重点不在炒剩饭):以哈佛大学带头的教育界巨擘们正在讨论新一轮的招生政策,即如何让大学申请流程更有效的测试,鼓励学生对智力和道德的培养,以及更加公平的评估学生在不同文化,社会阶级,和种族差异中的优势。

  别看新政策的用词多么精妙讨巧,简单来说,藤校招生官们就是想弄清楚申请人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你是谁?”

  那么,“我是谁呢?” 童鞋们有没有认真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个问题类似1+1=2的数学题,答案可以简单到令人扑倒,也可以复杂到折磨数学家的脑细胞。那么,究竟如何在申请美国大学时展示自己的true color “英雄本色”呢?

  美国招生看三大材料:1.标化成绩。2.个人陈述(活动和文书)3.面试。假如审查材料的过程变得更加主观,灵活的话,第二项文书条件明显摇身一变,成了孙悟空的金箍棒。文书表现得好,对录取的影响力可以大到擎天,写得不好,可以小到塞抽屉里无人问津。

  看到这里,有学生会说,完了,可能性太多,无法下笔。那我们来做个简化题,咱们中国老祖宗说过“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宗旨,事物的根本,核心竞争力。不管招生官怎么变他们的政策,学生们要是能把发掘自己内心深处的闪光点,当做一个淘金的过程,就能智取offer了。

  看过美国西部片的人都知道,金子藏在沙子里面,他们长得很相似,不用清清的河水淘洗是筛选不出珍贵的金子的。那么,从这个例子里我们看出,要想找到自己是谁,必须先把自己与相似的同龄人区分开来,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方法——“分离法”。

  首先,大家必须相信自己是金子,是独特的个体,就如同我们的指纹一样,没有重合的可能。但是,大环境让我们很多人有类似的经验,价值观,学识等。要把自己一点点从“雷同”中剥离出来,可以问自己两个经典问题:“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这里上升到了一个哲学命题,而非简单的户口调查。前者问的是你的根源,后者问的是你的理想。

  “从哪里来”在地理分布上是多么不一样啊:北京,上海,四川,云南。但是,一个中国城市在老外招生官眼里只是一个地名,正如大部分中国人对米国城市地名也没有概念一样。当你看到Albuquerque和Albany, 别以为他们都是A开头就连在一起了,一个可是在新墨西哥州,另一个在纽约州。那么,“从哪里来”在这里化作了一个挖掘根源的动作。

  想必除了美猴王,没人从石头里蹦出来。谁在你生命中影响最深远,可以作为线索,引领你找到“我是谁”。商人父亲和教授父亲培养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优势。同理,一个有爱心和远见的家长,比起一个只让孩子成名得势的家长对孩子的正面影响要大得多。当学生落笔写下自己时,或多或少承载着父辈们,以及所处文化的重量。

  这时候,有两条路可选:加深他们的影响力,或者,甩开他们的影响力。这里,我以个人经历举几个例子:我在申请时做的是前者,我的一些同学们选择了后者。(不建议家长学生们照搬经验,事例权当参考。)

  在申请“自述”里,我重点提到自己2个特色:一,虽然不会说满语,但有四分之一的满族血统,为了解自己祖先们的经验,从而产生对中国正在消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大的兴趣。二,曾发表过长篇小说,希望在大学里继续学习写作,尤其是英文写作,能让我不断挑战自我的同时,还有机会以国际化的眼光看待少数族裔文化研究,并希望学成后,能够完成一部以满族口头史诗为蓝本的长篇故事。

  没有罗列获奖名单,也没有堆砌各种社区服务,我仅仅干净利落地陈述了自己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大学是个做研究的地方,不是技校,它不能教会你修车和剪头发,给你速成的谋生技能,但能让你意识到,或者接近自己的理想。

  为了写好申请文书,我在申报前,仔细研究了哥大。当我发现私立名校虽名义上是非盈利组织,但是富得流油。数据显示,每年运营私立名校的费用中,40%来自学生交的学费,60%来自校友捐款。而校长最主要的职能就是筹款。那么,私立名校寻找的就是某天可能成为“名人”,给他们带来大笔捐款的你。

  是不是一定要在文章中表述自己终将成为“somebody” 呢?能够展示自己金子般闪光的一面自然好,但是不一定要先成名成家,再进入大学。当一个没有道德底线,没有人文关怀,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要比只在底层打拼的恶霸,对社会的危害要深远得多。因此,做一个真正的,有社会良知,有人格魅力的人,才是精英教育所追求的结果,也是这场“逆转潮流”改革在申请人身上所期望收到的效果。

  再絮叨几个童鞋们的例子:

  哥大本科一中国女生在读艺术史专业,当年撰写文书时,她着重写了自己对舞蹈的热爱,并深入民间学习各种中国传统舞蹈的经历,希望通过在美国的学习,把肢体艺术这种具有世界共通性的语言,与不同种族,身份,信仰的人交流。

  另一位墨西哥男生,政治专业,哥大全奖获得者,在写文书时透露出自己强烈的,渴望改变命运的心愿。他写道,自己来自低收入家庭,15岁从墨西哥历经艰难来到美国,当时并不会说什么英文,总被同学们笑话,他继而发奋读书。然而,每次看书,都被家人责骂,说他问什么不像他弟兄们一样出去挣钱。小墨同学羡慕地发现亚洲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在学校最具竞争力,这是因为他们家庭重视教育,整个中国文化尊师重教的缘故。小墨同学觉得,如果想改变墨西哥人民的命运,必须提高教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而唯有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他的声音才有可能被听见,他的建议才会被采纳。抱着这种信念,他SAT考了2400满分,是唯一几位通过哥大董事会获得全额奖学金+四年生活费的学生。

  在几乎没有中国人敢念,或愿意念的哥大本科写作系里,我不断克服出现在学业上,生活中的一个个磨人的困难。当我如今问自己的心 “要到哪里去时”,我觉得自己依然奔走在探寻真我的道路上。

  时间是流动的,人在不断改变。更多的知识和人文关怀让我无法停留在一个点上总结自己。反观当年申报时,那个稚嫩与自信的我敢于展现true color(本色),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对理想执着的信念把我送进了藤校的怀抱,让我能够一生不断向自己提问,并且积极地完善自我。

立即咨询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