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美国参考采访哈佛大学中国留学生.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276 移动端

美国参考采访哈佛中国学子

X同学和Y同学是正在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她们积极参与哈佛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ssociation, HCSSA)的工作,并接受了《美国参考》撰稿人杰弗里·托马斯(Jfrey Thomas)的采访。

访谈记录:

向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在你们为新生提供的所有帮助中,你认为哪些是最重要的?

答:我认为我得到过的最大的帮助,也是我们争取向新生提供的,是介绍波士顿(Boston)的生活情况。我们会到机场接他们。我们会带他们去注册处和银行。我们会陪他们去超市和购物中心。但没有我们他们也能学会这些生活技能,不过可能慢一点而已。为帮助他们适应研究生生活,我们通过有组织的座谈或平时聊天,帮助他们加强信心,并了解有关情况。我们向他们提供一般性建议,包括如何找到好的实验室,如果规划不同的职业生涯,以及哪些东西是不切实际的。我们的目的可能不仅仅在于帮助他们适应波士顿的生活,而且是要具体到哈佛这个资源丰富、竞争激烈的地方。

问:对新生而言,美国文化是否距他们很远,或者经常让人感到意外?

答:对一些学生是这样,但并非一概如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借现场面试、开放活动或参观的机会来过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有些学生读本科时就离开中国到国外留学。不过,对大多数在中国念大学本科的学生和学者来说,他们与美国文化显然有很大的距离。极少的人能完全克服语言和文化障碍,尽管他们在科学知识的沟通方面一般都没有困难。我们认为,没有绝对必要去当一个真正的美国人。只要我们能设法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朋友,我们就应该保持我们的中国特性。

问:新生热衷于新型社交网站吗?他们有没有参加脸谱网(Facebook),写博客或使用叽喳网(Twitter)?

答:是这样的。大多数新生入校时就已经参加了脸谱网,写博客并使用叽喳网了。不过,他们的社交圈或多或少地局限于不会说当地俚语、不太会讲笑话的“外国人”。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社会排斥他们,也不意味着他们不接受美国社会。而是要花太多的精力才能融入,当他们面对繁重的学业和压力时往往不可能做到。哈佛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希望通过向有兴趣了解美国文化的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以此改善这种状况,但这可能是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的。

问:你是如何参与中国学生联合会的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答:说实话,我本来没想加入哈佛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执委会,直到主席候选人,也是我的好朋友,建议我参加外联部长的竞选。我感谢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我在读本科时当过我们系学生会副主席,喜欢认识人,帮助人。如果不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你就不可能认识到生活的多样性,也不可能发现沟通对相互鼓励和相互促进的作用。我的目的是要使大多数人生活愉快。

问:你们是否帮助新生更广泛地接触社会,还是这取决于他们个人?

答:我们向他们提供纽英伦中华资讯网路协会(New England Chinese Information and Networking Association, NECINA)等大型社团的信息,但我们不直接帮助他们加入。现在,登记参加这样的组织相当容易,他们其实不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完成有关程序。

问:你想对正在考虑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说些什么?你希望他们了解些什么?

答:你真心喜爱你计划研修的专业和学位课程吗?求学之路漫长,只有充满激情的人才能成功。在决定专业之前,一定要认真考虑,而不要随大流。了解尽可能多的信息。应该听听别人的介绍,多多益善。

问:你是否看到哈佛的中国新生越来越多?

答:当然了,不仅是攻读学位的学生,还有交换学生、研究员和访问学者。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美国取得卓越的成就令人高兴。哈佛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争取将他们汇集在一起,促进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

问:在你们为新生提供的所有帮助中,你认为哪些是最重要的?

答:在我看来,帮助新生安顿下来是最重要的。如果没人帮忙,这个过程可能是充满烦恼、困难重重的。

这包括他们一到就去机场接他们,向他们介绍他们可能需要的各种资源,并提供具体的建议,例如到哪里购买必需品,到哪里买手机及选择那种服务计划,到哪里及如何开帐户。还有对学校生活的指点——怎样同教授和同学相处,加入哪个实验室,应当选修哪些课程,如何安排时间;都很有价值,也有助于安定情绪。

问:对新生而言,美国文化是否距他们很远,或者经常让人感到意外?

答:我想说的是,美国文化并没有让人感到意外,现在有很多学生看美国电影和戏剧,上网非常方便,能够阅读英文材料,或许已经有朋友在美国。即便如此,美国文化对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有很大的距离。作为局外人观察与亲身经历是绝对不一样的。

问:新生热衷于新型社交网站吗?他们有没有参加脸谱网,写博客或使用叽喳网?

答:中国学生很热衷于社交网站,但可能在程度上不如美国学生,不那末必不可少。据我所知,我在美国的许多朋友平时上脸谱网并写博客,但上叽喳网的不多。

问:你是如何参与中国学生联合会的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答:如果管理有方的话,学生组织能成为学生们的宝贵资源,可为学生提供直接的帮助。我希望为加强中国学生联合会的工作尽自己的力量。

另一个原因是,我喜欢与人们接触。我觉得,在努力去认识人的同时,如果我能为中国学生做点什么将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问:你们是否帮助新生更广泛地接触社会,还是这取决于他们个人?

答:我会乐于介绍他们参加各种场合的活动,使他们能与来自中国以外不同地方的人进行接触。但我认为与中国人以外的人们进行日常交流更加重要,例如在实验室、在课堂上、参加社交聚会等等。是不是这样做主要取决于他们自己。

问:你想对正在考虑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说些什么?你希望他们了解些什么?

答:在来这里学习之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考虑清楚你为什么要来。显然,中国现在有许多机会,因此你需要有一个比“因为大家都去”更为充分的理由。

如果你来这里的决心相当大,就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与别人交流。尽管有时你会感到孤单,需要克服语言障碍,适应文化上的差异,会想家,但你只要不断地努力,就能万事顺遂。

还要刻苦学习。这里的学习环境真能激励人,资源很丰富。你要充分利用。你的一切努力最终会有收获。

问:你是否看到哈佛的中国新生越来越多?

答:我说不准,因为我来这里才一年。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哈佛的中国学生分散在不同的学院。我还没有机会了解,是否有这方面的统计数字可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转自美国参考

美国参考采访哈佛大学中国留学生哈佛大学哈佛大学的中国学生

美国参考采访哈佛中国学子

X同学和Y同学是正在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她们积极参与哈佛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ssociation, HCSSA)的工作,并接受了《美国参考》撰稿人杰弗里·托马斯(Jfrey Thomas)的采访。

访谈记录:

向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在你们为新生提供的所有帮助中,你认为哪些是最重要的?

答:我认为我得到过的最大的帮助,也是我们争取向新生提供的,是介绍波士顿(Boston)的生活情况。我们会到机场接他们。我们会带他们去注册处和银行。我们会陪他们去超市和购物中心。但没有我们他们也能学会这些生活技能,不过可能慢一点而已。为帮助他们适应研究生生活,我们通过有组织的座谈或平时聊天,帮助他们加强信心,并了解有关情况。我们向他们提供一般性建议,包括如何找到好的实验室,如果规划不同的职业生涯,以及哪些东西是不切实际的。我们的目的可能不仅仅在于帮助他们适应波士顿的生活,而且是要具体到哈佛这个资源丰富、竞争激烈的地方。

问:对新生而言,美国文化是否距他们很远,或者经常让人感到意外?

答:对一些学生是这样,但并非一概如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借现场面试、开放活动或参观的机会来过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有些学生读本科时就离开中国到国外留学。不过,对大多数在中国念大学本科的学生和学者来说,他们与美国文化显然有很大的距离。极少的人能完全克服语言和文化障碍,尽管他们在科学知识的沟通方面一般都没有困难。我们认为,没有绝对必要去当一个真正的美国人。只要我们能设法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朋友,我们就应该保持我们的中国特性。

问:新生热衷于新型社交网站吗?他们有没有参加脸谱网(Facebook),写博客或使用叽喳网(Twitter)?

答:是这样的。大多数新生入校时就已经参加了脸谱网,写博客并使用叽喳网了。不过,他们的社交圈或多或少地局限于不会说当地俚语、不太会讲笑话的“外国人”。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社会排斥他们,也不意味着他们不接受美国社会。而是要花太多的精力才能融入,当他们面对繁重的学业和压力时往往不可能做到。哈佛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希望通过向有兴趣了解美国文化的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以此改善这种状况,但这可能是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的。

问:你是如何参与中国学生联合会的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答:说实话,我本来没想加入哈佛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执委会,直到主席候选人,也是我的好朋友,建议我参加外联部长的竞选。我感谢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我在读本科时当过我们系学生会副主席,喜欢认识人,帮助人。如果不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你就不可能认识到生活的多样性,也不可能发现沟通对相互鼓励和相互促进的作用。我的目的是要使大多数人生活愉快。

上123下

共3页

阅读全文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