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美国留学之旅:在美国生活的便与不便.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278 移动端

  作为一个去美国留学的中国人,在和本地人交往中,难免会碰到语言沟通上的障碍,或者因为文化的不同带来的“不理解”。如何快速适应美国留学生活,是初到美国留学的同学一项必要的功课。下面澳际小编和大家分享一篇关于美国生活的便与不便的经验谈,希望对准留学生们有帮助。

  我刚到美国时,也遇到过这方面的困难。有一次,到商店买手机,售货员要了我的社会安全号和驾驶证,在电脑上操作了一阵后告诉我,你没有“Credit”, 要交200美元的押金才能买T-mobile的手机计划。“Credit”在英文是“信用”的意思,我以为她说的是信用卡,连忙掏出中国建设银行的信用卡给她看。她摇了摇头,我说中国的信用卡在美国也是可以用的。见我还是不理解她的意思,她便让我等等,然后拨打电话。过了一会儿,她把电话给我,只听见里面 居然有位男士对我说普通话:“您好,先生,我是翻译公司的,现在受T-mobile公司的委托为您担任翻译,您有什么需要帮忙吗?”我把“Credit” 的困惑和翻译说了,他告诉我,在美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用记录,你刚到美国,信用记录为零,所以买手机计划需要交押金。多亏这位翻译先生及时“露面”,才使我理解了售货员的意思。

  后来,我知道,预约医生看病时,也可以同时要求安排翻译陪诊。我的口语在美国生活还凑合,但像描述病情这种一点都含糊不得的事,我还是得让医院请个翻译,反正这是医院提供的一项免费服务。

  美国是个移民社会,语言多样,文化多元,一些大的商业机构往往会聘请不同族裔的人来担任客户服务代表,便于和不同种族的人沟通。我在打一些大公司的客服电话时,首先会问你们有没有人会说汉语的。许多公司通常只提供西班牙语或日语服务,能够提供普通话服务的还不太多。如果你强烈要求对方提供汉语翻译,有的公司会通过三方通话的方式,请翻译公司的人员介入帮忙。

  美国大学生不是人人都有手机,但笔记本电脑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在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不论是在图书馆还是教学楼,甚至是走在校园里,你用带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都可以免费上网。在教室里,常见的情形是学生一边听课,一边用电脑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这种随时随地可以无线上网的便利,在美国的一些公共场合也都提供。比如,机场候机厅、宾馆大堂等,都可以自带的笔记本电脑上网,便于商务客人及时查阅信息,处理邮件。不过无线上网服务在这些公共场合大多数是需要用信用卡直接在网上付费的。

  美国人出外,多半是自己开车,有时找车位泊车挺费时的。一些商业机构便“发明”了不用泊车照样办事的简易程序。比如,到麦当劳餐厅买快餐,你开着车绕餐厅外一圈,先看图片对着麦克风点餐,然后前移到另一个窗口探出头来把信用卡或现金交给服务员付费,再到最后的窗口取快餐,前后只要两分钟时间,而你根本就用不着下车。在有的银行取款也是这么方便――开车经过ATM机前停下,直接从驾驶室伸手把银行卡插入,做相应操作后取款。

  到加油站给汽车加油,也是自助的。只要把信用卡插入,然后选择要加的燃料的型号即可。加完油后,显示屏会提示你“是否要打印发票”,如果需要,按“是”就有发票出来了。

  美国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出口很多(有时一两英里就有一个出口),休息区也多。有一回,我们从克林顿的老家小石头城游玩后连夜赶回。太太虽然也有驾驶证, 但她视力不好,晚上不敢让她开。我一个人连续开夜车3个多小时,困得实在不行,只好拐进休息区放松放松。和中国休息区不同的是,这里不仅能买到咖啡、饮料,还提供淋浴服务。我付了2美元后,拿到一条干净的浴巾,进入浴室用温水冲了10多分钟,再在沙发后眯了一会儿,喝了点咖啡,终于缓过劲了。接下来的2个小时车程就精力充沛了。

  美国生活的便利,现在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网络上。我去过许多美国人家里,几乎家家都有电脑,连80多岁的老人都能使用电脑。由于美国各机构的网站健全,人们在家里就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所需的信息或服务。比如,到政府部门办事,先上网查查需要带哪些文件,只要你备齐了,对方都会照章给你办;购买机票,登陆专门的网站,就能看到各航空公司同一航线的价格对比,你可以从中选择你需要的航班时间和价格;到了机场,你也可以在机器前自助打印登机牌;寄信你可以不用上邮局,只要上网付费打印“邮票”,然后把信放在自家的邮箱里,邮递员就会上门收件;欲购某件特定的商品,可以上网搜索比较后,再到本地商店购买或直接在网上付费后让对方邮寄过来;就连借书也可以在网上预约,我女儿就经常上当地图书馆的网站找她喜欢的书,然后在网上登记,等别人还书后图书馆就会发邮件来让她去取书。

  当然,我们在美国也有觉得不方便的地方。比如,美国的许多商店(包括邮局)星期天关门,我所在的小城市周日连公共汽车也“休息”,而且在街上基本看不到出租车,要是家里没有汽车出外就很不方便了。打一些大公司的800免费服务电话,往往都是电脑语音应答,很难找到“真人”帮你解决问题。中国人最不习惯的, 恐怕是美国的看病预约制度。在我们中国,有病直接上医院看就得了。可在美国,除非是急诊,否则你得打电话和医生预约。有一个中国女留学生,得了皮肤过敏,奇痒无比,和医生预约,居然被排在2个月之后。因为皮肤过敏不属于急诊范畴,如果她立马去看医生,医疗保险就不会给报销。无奈之下,她找到了我那当医生的太太,我太太给她服了些抗过敏药就好了。

  我曾经问过一位美国朋友,你是不是觉得预约看病不方便?他告诉我,美国人一般都有家庭医生,身体不适首先打电话给自己的医生,家庭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电话指导或预约时间让病人来看医生。如果属于家庭医生看不了的大毛病,家庭医生会向病人推荐医院去预约就诊。在美国人看来,这种预约看病的方式已经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根本无须改变。

  本文由澳际顾问段云龙推荐,转载请注明出处!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