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出国留学,须懂得预防跨文化压力症.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365 移动端

  三种摩擦导致文化压力症

  “我在国内读本科的时候成绩很好,但留学后周围的同学都比自己优秀,我感觉压力很大,情绪很低落。”在日本京都大学读硕士的毕海林告诉笔者。

  “这是典型的学业摩擦带来的心理问题,出国前的出色和留学后的平凡形成了强烈的落差,导致留学生在心理上不能适应。”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徐光兴告诉笔者,“学业摩擦还来源于自己学习的专业没有预想得好,以及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导师的关系。”

  除了学业摩擦,生活摩擦和语言文化的摩擦也会让留学生产生心理不适。黄晓琳现就读于清华大学新闻系,她15岁时去澳大利亚读高中。高中3年,她住在全封闭的寄宿学校里。年龄小、语言不通,又害怕被人欺负,所以她基本上不与周围同学交流。“大部分时间我都是一个人度过的,我的性格内向大概和这有关系。现在回想起来有些后悔,没能好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2009年夏天,黄晓琳又去了澳大利亚,“我以前从来没觉得澳大利亚是如此美丽,留学那会儿我只想着赶快逃离那个地方。”

  学业摩擦、语言文化摩擦、生活摩擦带来的留学生心理上的种种不适应被心理学专家称为“跨文化压力症”。

  徐光兴教授说:“跨文化压力症不仅仅产生于留学生中间,一些出国打工的人、有跨国婚姻的人也会有跨文化压力症。”

  五大心理疾患值得警惕

  徐光兴教授告诉笔者,跨文化压力症可能会导致一些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强迫症、忧郁症、被害妄想症、压力症和自我封闭症。这些症状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学子们要及早发现心理问题的迹象,尽快疏解压力。

  症状一:强迫症。这是比较常见的心理症状之一。表现为不断地洗手,不断地检查,如出门时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寄信时反复检查信中的内容,看是否写错了字等等。

  症状二:忧郁症。忧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长期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症状三:被害妄想症。患者往往处于恐惧状态,感觉被人议论、诬陷、遭人暗算等。

  症状四:压力症。压力症由压力过大引起,表现为焦虑、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头昏。

  症状五:自我封闭症。主要表现为害怕与外界交流,把自己关在宿舍里,不与人打交道,就是自我封闭症的一种表现。

  当留学生长期出现上述某些症状时要及时寻求帮助,应及时就医。如果排解不当,可能会导致过激行为的发生。

  多交朋友多寻帮助

  笔者接触的大部分留学生认为,解决心理问题还是要靠自己。黄晓琳说:“我缓解压力的做法主要是独自购物、收拾房间等。”

  威斯敏斯特大学的王安丽认为,留学就意味着要忍受寂寞,承担压力,出国前就要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

  对于留学生的这些认识,韩国延世大学教育学博士生张雷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留学生个人力量是有限的,要缓解心理压力就要多交朋友,尽快融入当地文化,还要善于利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等资源解决心理问题。”

  有关专家认为,除了打开心扉广交朋友之外,也有些措施能够在出国前就防患于未然,避免心理压力的大爆发。比如在国内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检查,发现有问题一定要暂缓出国的行程;尽量多了解留学地的语言文化,有机会多学些俗语、口头语,多跟来中国留学的当地留学生交流等。

  徐光兴教授表示,心理素质不同的人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不同。他打了一个比方:“流感来了,抵抗力好的人就不会感冒,而有些人就必须看医生。”

  徐光兴教授认为,有些留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好,周围的朋友较多,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就可以解决心理问题。但是自我调节不是万能的。“比如说,压力过大导致失眠,就必须就医。”他还建议,平时朋友少的人,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要去看心理医生。

  国外的学校大多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张雷生告诉笔者:“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设施很健全,服务也很好,但是由于学生的语言沟通障碍和对心理健康咨询的误解,导致了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并不能够很好地对留学生发挥作用。”

  针对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徐光兴教授告诫广大留学生:“心理问题不等于精神病,看心理医生是很平常的事情,切莫讳疾忌医。”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