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和吴维怡作采访前有一个有趣的发现。
三年前的一月,我在《留学英伦》的“留学问答”专栏中回答了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大四学生吴维怡同学的一个问题:我想去英国读传媒硕士,目前已收到伦敦政经学院、布里斯托大学以及谢菲尔德大学的录取通知,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谢菲尔德大学广播新闻硕士专业的……
没有想到的是,三年后在BBC伦敦的演播间,维怡真的坐在我的对面,讲述她从传媒大学获得欧盟教育委员会全额奖学金、来到英国读书的过程。
当年拿到英国多所大学传媒专业录取通知的吴维怡,是中国传媒大学英语播音专业的学生。就在她权衡去哪家英国高校的同时,欧盟Erasmus Mundus 硕士项目也向她发出邀请,给出的条件是全额奖学金、两年在欧洲三个国家学习、学成后获双硕士学位。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让人难以拒绝,最终维怡选择攻读该硕士项目的Journalism and Media within Globalization专业。
Erasmus Mundus——伊拉斯莫斯世界计划以荷兰学者Desiderius Erasmus Roterodamus命名,首创于2003年12月,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大学生和学者到欧洲求学。
维怡说准备申请这个提供奖学金的计划前后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这个过程包括准备在传媒大学的成绩单、在香港做交换生的经历、三份推荐信、一千多字的个人陈述、新闻作品集,有我的电视、广播作业的作品、获奖证书、雅思成绩。把这些材料一份寄到欧盟,另一份寄到荷兰的学校 。过程确实比较繁琐复杂。”
现在在伦敦城市大学攻读此硕士学位最后一部分的维怡,对这一年多的求学经历感触良多。
“我出国之后第一次回国时,朋友说我变得有主意了。确实,一个人出门在外,很多事情都必须要自己来判断作决定,可能这是推动我变化的原因之一吧。”
维怡在为BBC英伦网编写的系列留学日记《伦敦搜房记》中,维妙维肖地讲述了她和朋友们在伦敦难求一房的经历——找好房要趁早;寻求已经在英生活朋友的帮助;首选学校宿舍;杀价的艺术……维怡把这些第一手经验写出来和其他留学生分享,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希望能为后来的伦敦生活的朋友们提供些参考,愿生活在伦敦的朋友们安居、乐业。
生活中的锻炼是一方面,学习上的挑战更加严峻。每半年换一个国家和学校,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有极强的适应能力。
“每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不一样,在丹麦上课,我们是结束一门再上下一门,一个月读完一门课的压力很大,也就是说要在一个月内接触新东西、了解消化、最后写出一篇有深度的文章,这和每三个月学完三门课的压力完全不同。去年来到伦敦城市大学后,我发现英国大学的教学比较严谨,不像我来这里之前听说的教育过分产业化导致管理松散,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英国的高等教育还是很严格的,大大小小的作业不断,老师给分也很严。”
新年伊始,维怡说上一年功课的所有作业要在一月底之前全部交上,包括三篇一千五百字的大作文,八篇五百字左右的小作业,老师还要求同学们在交功课之前互相交换作业,相互修改,最后每人从八篇中挑选出三篇交至老师处。
维怡所在的班四十几位同学,超过半数有工作经验,平均工龄超过三年。与他们相比,维怡深深意识到工作、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对学业的帮助。接下来的两个月是与论文“奋战到底”的时间,然后就准备集中精力找工作,“把自己扔到现实社会好好打磨一下!”
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