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出国留学:究竟归还是不归.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280 移动端

  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海归的真正价值在于他们整体或个体的不同,而绝非其迅速适应和融入当地环境的能力。当然,这种不同并不局限于狭义的知识和专业层面,更不是自我感觉高人一等的心态和中英文混说的语言能力,其广义的不同应该体现在价值观方面。换句话说,那些让海不归们选择在国外生活的诸多深层次因素,其实也正是海归群体应当在国内坚持发扬光大的东东。

  前些年,我服务的公司为了开发中国市场,总部专门雇用了一家知名的国际咨询公司。为了向我证明他们的本土化能力,咨询公司的一位老兄不无炫耀地对我说,几位海归负责人现在和国企领导们相处的已是如鱼得水,一起拱猪、钻桌子等无所不能,拿单子也因此变得容易很多。对海归而言,在国内备受推崇的恰恰是这种所谓的适应能力,虽然它确实能给海归个人和所在的机构带来白花花的银子或其它好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于这种适应能力的过分强调和渲染其实代表了海归群体一种消极的妥协,甚至独立人文精神的缺失。

  中国的文化和体制无疑具有很强的同化能力,海归们所面临的真正挑战其实不是怎么去适应,而是如何坚持自己认为对社会发展有益的普世价值观,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人开始影响,而不为旁人的白眼和生存的压力去轻易放弃。在享受中国提供的各种机会的同时,如果海归个体们都能有意识地超越小我,多一些勇敢的坚持,少一些无奈的适应,把自己在海外吸收的养分一点一滴地回馈出去,才算对得起生之养之的这片土地。

  我有一个朋友,做事情很认真,前几年回国发展,发现周围的同事对自身工作的标准都不够高,而且屡被灌输“这是在中国,国际惯例不适用”的说法,所以一度很是沮丧。好在他是个不依不饶的人,老板也很赏识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公司开始把他的某些工作方法作为范本在内部推广。

  从这个意义上说,海不归们一样可以影响中国,而不只是每每以回国度假的心态在歌舞升平中浮光掠影,或是饕餮归来后抹抹嘴开始数落国内“好脏好乱”。影响中国的努力可以从家人和朋友着手,也可以是国内工作上的合作伙伴。或许个体的力量确实微不足道,但群体的几何级合力从长远来说不可限量,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认识一位人近中年的女士,在某跨国公司的美国总部工作,和她这个年龄段的很多在美中国女人一样,不适应国内的喧嚣,更习惯美国平静安逸的生活方式。不过,她每年都会回国呆一段时间,目的是为了考察和资助家乡一个贫困县的孩子上学。刚开始她的父亲和哥哥都很不理解,而且因为担心她上当受骗,风凉话一大堆。这些年下来,两个大男人被她的执着和收获所感动,也先后加入了助人的行列。

  海归和海不归们坚持自身的不同,并不等于说他们就无需拥有一个开放和适应环境的心态,其实这只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我想已有太多的文章就此作过阐述,这里就不画蛇添足了。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概括我的观点,那就是在受益于中国事业和物质机会的同时,海归们尤其需要想想怎样才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影响和回报中国。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