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出国留学费用昂贵 收不回来令人堪忧.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464 移动端

  出国留学,最让同学们感到担忧的就是留学费用问题。出国留学费用相对于在国内读大学来说更加昂贵,同学们在选择出国留学国家的时候也会考虑这个问题,而且留学费用在毕业之后收不回来是大部分同学的烦恼。

  “我走的时候,保证金要50万元,就是必须有50万元的银行存单,并能证明合法来源。四年下来,总共花了可能有100万元吧。”去年从北美归国的赵博然告诉记者,“那时候,北京房价一平方米也就一万多元,如果这些钱当年用来买房子,现在翻了不止一两倍。”

  巨大的资金成本,并没有为海归们换来与之相对应的薪水。从澳洲归国,在一家电商网站工作的李思倩,月薪4000多元,“和国内的本科生没有多少区别”。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1.39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35.3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58%和29.53%。2013年也成为我国历史上归国留学人员最多的一年,而2008年时,当年留学回国人员不足7万人,仅为2013年的两成左右。

  留学生“归国潮”已经到来,而这35万归国留学生,与700多万国内高校毕业生,一起涌向了就业市场,两股就业潮叠加。与过去相比,如今大部分“海归”已经不再被人们贴上精英的标签。

  无法收回的留学成本

  “我父亲有一次特别寒心地对我说,你现在一年挣的钱,都没有把这些年的学费存银行产生的利息挣回来。父亲说,他没有责怪我工资低的意思,但总觉得这个事情‘很窝心’。”有留学生如是告诉记者。

  4000多元的月薪,在海归群体里其实已经不低。根据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3》,在海归中,年起薪不足4万元的占36.5%,不足6万元的占67.2%,有77.5%的海归认为其薪资水平比预想中低,38.5%的海归认为薪资比预想低很多,认为实际薪资高于自己期望值的只有1.8%。而同年度,北京市社会平均年工资为69521元。

  目前,留学热正在从中高收入家庭向中低收入家庭蔓延。2009年以前,来自中低收入家庭的留学生仅有2%,而到了2010年年底,这一比例飙升至34%。留学成本对于寒门家庭而言,已经变成了一个永远补不上的窟窿,“留学致贫”现象已经出现。

  根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归国的海归中,进入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仅有17.5%。超过七成的海归,最终在私企就业,其中相当数量的海归栖身于小公司。而在全体海归中,对工作满意者不足两成。

  含金量不高的文凭

  “出去这几年,国内的同学大多成了单位的青年骨干,有的甚至都顶上了‘头衔’。”从欧洲归国的王天宇告诉记者,他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

  王天宇发现,国内同学朋友的话题大多是职场和当下的国内新闻,“比如谁的五险一金扣得多,谁要升职什么的,我根本插不上话。”留在国内的同学,很多人是乐观的,因为生活每一天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变化,“大家聊着谁买了新车,谁买了房子,谁有了孩子。而我们一切还是零。他们在职场上吃的苦,和我们在外面吃的苦,是两回事。但我们的苦,并没有换来更多的回报。”

  但是,海归族的吐槽,并没有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同。在一家国企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马先生告诉记者,单位里曾经招入过海归,“但大多干了几年就走了,留下来的也不太安分。留学的和国内大学生在观念上有很多不同,前者想法特别多,真正做事情时却‘眼高手低’,有点狂傲。相反,国内学生更看重国企的稳定性,肯踏实干活。”

  海归进外企同样不容易。根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数据,2012年,海归群体进入外资和合资企业者,仅有11.3%。多年海外生活练就的较强外语能力,并未能给海归族换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有留学中介工作人员向记者道出其中的端倪,“一些发达国家在大量吸收外国自费留学生,将教育资源商品化,只要花钱就能读,语言都能到当地再重新考。而国内不少机构也相应搞出不少高价低分的留学项目,例如一些高校开设的2+2课程,2年国内2年国外。”留学生质量参差不齐,许多在国内难以升学的学生,纷纷选择通过海外留学来获取文凭,自然含金量降低。

  李思倩告诉记者,留学这些年,“外语水平没见长,倒是粤语和煲汤水平突飞猛进。因为来自广东的留学生非常多,而中国留学生大多共同起居”。学校的实际教学水平也不容恭维,“感觉从复习语言考试开始,到最后拿到文凭,就是一条龙地在赚中国学生的钱。国内读研还要统考,严进宽出,国外只需要拿语言成绩和本科成绩单申请,连‘进’都是宽的”。

  茫然的走与回

  事实上,许多留学生出国本意是留在海外工作,但是事与愿违。根据英国驻华大使馆教育文化处的数据,留英前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占了总数的60%以上,这也是留学生在国外的就业竞争中不具优势的原因之一。

  另外,中国留学生大多扎堆就读商科专业,根据《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显示,攻读本科的留学生中,约50%选择了经济管理和金融类专业,而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中国学生中,约有46%的学生选择读经济管理与金融类专业。

  但是,商科专业在国外却是难就业专业,根据美国数据处理公司ADP发布的《全美就业报告》显示,拉动美国经济增速的主要领域是科技与能源。中国学生在美国最容易就业的是理工科专业学生,而商科、社科、艺术类等专业的学生,在美国就业相对较难。

  中国留学生之所以扎堆商科,是因为不论本科专业是文科类还是理科类,均可转读商科硕士,专业学习难度和语言要求也相对适中,就业方向也较多。“但大家都去读商科,最后就业市场就是供大于求,国内国外都一样。而且商科专业性不强,学生并无一技之长可言。”有留学中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不少发达国家技术移民政策逐步收紧,例如采取减少工作签证的发放数量,调整技术移民申请分数项目等方式限制留学生在当地就业。而技术移民政策的收紧,很大程度上与当地经济增速不振以及本地人群就业困难等因素存在关联。而这也促使大量在当地无法工作和居留的留学毕业者不得不归国。

  有曾经在澳洲读会计专业的归国者向记者表示,“当年大家都读会计,那时候会计容易留下来找到工作。结果整个班里大部分都是中国人,有的甚至本科是纯文科,也来读会计,就为了能留下来。当初谁也没考虑过,一旦留不下,学到的东西回国能不能用上,自己是否真的打算从事会计师工作。”

  归国同学变成“海带”,也使得尚未回国的其他学生采取各种方式尽量拖延回国时间。赵博然就有两个同学,采取故意挂科,或者尽量少选课的方式,拖延毕业时间,以保持学生身份。但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而拖延毕业时间,也意味着在国内的父母需要继续提供学费和生活费。回国,或者说,什么时候回国,回国能做什么,成为“知道自己留不下”的留学生群体中,无法回避的话题。

  “因为我们当初根本没想明白为什么走,所以回来才会茫然。当时大家都出国,家长也跟风让我们走,在亲戚面前,谁家孩子出国了就有面子,就是成功,谁没留在当地就是失败。没有人去想着规划职业,规划人生,所以回来才会茫然。”王天宇说,他认为这是自己留学“悟出来的最大道理”。

  现如今,海外留学生毕业之后工资低已经得到广泛认同,也是很多海外留学生的主要苦恼。如何从海待顺利晋级成为职场明星,这需要同学们平时课业上的不懈努力,也需要大家放平心态从基层做起。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