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中美教育模式的六大不同点.
近几年,随着“留学移民”潮的兴起,以“留学”为目的的投资移民家庭显着增多,“教育移民”的数量连年来呈几何级增长。很多学生开始纷纷选择国外留学读书,那么中美教育的差异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美国学制 VS 中国学制
据报道,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学制和中国的学制是一样的,都是十二年。在美国,一般是小学6年,初中2年,高中4年;或是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4年。不管怎样,高中4年是雷打不动的。在美国,“儿童的天堂”和“青年的战场”的分界线是高中。因此,美国人给“转型期”的高中多加一年,目的之一是让那些“不识愁滋味”的青少年应付“高考”。
反观中国的高中,实际上是3年变2年——用2年时间读完3年的课程,用最后1年时间来复习高考。
一年考7次 VS 一年考1次
在美国,孩子也有“高考”的压力,但是与中国的形式截然不同。美国没有类似中国的这种一次性的高考,但也有供高校录取参照的全国统一标准评估考试——SAT。由于SAT的成绩两年内有效,且每年可以报考7次,许多高中生会从高三开始时就报考SAT,一直考到自己不愿考为止。美国的大学在录取时,会根据自身要求向学生索要SAT成绩。因此,美国“高考生”心态相对轻松。
中国的高考每年只有一次,考试时间为每年6月份的7号、8号、9号。上何所大学,均在此一搏,可谓是一考定终身。
“学什么,考什么” VS “考什么,学什么”
综观中美考试的差别,核心在于:考试为教学服务还是教学为考试服务。
美国学校的情况是学什么,考什么。课程在先,考试在后。教学是主动的,学生也是主动的;教学引领着考试,考试是被动的,考试自始至终为教学服务。你只要学会了该学的东西,考试就掌握在你手上。
为了鼓励冒尖,同时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美国高中不但开设有快班、慢班、荣誉班,还专门开设有上大学课程的AP班或IB班。每年5月份都举行各科目的 AP全国统一考试,成绩优秀或及格者,不同大学会根据自身标准考虑是否接受其所修学科的学分。矿矿在上高三时,修了四门AP课程,高四又修了五门AP课程。这种AP课程,不但有全国统考,而且课程本身也隔三差五地大测验小考试……虽然,并不是所有大学认可AP课程所修学分,但作为大学的一块敲门砖,AP 课程分数在大学录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人误以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不要高分,甚至不要考试。
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不怕考试,不以考试为教学的目的,不以考试为教学运转的核心。
中国学校的状况是考什么,学什么。考试在先,课程在后。教学是被动的,学生也是被动的;考试引领着教学,教学服从于考试。要命的是,中考、高考要考些什么都无从知道,于是,负责“学什么”的教学自始至终忙忙碌碌地围着虚拟的考试转,老师们忙着“押题”,学生们忙着“练笔”。当教育变成教学生怎样应付考试时,学生能不累吗?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病了。中国有的重点中学师资力量很强,不乏钻到题海里摸爬滚打、找到出题规律的“押题大师”,有的老师甚至还津津乐道说,“教得好”不如“摸得透”,“摸得透”不入“押得准”。而中国学生勤奋“练笔”,曾有某“高考状元”为了准备高考做完了250本习题集。这样意义不大的重复练习,真的值得吗?
靠“押题”与“练笔”来对付的考试,当然会很难。押对题的几率可能会比赢乐透奖高一些,但只有知道考什么,才能学好什么,这本身就是一道无解的难题。退一步说,即使“押中题”,教育本身也“跑了题”。
热闹闹的讨论 VS 静悄悄的课堂
在美国,上课时对学生的坐姿没有苛刻的要求,有的老师也常常坐在课桌上,以更为亲近的方式为学生授课,所有的课程学习基本都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的,非常热闹。除了课堂讨论外,学生还会经常被要求做演讲展示(presentation),准备幻灯片,用三到五分钟的时间向同学讲述自己的观点。
而中国的课堂上,大家都坐得比较端正,安静地听老师讲课。自习课上,大家各自做题,或者默背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知识点,也是非常安静。
“恋爱式”招生 VS “没得商量”招生
旅美作家黄全愈曾在《“高考”在美国》一书中提到,美国大学招生像在“谈恋爱”,大学和申请者之间相互追逐的过程可以谱写一部非常有意思的“恋爱三部曲”。
第一阶段,大学追着学校抛绣球,把考生“追”得迷迷糊糊。美国的高中生从高二的时候就会参加所谓的“高考的预考”,即PSAT考试,高三又会参加第二次 PSAT考试。各大学会向举办PSAT考试的机构购买有关成绩段的资料,经过分析后,变向考生发出热情洋溢的“求爱”信件,有单刀直入式的、有缠绵温柔式、有问题引导式、有自吹自擂式的……与“求爱”信“同行”的,还有各种咨询卡和设计精美的画册。但是这个阶段,考生千万不要被“迷魂汤”灌得迷迷糊糊,以为自己只要答应,就能被录取。
第二阶段,忐忑不安的学生反过来“追求”拿起架子的大学。在这一阶段,学生终于决定要接下谁跑出来的“绣球”了,当申请材料寄出去以后,学生发现这些拼命搞“邮件轰炸”的大学突然“牛气”起来,自己从被捧着的“大爷”变成了张爱玲口中的“低到了尘埃里”的家伙。当你把自己的条件摆出去,等待别人的裁决时,主动权在别人手上,你只好等待“宣判”了。这会儿就轮到申请者反过来拼命给大学灌迷魂汤,不断向教授“套磁”,不断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
第三个阶段,申请者又要拿架子,“吊起来卖”了。等到大学把热情洋溢的录取通知书寄出以后,大学就摆出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好吧,我们能给的条件(主要是指资助的条件)都给了,实在有意见请提出来,可以再商量。接下来,大学就隔三差五地发出试探性的电子邮件(甚至来电话):邀请你回访学校,给予你申请更高一级奖学金的资格,要求你在大学建立一个电子邮件户头,邀请你上网与学校的教授和学生聊天…… 这个时候,学校总是用商量的口吻与申请者进行交流,总是小心翼翼地提醒申请者:决定是否接受学校的录取的期限很快要到了,你需要把回执卡寄回学校;期限已经过了一个多星期,仍未收到你的回执卡,我们设想不是邮件寄丢就是你已接受其他学校的录取;我们仍然对你感兴趣,我们可以把最后决定的期限延迟到6月15日……
而在中国,考生多是处于“推销”自己的境地,没有在数所大学之间讨价还价的机会和地位,总是抬头仰望高校……中国有的省份的考生甚至要在不知道分数的情况下,填报志愿。
差一分照样能上哈佛 VS 一考定终身
中国的高考招生标准“简单明了”:高考成绩。上重点,还是念三本,以分数线为标尺,简单明了。即便你离重点线只差一分,也上不了重点大学。考什么分上什么学校,是中国高校招生标准中不变的准则。中国的“高考公式”是:好的高考成绩=好学生=好学校。上没上线,简直是两个世界。
跟中国的“一考定终身”完全相反,美国的高校招生考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高考”的考试成绩、平时的成绩以及申请者的其他综合素质。前两者是呈现在纸面上的、量化了的东西,而除分数外的综合素质则是隐藏在背后的、不易量化的东西。而往往,水平越高的学校,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考”成绩固然重要,但是个人的特长、参与的社区活动、课外活动都非常重要。学校绝不会简单地把申请者的平均成绩和“高考”分数进行排队,然后从上选到下,学校会把每一个申请者都当作特殊的个案来审视Ta具体的综合起来的能力和成就。
比较了中美教育体制,特别是“高考”方面的差别,你或许可以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家长愿意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办理移民了。
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