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低龄留学呈现井喷 家长警惕掉入陷阱.
2005至2006学年,我国仅有65名中学生持因私护照去美国留学,至2011学年,中国有6725人到美国去读中学——5年增长了100倍;在国外完成从中学到大学学业,需要两三百万元的投入,我国中产阶层正在崛起;“入学难”、“择校热”的矛盾日益突出,教育资源均衡分配任重道远……
现年13岁,在广州市天河区就读至小学5年级的吴比是众多“低龄留学生”中的佼佼者。今年5月,在英国伊顿公学的入学奖学金考试中他荣获第八个五年计划第五名,成为第一个考取世界顶级中学——伊顿公学奖学金的中国少年。
和吴比类似,近段时间,就在众多应届考生和家长忙于高考和中考之时,一些考生和家长在为申请出国留学的各种手续奔波。据统计,2010至2011学年,中国留美学生总数比上一学年增长23%,其中本科生的增长幅度达到惊人的43%;高中生出国学习人数已经占总留学人数的22.6%。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一波出国留学的浪潮掀起,近年来,中国学生出国人数在达到最高峰的同时,年龄也越来越小,许多家长送孩子出国读大学、读高中,甚至读幼儿园……
中国学生赴美读中学:5年增长100倍
2012年春节,是17岁的湖南岳阳姑娘卢燕远离父母,在遥远的大洋彼岸美国度过的第一个春节。中国的除夕夜,在美国是白天。“电话里,听着家里热热闹闹和外面的鞭炮声,真的很怀念在家过年的日子。”挂了电话,在美国肯特中学就读的卢燕擦了擦眼角,收拾好情绪,重新回到教室里继续下一堂课。
据美国国土安全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05至2006学年,我国仅有65名中学生持因私护照去美国读中学;到了2010至2011学年,中国有6725人到美国去读中学——5年增长了100倍。目前,虽然我国本科生申请出境学习仍是主体,但高中生的比例在不断增大。
“想家的情绪平时还可以克服,最可怕的是来了这半年,新鲜感过去以后,心里的迷茫和不安。”卢燕觉得,半年的美国高中生活和她原本的想象大相径庭,困难接踵而至,“没有了爸爸妈妈在身边,只能自己一个人承担,有时候觉得精神快要崩溃了。”
低龄留学的难题和困惑几乎存在于每个小留学生身上。对于很多高中甚至初中就独自出国留学的孩子来说,国外求学生涯不亚于一场炼狱——陌生的语言和环境带来的孤独,教育体系不同带来的学习压力,还有一些经济条件不够好的孩子被迫在打工和学业之间劳碌奔波……
正在英国伯恩茅斯学校读高一的浙江温州女孩张晓感慨,出国以后不得不逼着自己去洗衣服、烧饭,才发现做好这些真不容易,她苦中作乐道“出国前真应该读读另一家澳际(厨师学校)”。
接下来要面对的则是沟通困难。“美国人家每天晚上会有固定的家庭时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刚到寄宿家里时我不太擅长这些,彼此找不到共同话 题,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卢燕说,为了避免总是格格不入,她正在试着融入。在低龄留学生中,甚至不乏承受不了这种文化冲击,放弃留学,重返国内读书的例子。
最不易显露在外的,则是小留学生的心理压力。在国外的教育评估体系当中,高中阶段的成绩单和导师评价都是至关重要的,评价过程也更为严格。由于不是“一考定终生”,从某种程度上说,留学生甚至比国内高考更需要持续的努力。“来这儿两年,学习任务还算轻松,但我很少在凌晨1点前睡觉。”正在巴黎上 高一的北京学生刘琳说,自己出国就是奔着名牌大学去的,不能有一丝松懈,“否则对不起父母付出的学费和操心。”
主动选择或被动逃离:教育改革任重道远
李先生的孩子正在哈尔滨上初三。早在一年前,他就开始打听送孩子去新加坡留学的相关事宜。“趁孩子年纪还小,早点送出去可以让他更快适应外语环境,锻炼自理能力。”李先生承认,自己是看到周围很多朋友都把孩子送到国外后才动心的。
从1999年出现低龄化留学的第一波小高潮以来,关于低龄留学利弊的争议一直沸沸扬扬,从未停止。
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选择低龄出国的孩子大多是国内的中等生甚至成绩非常不理想的学生,在将来的升学、就业上缺少竞争力。李先生的看法也印证了这个观点——“不想再让孩子在千军万马中挤‘高考’这条独木桥,所以我们做家长的才选择了让孩子出国‘镀金’。”
“国内升学压力大、对国外教育制度的高预期,都是造成留学低龄化趋势的主要原因。”一位资深美国高中留学顾问指出。
学校教育的问题既是学校自身的问题,也是教育系统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在这种压力的背后,则是中国教育所遭遇的信任危机。
李先生说:“现在,孩子每天平均上6—7小时的课,放学后还要上补习班,回家后还要做3小时的作业。基本上没有时间锻炼、娱乐、和朋友交流,晚上10点左右才能上床睡觉,但学习成果并不怎么让人满意。”
在这种应试教育的体系和模式中,孩子承受的压力很大。面对越来越多的课业压力和成效并不显著的补习,一些家长不管孩子是否适合留学,不管承受多大经济压力,都想方设法送孩子留学。
与应试教育同时,中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也让很多家长心存忧虑。“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不平衡、区域不平衡让中国学生‘入学难’、‘择校热’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说,“从国际的惯例来看,公办学校应该提供相对平等的、尽可能优质的、面向所有老百姓的基本教育。很多国家很多区域有规定,所有学校建得都一样、配置都一样,教师相对流动、教师的配备一样。一个孩子无论进哪个学校,都能受到基本一样的教育,但是我们现在不是这样的。”
他强调,当前,最根本的还是政府应该缩小差距,促进教育资源分配均衡。
随着择校问题的愈演愈烈,在北京等大城市,很多重点学校都被学生和家长“挤破了头”,孩子就学俨然成了“拼财力”、“拼关系”而不是“拼能力”。面对这种“千军万马”的压力,很多家长选择了把孩子送出国门,选择了暂时的“逃避”。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1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从2008年以来,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不断增加,且呈爆发式的增长。2008年出国留学 人数为18万左右,而到了去年,此数字达到了近35万之多。而近两年来,北京、上海、深圳等放弃高考,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每年大约增长20%,18岁以下 报考托福的比例比上年增长一倍。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对那些适合出国学习的学生,留学是一个机遇;反之,对不适合的学生是一种煎熬。”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白章德表示,对于尚未成年的“小留学生”而言,低龄化的出国留学有利有弊,但是弊大于利。
白章德说:“我觉得合适的年龄最好是大学毕业以后。最好可以在国内完成基础教育,甚至高等教育,再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是否出国。这样不盲从,也可以让学生有健全的人格,并选择健康的发展轨迹。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非常短暂,一旦出现偏差,就很难弥补。”
留学热潮催生产业:警惕“鱼目混珠”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20万,当年有750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所占比例为73.5%。而根据全国教 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应届高中毕业生为834万人,这也意味着当年有84万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2010年,弃考人数为81万多 人;2011年,放弃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人数仍为80万多人。其中,因出国留学而选择弃考者达21.1%。低龄留学、就业压力、经济问题都是高三学生弃 考的原因。
中国留学生激增的驱动力是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中产阶层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指出,现在我国中产阶层数量逐年增 大,1999年我国中产阶层大致占15%,2008年达到22%-23%,大致每年增加1%。培养一个孩子在国外完成从中学到大学阶段的学业,需要两三百 万元人民币的投入。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家长具备了这样的经济条件,不局限于新富和中产阶层,甚至大城市的工薪阶层也愿意卖掉一套房子,作为孩子的教育投 资。
走出国门,在上个世纪末对中国人来说,仍然是某些特殊人群的特权。随着中国人的家庭经济实力增强,普通百姓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有能力把孩子送出国门,接受外国普遍来说比较灵活和先进的教育,增强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相比于在国内完成高中教育以后再出国,低龄留学海外,是否在国外的“扎根”能力就越强?
15岁就留学法国枫丹白露高中的东北学生范元波现在回想起当年的留学生活,记忆中最大的困难是融入当地的文化,“初来乍到,对国外的历史、文化 和娱乐都不了解,很难融入当地的社交圈”。回国以后,他认为自己对中国社会的认知、社会关系的建立及处理上比较欠缺。“国内外价值观上的差异,对我们这些 从小就在国外生活的人来说需要重新适应,很难。”
“留学海外的年龄越低,小孩子适应当地语言能力越强。”华东师范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任陈弘认为,低龄留学海外也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比如监护人不在场,如果孩子自制能力较差,容易学坏,非但没有学到知识,还挥霍了父母的资财。
在中国的留学热潮面前,各国政府把招收中国学生作为其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国纷纷出台留学政策,吸引中国留学生。其中,不乏借机敛财的不正规留学机构,其实际宣传的东西和最终学生得到的结果相差甚远。
“某些国家将教育产业化,从政府到学校到留学服务机构,都在争抢生源,而争抢的最终动机在于‘钱’。”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程星博士指出,“如果教育的动机是‘钱’,那么这种教育是不可能有质量的。”
为此,留学专家也提醒学生家长,选择留学机构时要强调透明化,当心掉入“鱼目混珠”陷阱。要弄清楚申请细节、程序等,明确服务合同,并充分了解所选学校,不要完全依赖中介机构,应随时监督其进度和内容。
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