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出国留学专业是选自己喜欢的还是父母喜欢的?.
出国留学对于各位同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但是很多同学在留学选专业的问题上犯了难,因为自己想选的专业和家长想让自己选的专业起了冲突,不知道是听父母的还是听自己的。那么遇见这种问题,我们不能一口咬定只听自己的因为很多家长其实是很有经验的,意见也很靠谱,接下来澳际小编就这个问题和大家一起来举例探讨一下。
学一个什么样的专业?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这可能不仅仅是所有留学生经常面临的问题;也是大多数家长需要考虑的事情。我记得大学的时候,听到过有中国学生在每个学期在选课之前,都要跟她的父母汇报。所上的每一门课都要经过父母的同意。有时候我就在想,出来上大学了父母都干涉的这么细致,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得等到何时才能得以锻炼?
美国大学的教育体系与国内的大学体系不一样。不存在报考志愿和专业。况且,进入大学以后,很多学校不允许大一新生确定专业。所以,你的孩子在大一入学之后有着和美国孩子平等的机会去寻找自己的爱好,兴趣,激情所在。大二了,孩子可以选专业了,孩子想学哲学,但是这个专业今后不好找工作;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去学习计算机或者会计,因为这个类别的专业在毕业后比较容易找到工作。于是,孩子和家长就进入了僵持的撕逼状态。然后家长说:“你有想过父母为你出国所背负的巨大学费吗?如果你自己负担的起三百万软妹币的学费,你爱学什么都行?”
我觉得这种说话的方式与道德绑架没有任何区别。如果负担孩子的学费是让自己家里吃饭揭不开锅的事情,那么请不要送你的孩子出国。因为这是一件让家长和孩子都很痛苦的事情。我在美国见到过这样的朋友,他们出来了,依然很痛苦。如果负担孩子的学费不是一件让自己家里吃饭揭不开锅的事情,那么家长这样的口吻也未免太商业化了。
第一,你的孩子终究不是你的员工,你的下属,你的奴才,他的教育是你无偿的义务付出。如果不是你义务付出的话,孩子出国前你们最好把这个条约讲清楚,你付学费(如果你真的是这类家长的话);如果你付出的软妹币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义务付出,那么请不要以上的质问方式要挟威慑孩子。
孩子和家长是否可以达成共识的关键是:尊重,理解,沟通。你可能会说张一驰转了一大圈,现在来开始灌鸡汤了。其实鸡汤不用我来灌,只是反问家长有没有想过,孩子长大了,有思想了,为什么在大学选专业和职业规划上面那么难沟通?家长有没有在自己的身上寻找过问题?
在美国很多教育机构都做过这样的调查研究:孩子童年和青年时期与父母之间的健康沟通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大学甚至工作离开父母后所得到的成就。这些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注重培养与孩子之间的感情,除了每个周末都会有固定的家庭活动外,他们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孩子处理事情和判断事情的能力。
有激情并不意味着无畏任性,有激情与善于沟通也没有冲突。孩子从小在家里所扮演的角色不是家里的孩子,而是家庭里的一员。在这些人的成长过程里,父母一直对他们的态度,观点和做事方法给予着尊重和适当的引导,而不是像有些中国人传统思想里的:棍棒之下出孝子。
孝顺这个概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可能更明显,孩子孝顺父母是责任。但是孝顺并不代表心服口服,尊敬。而对于那些任性想学自己的专业的留学生来说,受到父母阻挠并且依然一意孤行的,往往很多人从小是受惯了家里对TA的束缚,被管制着,家里父母替孩子做决定的一类人。
因此,请家长不要以学费或者孝道来道德绑架自己的孩子,你无法做到与孩子之间的健康沟通,也许这与孩子年少轻狂自由任性有关系,但是请问你作为家长有反问过自己身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吗?
在专业选择这个问题上,各位学生应该理清楚家长是否站在对你未来的人生更好的角度上考虑这个问题,有时候家长很了解某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未来发展前景,有时候完全就是落后思想在作怪,所以各位留学生一定要区别对待。另一方面,学生们也要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坚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Amy GUO 经验: 17年 案例:4539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