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MBA申请成功经验谈:申请动机和定位.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282 移动端

今天跟大家谈谈自己MBA申请的过程以及对MBA申请的认识和理解。我总共申请了6所学校,拿到了3所MBA商学院学校的offer,1所waitlist。经过了纠结的过程却也收获了一个自己满意的结果。我把自己的体会整理出来,希望对大家申请MBA商学院有所帮助。

总的来讲,我觉得有这么几个环节或者工作在MBA申请中是很重要的,先说说MBA申请动机和MBA申请自我定位:

一、MBA申请动机

从我个人的MBA申请经验来看,我觉得对自我的总结、思考和认知是MBA申请游戏的根本,无论是讲述自己过去的成功、失败,未来的职业计划,或者是学校录取官员考察你未来就业的可能,无不是基于你的过去+自我认知+计划可行性=你的未来成就这个思路的,而其中自我认知是所有要素中最关键的一环。你要真正想清楚:

1、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东西驱动着我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做出决定?

2、我大学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学校和专业?如果不是因为高考分数的限制和未来的工资考虑,我会填报什么样的专业和志愿?

3、生活中,为什么我会喜欢A这样的人,不愿意接触B这样的人,而厌恶C这样的行为?

4、我申请MBA内心真实的动机是什么?想从MBA中收获什么?是朋友吗?是人生的体验吗?是consulting的工作吗?是投行吗?是PE/VC吗?仅仅是为了global pay,光环还是别的什么?如果都有,那么不同的motivation中哪一个最重要?

从技术上讲,为了获得MBA申请的录取,有时可能内心真正的想法并不一定要体现在申请材料上。但从我的经验来看Be true to yourself可能更有效。Only after knowing what matters to you then can you tell a more compelling story and make yourself different as a PERSON.是不是你心中真正所想的东西,每年都要看上千份申请文书、早已修炼得火眼金睛的招生官员是可以一眼看出来的。

二、定位/differentiation

如果说MBA申请动机是决定你申请的主观因素的话,那么你基于对过去经历的定位则是申请中你要考虑的客观因素,它很大程度决定了你的策略、申请的难易度和最后的结果。每个人的背景千差万别,我想把申请人按年龄和工作背景这两个维度进行下划分,简单进行一下点评。

从年龄来看,可以分为:

1)本科毕业2年之内:MBA申请难度极大。学校会质疑你自身职业的成熟度和能给学校带来的价值。这种朋友最好有极高的G/T,极高GPA,非常 impressive的成就,那么学校可能会把你作为一个天资极高、潜力极大的申请人录取的。但是我认为这个年龄被录取都是小概率事件,同时这个年龄很难最大化MBA的价值。

2)3-5年:MBA申请主流人群,70%以上的career switcher,包括绝大多数的四大,投行和咨询和MNC申请者。这个pool里面的申请人总体来讲我觉得是申请难度最低的,而且可以考虑任何一家商学院。学校对你的目标打算动机不会有过分的挑剔。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所有年龄段申请人共有的:动机,成就,计划及与众不同的另一面。

3)5-8年:属于更加成熟、更明白自己未来目标和打算的朋友。申请难度比前面一种高,不适合去申某些偏好年轻申请人的学校。对于想转行或者是想跨过现有瓶颈的申请人,除了前述的共有问题,学校会更关注why now以及你的职业发展的逻辑性、连贯性和未来成就的可能性。对于职业成就的要求也比第二类人高。

4)8年以上:对中国人来说,应该是最不容易写MBA申请材料的一种。职业发展的逻辑性、连贯性和未来成就的可能性尤其是成熟度,都是学校高度关注的。而且学校会在成就方面会提出比第二类人高很多的要求和标准,同时会极度关注why now而不是更早。

学校对于每个年龄段MBA申请人偏好度不同是因为他们对于毕业就业率的关注。可是年龄上的差异只是带来相对难度,申请被录取与否最终还是要回到你自己:你能不能让学校信服你是一个有理想、有实力、有计划同时可以在毕业找工作时有竞争力的申请人?如果能的话,你什么时候申请都是有竞争力的。

按工作背景我把MBA商学院申请人划分成3类:

1)四大/咨询/投行

最主流的MBA申请人群。对于四大的申请人,竞争比较激烈,我个人感觉是一定要differentiate自己personal life和community work方面的东西。对于咨询和投行的从业者来说,商学院的认可度会更高,但是现在中国申请人激烈的竞争让他们也同样面临四大申请人的问题:怎样差异化自己?

2) MNC

可讲述的故事比较多元化,但是也可能会很boring(比如IT engineer)。这个pool的人很多是想往更高薪的投行和咨询转,那么个人计划的可实现性和你为之所做的准备往往是学校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

3)相对小众的人群。

国企、NGO、民企、entrepreneur、PE/VC。国企和NGO要讲明白自己工作的性质、职责,凸显成就,同时为什么需要 MBA这样一个国外的商业教育背景。如果表现出来不亚于前面两种人的职业成就、成熟度和英语水平,拿到很好的offer并不太难。 Entrepreneur如果很成功,我觉得任何学校都欢迎。Top firm的PE/VC在招生者心目中是更为高端的职业,比较容易脱颖而出的。

以上其实只是我自己很粗略的一个分类,不一定全面和科学,因为很多人的背景都不是那么单一的。上面叙述中核心的核心其实是每个人应该把自己的经验、目标和MBA之间内在的联系想得很透,要站在学校的立场上来想他们对自己有什么样的concern。

MBA申请成功经验谈:申请动机和定位MBA申请成功者经验分享

今天跟大家谈谈自己MBA申请的过程以及对MBA申请的认识和理解。我总共申请了6所学校,拿到了3所MBA商学院学校的offer,1所waitlist。经过了纠结的过程却也收获了一个自己满意的结果。我把自己的体会整理出来,希望对大家申请MBA商学院有所帮助。

总的来讲,我觉得有这么几个环节或者工作在MBA申请中是很重要的,先说说MBA申请动机和MBA申请自我定位:

一、MBA申请动机

从我个人的MBA申请经验来看,我觉得对自我的总结、思考和认知是MBA申请游戏的根本,无论是讲述自己过去的成功、失败,未来的职业计划,或者是学校录取官员考察你未来就业的可能,无不是基于你的过去+自我认知+计划可行性=你的未来成就这个思路的,而其中自我认知是所有要素中最关键的一环。你要真正想清楚:

1、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东西驱动着我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做出决定?

2、我大学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学校和专业?如果不是因为高考分数的限制和未来的工资考虑,我会填报什么样的专业和志愿?

3、生活中,为什么我会喜欢A这样的人,不愿意接触B这样的人,而厌恶C这样的行为?

4、我申请MBA内心真实的动机是什么?想从MBA中收获什么?是朋友吗?是人生的体验吗?是consulting的工作吗?是投行吗?是PE/VC吗?仅仅是为了global pay,光环还是别的什么?如果都有,那么不同的motivation中哪一个最重要?

从技术上讲,为了获得MBA申请的录取,有时可能内心真正的想法并不一定要体现在申请材料上。但从我的经验来看Be true to yourself可能更有效。Only after knowing what matters to you then can you tell a more compelling story and make yourself different as a PERSON.是不是你心中真正所想的东西,每年都要看上千份申请文书、早已修炼得火眼金睛的招生官员是可以一眼看出来的。

上12下

共2页

阅读全文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