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美国MBA申请者经常出现的认识误区.
美国MBA申请是最近很热门的留学事项,不少职业精英都选择去读MBA,借此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识。但是一些同学在准备MBA申请条件的时候产生了一些认识误区,这些误区是非常影响大家的申请的,澳际小编下面就详细的给大家说一下:
最近也算美国MBA申请季结束,转眼又要新来新一年的申请,于是多了不少询问学校、求定位,以及很多小伙伴求定位的知识
观点一:A学校完爆B学校
我觉得每年都有人会在论坛上就某几个学校展开争执,吵得面红耳赤。
但是其实大熊觉得这是一个很没有逻辑的观点:
首先,对于不同人来说,哪个学校好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如果是排名相差很大,那可能学校实力之间确实有差距,但是如果对于一些地理位置好、排名略差的学校,不能否认它就业上的优势(工作起薪等另谈),诸如NEU、Bentley、Fordam,可能排名上有欠缺,但是就业的优势上不可否认。那你说,他们能被UIUC完爆么?
其次,排名相近的学校,更没有理由从一个学校的维度去评判好坏。就好比你说复旦和交大的商学院,你说金融那个强,我想是很难说清楚的,哪个都有牛人,哪个也都出SB。你A学校就完爆B学校,何苦来哉?
第三,都要去读MBA的人了,辩证看待问题的观点都不会么?如果两个学校排名类似,肯定他们在每个维度上的实力评分差不多,各有千秋。何必一副A学校全方位压爆B学校的架势而且是一副别人不听你的就是SB的强调呢?我觉得到快要去MBA了还不能理性看所谓排名的问题的话,我真觉得你GMAT的逻辑白学了。
我想说的是,排名是一个参考,但不是绝对,位次距离相近的学校不能说明绝对实力上的高低。
观点二:G760=M7,S16
之前在论坛上遇到一位奇葩兄,自以为760的G就把眼光放在了M7和S16上面,觉得稳进。大熊之前劝这位哥们多做了解,不想被狠狠地咬了一口,很是郁闷。
如果去看S16申请的结果,应该可以知道,750+的G是S16的敲门砖,但不是你拿到Offer的通行证。反过来说,750以下不是说你与S16无缘,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正如AO所言,this is a whole picture, partially agree.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只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体会:GMAT是一个很重要的维度,但不是一个决定性、最重要的维度。就如同你MBB的WE、有了你们公司CEO的推荐信一样,任何一个都不能保证你进S16,在竞争愈发激烈的这几年,GMAT通胀已经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之前还听元叔的观点:现在的S16最好有730以上的GMAT去申请,不然很困难。可想而知,G是一个闪光点,但是”亮度“肯定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了。
所以,我想说的是,多做多渠道的了解,给自己一个合理清晰的定位。
当然,大熊是个战五渣,不用拿大熊来找自信。
现象三:自认为……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现象,总有人有一些自认为的想法,似是而非,然后在论坛里做伸手党,希望大家给他们解答。
其实这是一个很要命的东西。
其实在Research里面,一手数据的有效性相对会比二手数据高。CD论坛的信息是一个很重要的来源,但是自己去info session现场,和AO聊,和校友聊,通过关系和学长聊,这些信息比在CD上等,更有效,更直接。
其实我是蛮鼓励有什么问题先自己去做了解的。多渠道了解,才有独家的信息,才有相互的印证。
总之,口号喊得响,不如做MBA申请条件多,目的就为最后一个Offer。反过来讲,申请路上,没有Offer,G再高,工作再好,也是假的。
以上就是这位同学对于美国MBA申请认识误区的介绍,大家在读MBA的时候尽量不要产生这些认识误区。如果确实有这方面的认识,那么大家在准备MBA申请条件的时候要积极的去改正,希望大家都能注意到。
Amy GUO 经验: 17年 案例:4539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