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关于大龄留学生读美国MBA需要注意的问题.
美国MBA对于年龄的要求还是相对比较宽泛的,很多大龄留学人士也可以读MBA,并且由于很多人有不少的工作经验反而占有了优势。下面为各位不再年轻的同学介绍下关于去国外读MBA特别要注意的问题。
据美国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GMAC)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度(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是GMAT考 试总量、成绩单寄送数量和接受成绩单的课程数量均创出历史新纪录的一年。全球共有286529人次参加了GMAT考试,比2009考试年度创下的前最高纪 录265613人次提高了8%,其中中国GMAT考生数量仅次于美国,中国考生参加的GMAT考试增加了45%,达到58196人次。
GMAT作为目前被广泛用于去国外读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入学考试,中国考生人数创历史新高恰恰说明MBA已成为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的首 选。而来自留学中介市场的信息也同时证明,申请攻读英美MBA学位,已成为一大批在工作岗位上打拼多年、在事业上已小有成就、希望恶补更多管理方面专业知 识的“高龄白领”的留学选择。
GMAT最好一次拿下,本科平均分需75分以上
美国是MBA教育的发源地,每年培养的10万多名MBA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虽然美国提供MBA学位的商学院众多,全国共有300多家 通过认证的商学院开设了全日制或在职MBA课程,但学生毕业后能成为大公司、大企业竞相争夺的“香饽饽”的学校却只有那么几十所。要想成功申请到美国名校 MBA,一份漂亮的GMAT成绩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来讲,一般大学的GMAT分数要求是500-650,排名前30的学校GMAT成绩最好在700以 上。”
GMAT是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的缩写,中文名称为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当前最可靠的测试考生是否具备顺利完成工商管理硕士项目学习能力的考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MBA的 入学考试中。GMAT考试由分析写作、数学和语文三部分组成,1997年GMAC将GMAT改为计算机考试,并从一年四次考试增加到一年216次,目前在 北京、上海、广州,每周二、三、四都会举办考试,其他城市的考点每月3日后将在特定工作日举行考试。考生可在每个日历月参加一次考试,但全年累计最多只可 考5次。
李寒宇提醒广大MBA申请者,虽然GMAT考试可以参加多次,成绩5年内有效,但在寄送成绩单时往往会有你5年内所有考试的成绩,如果你考试次数3次或以上,有的商学院可能会综合考虑这几次的分数,“所以考生需提前准备,如果能一次性获得高分当然最好。”
在申请英国学校读MBA时,GMAT却并不是必要条件。除非是申请最顶级的英国商学院,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莱卡斯特大学等才需要提供GMAT 成绩。但随着接受GMAT成绩单的课程数量比2008年增加了21%,韩越建议如果考生条件允许,最好也还是准备GMAT成绩。
除了GMAT、雅思、托福等考试成绩,申请人本科期间的学分绩点同样十分重要。韩越表示,如果想申请英国排名前30的商学院,本科平均分需在80以上。而同等成绩条件下,“本科是985或211学校的毕业生又会更受英国学校青睐。”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要求助推“高龄留学”
与其他硕士学位的申请略有不同,无论是申请北美抑或欧洲的MBA学位,三年甚至三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往往必不可少。虽然有的商学院会接受本科生大学毕业后直接申请MBA,但也会考虑“具备杰出的学术证明,在专业或个人经历中证实确实有出色领导才能”的候选人。
在2006年之前,美国主要商学院都会将4年工作经验作为申请的非正式先决条件。在很多商学院的招生办主任看来,工作经验不足5年就申请MBA 课程实际是在浪费时间。IBM欧洲区招聘经理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认为:“如果工作时间在4年以下,我不相信你能从MBA中受益最大,因为你在事业中尚 属年幼,低于2-3年的工作经验,可吸收的东西太少。所以,申请MBA前具备4-10年经验最好。”
据英国BBC英伦网消息,恰恰由于MBA课程对于工作经验的要求,令各国MBA课程逐渐成为中国许多都市白领出国深造的首选。在李寒宇和韩越接 触到的成功案例中,攻读MBA学位的申请人通常都在30岁以上,“他们往往具备一些相似的特征:在工作岗位上打拼多年,事业已小有成就,走上管理岗位后由 于非管理专业科班出身、希望通过就读海外MBA课程补充专业知识以更能胜任今后工作。”在李寒宇参与的案例里,曾经有一名在深圳某外企做到市场部经理职位 的申请人韩先生,由于在部门改革中研究出一系列成功的管理方法,最后凭借优异的GMAT和托福成绩申请到美国杜克大学的MBA学位。
而在高龄留学风潮背后,以前占据绝对霸主地位的美国高校MBA也受到越来越多欧洲国家的挑战。韩越表示,欧洲商学院虽然历史只有三四十年,但它 们发展更全面,而且都具有很高的国际化水平,并且由于录取标准严格,教学质量都很高,现在很多美国学校也在同欧洲学校合作教授MBA课程,“与就读美国高 校MBA课程的学制相比,欧洲MBA课程的学制设置更加灵活:除了剑桥大学管理学院MBA学制长达3年,其他英国学校的MBA课程学制都几乎只有一年;西 班牙巴塞罗那高级管理学院的MBA课程为21个月,法国欧洲管理学院课程则只有10个月,不同年龄、不同工作经验的学员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需要。而且欧洲不 少学校如英国都并不需要提供GMAT成绩,这使得欧洲商学院的MBA学位有日渐追赶美国之势。”
除了欧洲商学院在慢慢后来居上,近几年MBA申请人年轻化的趋势也日趋显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入学新生中,3%的人工作经验少于 两年,而在斯坦福大学入读MBA课程的学生平均工作年限2001年为5年,现已降至3.8年。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06年美国顶级商学院也开始招 收年纪更轻、经验更少的申请者以扩大生源,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商学院都有降低入学年龄的趋势。
以上为大龄留学生介绍了一些去国外读MBA的注意事项和问题,其实年龄对于美国MBA并不算很大问题,反而很多学校很青睐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希望各位能端正自己的态度,更为自信一点,这对于读MBA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大龄留学生读美国MBA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二页: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助长高龄留学美国MBA对于年龄的要求还是相对比较宽泛的,很多大龄留学人士也可以读MBA,并且由于很多人有不少的工作经验反而占有了优势。下面为各位不再年轻的同学介绍下关于去国外读MBA特别要注意的问题。
据美国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GMAC)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度(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是GMAT考 试总量、成绩单寄送数量和接受成绩单的课程数量均创出历史新纪录的一年。全球共有286529人次参加了GMAT考试,比2009考试年度创下的前最高纪 录265613人次提高了8%,其中中国GMAT考生数量仅次于美国,中国考生参加的GMAT考试增加了45%,达到58196人次。
GMAT作为目前被广泛用于去国外读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入学考试,中国考生人数创历史新高恰恰说明MBA已成为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的首 选。而来自留学中介市场的信息也同时证明,申请攻读英美MBA学位,已成为一大批在工作岗位上打拼多年、在事业上已小有成就、希望恶补更多管理方面专业知 识的“高龄白领”的留学选择。
GMAT最好一次拿下,本科平均分需75分以上
美国是MBA教育的发源地,每年培养的10万多名MBA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虽然美国提供MBA学位的商学院众多,全国共有300多家 通过认证的商学院开设了全日制或在职MBA课程,但学生毕业后能成为大公司、大企业竞相争夺的“香饽饽”的学校却只有那么几十所。要想成功申请到美国名校 MBA,一份漂亮的GMAT成绩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来讲,一般大学的GMAT分数要求是500-650,排名前30的学校GMAT成绩最好在700以 上。”
GMAT是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的缩写,中文名称为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当前最可靠的测试考生是否具备顺利完成工商管理硕士项目学习能力的考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MBA的 入学考试中。GMAT考试由分析写作、数学和语文三部分组成,1997年GMAC将GMAT改为计算机考试,并从一年四次考试增加到一年216次,目前在 北京、上海、广州,每周二、三、四都会举办考试,其他城市的考点每月3日后将在特定工作日举行考试。考生可在每个日历月参加一次考试,但全年累计最多只可 考5次。
李寒宇提醒广大MBA申请者,虽然GMAT考试可以参加多次,成绩5年内有效,但在寄送成绩单时往往会有你5年内所有考试的成绩,如果你考试次数3次或以上,有的商学院可能会综合考虑这几次的分数,“所以考生需提前准备,如果能一次性获得高分当然最好。”
在申请英国学校读MBA时,GMAT却并不是必要条件。除非是申请最顶级的英国商学院,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莱卡斯特大学等才需要提供GMAT 成绩。但随着接受GMAT成绩单的课程数量比2008年增加了21%,韩越建议如果考生条件允许,最好也还是准备GMAT成绩。
除了GMAT、雅思、托福等考试成绩,申请人本科期间的学分绩点同样十分重要。韩越表示,如果想申请英国排名前30的商学院,本科平均分需在80以上。而同等成绩条件下,“本科是985或211学校的毕业生又会更受英国学校青睐。”
上12下
共2页
阅读全文Amy GUO 经验: 17年 案例:4539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