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美国mba留学 是否非得读名校?.
出国读mba专业,多数朋友都会选择美国,不止如此,据小编所知,还都对名校情有独钟!然而,美国mba名校,并不是谁都能进的!所以,在美国留学论坛mba上,我们经常会到类似这样的帖子:到美国读mba是不是非得选名校?美国mba非名校有木有读的价值。。。今天,澳际主要就这个主题与各位共同探讨下!
到美国读mba,就非要选名校吗?要弄清这个问题,澳际觉得首先需要给众位美国mba申请者普及下mba名校与非名校的差异(这在澳际美国留学论坛mba都有涉及):
1、学校规模
一般来说,前者往往是“大”学校,而后者往往是“小”学校,而且两者的“工作重点”大相径庭——一流商学院的教学重点在“调研”上,教师往往把一半的时间放在科研上,去美国读mba的学生也常常去公司实习和调研,其实学生受重视程度还不如普通商学院。相反,普通商学院都以实际教学为重点,学校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缴纳的学费,故教师教书十分卖力,学生在校也更可能有当“上帝”的感觉。
2、学生的质量
要知道,商学院教学除了由学校教师传授知识外,还有很大部分是通过学生之间完成的。可以说,名牌学校和一般学校的差别一部分在教师,一部分在学生。诚然,教师水平有差别,但差别并不是太大,特别在教学上,因为大部分一般学校的教师也是从名牌学校毕业的。其实更关键的差别是学生质量———mba申请名牌学校的学生大多其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较好,而且往往已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上商学院不仅是为了以后能找个好工作,而更为了能造就一种适应竞争激烈环境的企业家素质以及培养新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实际上这些高素质学生对学校的教学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名牌学校呈现出更多的活力和特别的创造性,名校的mba申请条件更加复杂。
那么,美国mba留学就一定要选名校?非名校就没有选择的价值?
首先,谈到价值,就必然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和衡量。一个mba毕业生的成功与否,不在于他就读的是什么名校或在职业生涯的某一个阶段去读,最简单和直观的一点在于毕业后有没有找到他下一个理想的职业发展方向。所以,我们衡量美国非名校的mba的价值,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了解这个学校的mba毕业生就业率如何。在美国就业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职业经理人的市场需求也在降低,职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其次,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无论学什么专业,最关键的是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美国mba读什么方向,第一年的暑假去什么样的公司,第二年的课程选择什么,毕业后准备在美国就业还是回国发展,这些都要提前两年规划好。否则,一个中国学生意气风发地读完一个名校mba,毕业时却发现自己无所事事,这种茫然和四顾将是致命的。所以,名校的确是人人向往,但并不是每一个同学都能具备上名校mba的潜质。名校mba的培养方向和管理理念,也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学生。
换言之,是否选择美国mba名校,需要因人而异,需要从选择赴美读mba专业的学生的直击情况出发!并非,名校就是好的,非名校就没有一读的价值。以上,就是澳际送给朋友们的全部内容了,如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访问澳际美国留学论坛mba频道!感谢阅读!
最近两年,随着美国签证政策逐步放宽, 美国mba申请的热潮已经远远超过2001年9.11之前的申请最高峰。但是美国TOP 20的商学院的招生总额是相对不变的,在中国大陆的招生名额并不会因为中国大陆申请人的增加而增加。所以相比过去几年,美国mba申请的竞争可以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而那些经过理性思考,仍然决定选择读mba的人,大部分都来自名校或者各个领域的精英。他们的综合素质都比较高,前瞻意识和进取心都很强,也都有非常大的雄心和抱负:希望能够成就自我,影响他人,推进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换句话说,这些申请者都非常优秀。所以,商学院只能睁大眼睛从这些精英之中再挑选精英。事实上,在mba的申请中,你正和你看不见的对手之间进行一场搏弈,一场无形的刀光剑影。
尤其是受最近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昔日的职业精英都选择暂时回到学校继续充电。此举更是进一步加深了mba申请的竞争难度。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称,今年参加其校外mba推介会的人员增加了30%。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的申请人数目前已增长22%。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表示,其网上咨询和推介会参加人数都有显著上升。密西根大学罗斯商学院表示,校园开放日的来访人数翻了一番。而今年,gmat考试的注册人数也在增加。美国研究生入学管理委员会称,2008年1至9月gmat考试的注册人数达到129902人,比去年同期上升5.1%。
当然美国金融危机对于大陆的申请人的影响相对较小。美国TOP 20的商学院每年从中国大陆的招生人数不会因为美国本土申请人数大幅上升而减少,而是继续保持在每年少于300人的招生数量上。但是中国大陆的申请人数较之两年前却增加了30%以上。申请人数过千,Top 20 的录取的确是百里挑一。所以对于那些一心向往TOP 20的申请人,要做好充分的“过冬”准备。
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