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留学推荐信中的常见问题.

2017/07/21 03:02:59 编辑: 浏览次数:199 移动端

  留学推荐信不管是不是自己写的,只要推荐人签了字,就成了一份 legitimate document(大致翻译成“合法的文件”)。但是由于大多数申请人态度的草率或者观念的错误,他们寄出去的推荐信往往一钱不值——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结果是他们白白浪费了推荐自己的机会。以下就是留学推荐信中的常见问题。

  其一,留学推荐信中用尽所有表现人类美德、才华和优秀的形容词,却没有一个具体例证。我们都知道“事实胜于雄辩”,但我们的学生在给外国人看的推荐信上却偏偏是反其道而行之。有一次我在电脑上修改一篇推荐信,其申请者就坐在我旁边看着。看到我删掉了许多用于赞美的形容词,那位同学一把抓住我的手说“再也不能删了”;好象删一个词他就少了一份美德。

  第二个问题是在留学推荐信总把申请者吹成一个大师,让人难以置信。其实,申请者都是去当学生的,如果已经是大师了,还需要去读书吗?许多学生都以教授的口吻在推荐信上表示他们“特别地钦佩”这位学生,他们“一辈子也没有碰上这样的天才” 等等。曾经有好几位申请者自己写好推荐信,准备让一位真正的经济学大师去签字。上面写着类似这样的话:“每当我的研究遇到困难,他总是成为我灵感的源泉。”如果推荐人还不如被推荐人,那推荐信的意义就荡然无存了。这样的推荐信也会让读者怀疑这位推荐人的真实水平。

  第三个问题是留学推荐信的内容千篇一律,让人一看就是抄的。一般的推荐信都是在对被推荐人的品德、学问大吹一番以后,开始谈到自己是怎样发现这位天才的。其中无一例外的描述是:课堂上所有别的学生都无法回答某个问题,只有这位天才站起来侃侃而谈,“显示了深厚的功底和创造力。”同样无一例外的是,在描述这样的情景时,天才都要 asking penetrating questions. penetrating 可以有暗含的意思,就是教授说话有漏洞,被这位天才给捅破了。如果要描述天才表现出来的洞察力,有许多词汇可以选择: insightful, incisive, cutting straight to the heart of things, keen.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要用 penetrating 这个词呢?更为严重的是,我看了成百上千次这样的场景描述,可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位申请者说得出来当时到底谈论的是什么话题。

  第四,许多申请者没有正确地选择推荐者。作为推荐者一般应该具备如下几个条件。一是必须要有比被推荐者更高职位或更多的学识,这样才有能力和资格来评判被推荐者。另外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推荐者必须有机会了解被推荐者。所以合适的推荐人应该是教过你或指导过你的教授,或者是工作单位中的顶头上司。在一个有几万学生的大学里,一个本科毕业生让校长写了封充满溢美之词的推荐信。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位同学很会钻营。我们千万不要低估外国教授的智力,他们并不比我们傻。有的申请者千方百计通过关系找到科学院的院士写推荐信。为了制造学术权威对其了解的假象,又是千篇一律地介绍他们是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认识的。一散会他们就在大厅里就某一学术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论”而且这一争论一直持续了好几年,直到写推荐信的时候。这位知名人士由此了解了申请者对学问的热爱和执着。但是究竟争论什么问题呢?从来没有人说得出来。

  其实,找有名望的推荐者远远不如找恰当的推荐者。所谓恰当的推荐者,就是那些有机会了解你的人。还有一点,许多申请者未必能想到,那些在中国颇具声望的人,他们的名声在远渡重洋以后也就消失了,起不了那么大的作用。

  最后一个问题是留学推荐信写作时马虎和草率。许多申请者一口气给自己写三封推荐信(一般要求是三封),然后让三个教授签字。这样,不仅内容相同、语气类似,用词也差不多,甚至语法和拼写错误也一模一样,更有甚者,打印的字体也是分毫不差。有一次我审读了一位申请者拿来的三封推荐信后对他说:“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三位教授都是未婚,并且住在一处,使用同一台电脑和打印机。”

  ――选自《留学申请推荐信写作模板》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