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在美国参加青年领袖夏令营.
刚进入暑假,我就远赴大洋彼岸,参加了拥有100年历史的美国青年领袖营。在美国度过的12天里,我结识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朋友,参观了林肯纪念堂、犹太大屠杀纪念馆等博物馆,聆听了美国农业部官员、联合国工作人员等主讲的10多个讲座,在联合国总部开了一场全球热点问题讨论会议,分别讨论了经济、政治、科技、安理会改革、贸易全球化等议题。我将自己的一些感受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堂课:交往
每年都有近千名世界各国杰出高中生来这里参加会议,我们被分成18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不同的国家,每天都会有不同的议题要讨论。早餐、晚餐甚至休息的期间,都是大家互相认识、加深了解的绝好机会,更是我们传播本国文化、了解他国风俗的窗口。当然,打招呼、自我介绍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方式,但如何在一天之内记住二十几个名字(有些约旦同学的名字还很难发音)还确实是一项挑战。刚开始,我常常刚结识一位新朋友,转眼就忘了人家的名字。有时候万一叫错名字也会很尴尬。慢慢地,我会竖起耳朵仔细听其他人互相打招呼时的后缀,逐渐自信地与朋友们问好。
第二堂课:平等
在我们之中,经常能看到一个坐在轮椅上的男孩,他很阳光很幽默,虽然进进出出都由同组同学轮流帮着推轮椅,但他从不因自己是残疾人而自卑。我还认识了另一位聋哑男生,虽然他和别人说话总是要打手语,可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因此而不屑与他交流。在每次听讲座的时候,组委会都要特别配备一位手语翻译来帮助他更好地理解演讲。看着他们,我也不由得从心底升起一种敬意:他们虽然是特殊群体,却一样生活得很自信,积极参加国际交流活动,表现得同样很出色;而且身边所有人都平等地看待他们,没有人觉得他们身份特殊,也没人因此给予他们“特殊”的照顾。在美国的街头,我也总能看到各种方便残疾人的完备设施,残疾人可以正常地上班、正常地购物,平等地融入整个社会。回想起在北京,我很少能看到残疾朋友上街,更不要说参加青少年活动了。
第三堂课:自信
每次有演讲的时候,都会有两名学生被幸运地选做开场介绍演讲人和Thanker(演讲结束后总结演讲并致谢者)。我一直很渴望有这样当众讲话的机会,没想到竟然真的实现了!虽然只有短短的3分钟介绍安德森女士的传奇生平经历,但我十分认真地准备,声音清晰而洪亮地完成了自己的主持任务。后来,有很多老师、朋友连声称赞我,还有不少人在晚餐的时候主动介绍自己希望与我成为朋友。那一刻,我强烈地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第四堂课:多元文化
在华盛顿,安排我们有一个晚上专门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化。印度女生Supraja穿着纱丽跳了一段印度民族舞蹈,美国男生Robert挥舞着星条旗讲述美国历史,约旦同学Nadine给我们每个人都带了自己国家的国徽纪念章和腕带,而我和香港男生及另一北京女生一起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我介绍了中国书法,并展示了自己的两幅作品,香港男生继续补充讲解了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差别以及中国麻将,同行的北京女生向大家推荐了色香味俱全的中国美食。所有同学都静静地倾听我们的演讲,他们都对中国的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不时地提出问题,我们也都一一解答。那是一个愉快而难忘的夜晚,我们用心地向各国同学讲解本国的文化,同时也强烈地感受着异域的多元文化,碰撞出文化交流、融合的火花。
第五堂课:领袖
因为是青年领袖营,当然会有颇为正式的“国家磋商会议”。那天下午,我们讨论的是“中国南海岛屿归属权”,前一天我所在的“英国”小组仔细讨论了各国对于这个议题的基本立场,英国如何争取更多的主动权、怎样进行国家间的谈判等等。我作为“大使”——根据青年营的安排,我代表英国立场——在发言中简明扼要地陈述了英国的态度,并在几轮磋商以后拟定了一份决议草案,没想到竟然获得了所在分会场几乎全票的通过。无论是聆听其他国家“大使”的发言,还是进行无组织磋商,我们举手投足间都要保持着大国的姿态,要表现出青年领袖的风采。这个会议与模拟联合国十分相似,而且当时主持会议的大会主席是一位来自荷兰的“模联达人”,据称参加过20场模联的活动。我虽然谈不上资深,可是有了一些参加模联会议的经验,因此自然在处理外交问题上得心应手。看来,平时多参加一些活动,多积累一些经验,总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在美国的12天,我看到了身处同一个世界的他国高中生的多才多艺,其中有位北欧女孩甚至会说7种语言。他们的真诚、自信、上进、幽默、勇于挑战、领袖才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仿佛看到了未来英才们的身影。在12天的活动之中,我学会了用国际化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我们不是孤立的个体,我们身处同一个世界,我们都希望世界永远和平,我们都渴望消除贫困、疾病和种族歧视等等。12天的相识,我收获的不仅是友谊,更多的是对自身、对未来、对全球化下青年发展的思考。
在美国参加青年领袖夏令营在美国参加青年领袖夏令营刚进入暑假,我就远赴大洋彼岸,参加了拥有100年历史的美国青年领袖营。在美国度过的12天里,我结识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朋友,参观了林肯纪念堂、犹太大屠杀纪念馆等博物馆,聆听了美国农业部官员、联合国工作人员等主讲的10多个讲座,在联合国总部开了一场全球热点问题讨论会议,分别讨论了经济、政治、科技、安理会改革、贸易全球化等议题。我将自己的一些感受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堂课:交往
每年都有近千名世界各国杰出高中生来这里参加会议,我们被分成18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不同的国家,每天都会有不同的议题要讨论。早餐、晚餐甚至休息的期间,都是大家互相认识、加深了解的绝好机会,更是我们传播本国文化、了解他国风俗的窗口。当然,打招呼、自我介绍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方式,但如何在一天之内记住二十几个名字(有些约旦同学的名字还很难发音)还确实是一项挑战。刚开始,我常常刚结识一位新朋友,转眼就忘了人家的名字。有时候万一叫错名字也会很尴尬。慢慢地,我会竖起耳朵仔细听其他人互相打招呼时的后缀,逐渐自信地与朋友们问好。
第二堂课:平等
在我们之中,经常能看到一个坐在轮椅上的男孩,他很阳光很幽默,虽然进进出出都由同组同学轮流帮着推轮椅,但他从不因自己是残疾人而自卑。我还认识了另一位聋哑男生,虽然他和别人说话总是要打手语,可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因此而不屑与他交流。在每次听讲座的时候,组委会都要特别配备一位手语翻译来帮助他更好地理解演讲。看着他们,我也不由得从心底升起一种敬意:他们虽然是特殊群体,却一样生活得很自信,积极参加国际交流活动,表现得同样很出色;而且身边所有人都平等地看待他们,没有人觉得他们身份特殊,也没人因此给予他们“特殊”的照顾。在美国的街头,我也总能看到各种方便残疾人的完备设施,残疾人可以正常地上班、正常地购物,平等地融入整个社会。回想起在北京,我很少能看到残疾朋友上街,更不要说参加青少年活动了。
第三堂课:自信
每次有演讲的时候,都会有两名学生被幸运地选做开场介绍演讲人和Thanker(演讲结束后总结演讲并致谢者)。我一直很渴望有这样当众讲话的机会,没想到竟然真的实现了!虽然只有短短的3分钟介绍安德森女士的传奇生平经历,但我十分认真地准备,声音清晰而洪亮地完成了自己的主持任务。后来,有很多老师、朋友连声称赞我,还有不少人在晚餐的时候主动介绍自己希望与我成为朋友。那一刻,我强烈地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上12下
共2页
阅读全文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