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如何查找教授论文?.
套磁这个词想必准备申请美国或正在申请美国的同学们一定都不会陌生,那么如何开始套磁呢?套磁前又要做哪些准备呢?当然,最好的套磁即是从学术下手,查找所套教授的论文,从教授的论文开始套,逐步让教授了解你,了解你的研究兴趣,以此增加录取机会。下面,我们就详细为大家说说这套磁的第一步,即如何查找教授论文。
大家首先要了解,套磁目的就是要说服教授,我的研究背景和你很相关,我对你的项目有一些见解,我的成绩、英语什么的也都不错,如果你明年招人,我是你很合适的人选。那么怎么说服教授呢?“我对……很感兴趣”“我GT、GPA……”云云教授们早就看恶心了。很多人都在说,要套“match”的教授。这话很有道理。就像打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又像找老婆,脾气合不来的以后可怎么过日子?
由此看来,看教授的论文也许能算得上是套磁的必要条件。有人会说,每个教授在系主页的faculty里都有自己的profile,里面research interests/area/focus之类的都讲得挺清楚,还有必要看论文吗,况且我又看不懂?要我说,90%的人是看不懂的,但我们还是要看。
论文是最能反映一个教授研究动态的东西之一。诚然教授的主页上会列出自己的recent publication、research projects,好一些的会更新至08年,甚至直接写明什么项目有opening。但这样的毕竟是少数。很多教授的主页看起来都n年没更新了,组员照片还是05年的,最新的论文还是06年的。但这是不是就说明此人已经封刀挂帅退隐江湖了呢?未必。数据库里一查才发现,2个月前还刚有一篇paper available online呢,还很符合自己的口味。于是感叹一声:多好的教授,差点溜了。
还要说明一点的是教授主页上的方向可能会和论文有偏差,这大概也是实效性的问题。Things change, people change,没准哪天教授对某个方向失去了兴趣和耐心,就转而研究其它的方向,这时候就不要傻傻的对教授已经扔下三四年的东西“感兴趣”了。当然前后的变化一般也不会是180度大转弯,总会有些相关性的。
论文的key words, abstract, 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是需要重点关注的。key words和abstract让我们迅速识别此文研究方向与自己研究背景的相关度。一篇文章不可能只有一个关键词,我们的研究背景也都会多多少少的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两者比较,match的地方越多,套磁就越可能成功。相似点不多的也不妨尝试。如果只是做了一些皮毛上的研究工作,对于这个领域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像我们这样的小本尤其如此),那么就先努力看懂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 (summary),起码了解一下这个领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授的论文解决了什么问题,今后的展望如何……这样万一教授一个电面过来总不至于没话说。至于正文里的Experimental, results之类,如果非牛,就可以先省省了,毕竟这是既费时又耗力的活。
论文标题下面的作者信息告诉你都有谁在教授手下干活,经常的情况是一个醒目的Chinese name排在第一作者,于是你可以在正式套教授之前先email我们的同胞打探一下消息,有时候会收获颇丰。多单位作者的情况(一般以a,b,c……区分)说明这个项目是多所大学或者研究所合作完成的,这就等于又多了一个/几个资源,这时候你又可以窃笑:小样,被我逮到了吧~
正文结尾一般会有一个Acknowledgment,就是致谢,一般会列出科研经费的来源还有一些没有被列入author的合作者。从这里也许能对教授的funding情况略见一斑。一般情况下校内的research program或者州内补助都是些小钱,NSF的钱应该会多些,大公司还有军工项目一般给钱比较多。我在这方面没有做仔细研究,而且这需要对美国学术界的经费来源、分布和具体学科的情况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但我们对其略知一二肯定有用,因为老板的钱途就是我们的澳际啊~
论文最后是Rerences,就是参考文献。这也能帮助我们的触角伸向其他教授,如果想对该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是很好的资源。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有一近一半的文献里面都有中国人的身影(至少在材料学科是这样的),所以有时候就yy将来自己的大名会赫然的躺在什么地方呢?
最后提供一些tips。
1.根据教授的名字查论文。如果方法不当可能会错过一些论文甚至一篇都查不到。比如教授的全名是 Abc D Ghl,那么在文献里的署名就有可能是A. Ghl或者Abc Ghl或者A. D. Ghl或者Abc D. Ghl甚至是全名,总之last name肯定是全拼的,其它的名字根据个人喜好有所不同。一般会和教授的profile里面一致,当然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所以各种组合都尝试一下最保险。
2.常见的学术期刊搜索。
www.aoji.cn荷兰Elsevier Science公司出版的Science Direct数据库,其出版的期刊是世界公认的高品位学术期刊,且大多数为核心期刊,并被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二次文献数据库所收录。这个也是我最常用的数据库。一般国内大学都可以全文下载。在外网只能看摘要。
www.aoji.cn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这个收录的可能不是很全,但是免费!这样寒假回家也可以下全文看了。 www.aoji.cn 简洁的搜索界面,里面不止有journal,还有学术新闻什么的。
www.aoji.cn Google学术搜索
www.aoji.cn 这个是中文的,外网可以下载
3.专业词汇不认识怎么办?
查教授研究方向和论文的时候经常会碰到陌生的单词,或者自己做过的东西不知道怎么用英文表达。推荐下面的在线科技词典:
www.aoji.cn 词都
这个是我见到的最全的了。里面的例句几乎全部来自中英文论文摘要,有很强的实用性。单机版的电子词典比如金山词霸和NCCE_WIN都没有dictall全且地道。这样查到了中文意思就可以在国内的什么维普、中国期刊网上随便拽下几篇国内的文章,把中文看明白再说。
综上所述,一篇论文,全身是宝。只要你用心寻找,You can always find something you need.
希望以上的信息对你的美国大学申请及套磁有所帮助和启发,澳际留学祝您申请顺利!
如何查找教授论文?美国申请套磁套磁这个词想必准备申请美国或正在申请美国的同学们一定都不会陌生,那么如何开始套磁呢?套磁前又要做哪些准备呢?当然,最好的套磁即是从学术下手,查找所套教授的论文,从教授的论文开始套,逐步让教授了解你,了解你的研究兴趣,以此增加录取机会。下面,我们就详细为大家说说这套磁的第一步,即如何查找教授论文。
大家首先要了解,套磁目的就是要说服教授,我的研究背景和你很相关,我对你的项目有一些见解,我的成绩、英语什么的也都不错,如果你明年招人,我是你很合适的人选。那么怎么说服教授呢?“我对……很感兴趣”“我GT、GPA……”云云教授们早就看恶心了。很多人都在说,要套“match”的教授。这话很有道理。就像打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又像找老婆,脾气合不来的以后可怎么过日子?
由此看来,看教授的论文也许能算得上是套磁的必要条件。有人会说,每个教授在系主页的faculty里都有自己的profile,里面research interests/area/focus之类的都讲得挺清楚,还有必要看论文吗,况且我又看不懂?要我说,90%的人是看不懂的,但我们还是要看。
论文是最能反映一个教授研究动态的东西之一。诚然教授的主页上会列出自己的recent publication、research projects,好一些的会更新至08年,甚至直接写明什么项目有opening。但这样的毕竟是少数。很多教授的主页看起来都n年没更新了,组员照片还是05年的,最新的论文还是06年的。但这是不是就说明此人已经封刀挂帅退隐江湖了呢?未必。数据库里一查才发现,2个月前还刚有一篇paper available online呢,还很符合自己的口味。于是感叹一声:多好的教授,差点溜了。
还要说明一点的是教授主页上的方向可能会和论文有偏差,这大概也是实效性的问题。Things change, people change,没准哪天教授对某个方向失去了兴趣和耐心,就转而研究其它的方向,这时候就不要傻傻的对教授已经扔下三四年的东西“感兴趣”了。当然前后的变化一般也不会是180度大转弯,总会有些相关性的。
论文的key words, abstract, 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是需要重点关注的。key words和abstract让我们迅速识别此文研究方向与自己研究背景的相关度。一篇文章不可能只有一个关键词,我们的研究背景也都会多多少少的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两者比较,match的地方越多,套磁就越可能成功。相似点不多的也不妨尝试。如果只是做了一些皮毛上的研究工作,对于这个领域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像我们这样的小本尤其如此),那么就先努力看懂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 (summary),起码了解一下这个领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授的论文解决了什么问题,今后的展望如何……这样万一教授一个电面过来总不至于没话说。至于正文里的Experimental, results之类,如果非牛,就可以先省省了,毕竟这是既费时又耗力的活。
论文标题下面的作者信息告诉你都有谁在教授手下干活,经常的情况是一个醒目的Chinese name排在第一作者,于是你可以在正式套教授之前先email我们的同胞打探一下消息,有时候会收获颇丰。多单位作者的情况(一般以a,b,c……区分)说明这个项目是多所大学或者研究所合作完成的,这就等于又多了一个/几个资源,这时候你又可以窃笑:小样,被我逮到了吧~
正文结尾一般会有一个Acknowledgment,就是致谢,一般会列出科研经费的来源还有一些没有被列入author的合作者。从这里也许能对教授的funding情况略见一斑。一般情况下校内的research program或者州内补助都是些小钱,NSF的钱应该会多些,大公司还有军工项目一般给钱比较多。我在这方面没有做仔细研究,而且这需要对美国学术界的经费来源、分布和具体学科的情况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但我们对其略知一二肯定有用,因为老板的钱途就是我们的澳际啊~
论文最后是Rerences,就是参考文献。这也能帮助我们的触角伸向其他教授,如果想对该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是很好的资源。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有一近一半的文献里面都有中国人的身影(至少在材料学科是这样的),所以有时候就yy将来自己的大名会赫然的躺在什么地方呢?上12下
共2页
阅读全文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