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美国化工PhD套磁经验分享.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540 移动端

  这篇将侧重讲述美国化工PhD套磁经验。怎么申请化学,也就是本专业,我不想多说了,这类总结性的文章很多。我想讲的是我怎么从化学申化工的。这篇会涉及到一些策略和方法的问题,希望对立志于申请化工以及所有想跨专业申请的人有所帮助。

  大概在去年9、10月份,我还一门心思地准备申请化学的phd。某一天,跟本科同学聊天,才猛然意识到化工可能更匹配我的规划——拿到phd后进入industry。现在想想,还有点后怕,如果没有那次的谈话,很可能我就去了化学系,更有可能去做几乎没有工业前景的物化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对于立志毕业后进industry的,化工肯定是首选。

  在讲策略之前,有必要先剖析一下化学和化工申请的现状。总的来说,申请难度和毕业出路好坏是成正比的。chem里面,申请难度是有机>分析>无机=物化>计算化学;就出路而言,有机好于分析,分析好于无机物化,无机物化好于计算化学。就整个专业大方向申请难度而言,ChemMSE>Chem。其中化工因为市场需求大、就业前景好、平均薪资高,深受广大美国本土毕业生爱戴,所以申请竞争也就显得额外激烈。不少化工系规模不大,每年招收的学生也不多,除了招收很多本土学生外,录取的国际学生很少,中国学生就更少了。

  国内化工专业比较好的学校有天津大学,清华,浙大,华东理工,交大。其中,清华因为学生质量高,深受国外大学青睐,每年能拿到不少好offer。浙大和天大也不错,也能拿到一些好offer。而传统上化学比较好的大学,如北大,南大,复旦,澳际大,南开,很少有人去申请化工的phd,拿到offer的就更是寥寥无几。

  就化工系研究的方向而言,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传统化工和非传统化工。像化学系的四大化学一样,化工系也有他们的四大基础课,三传一反(传热、传质、传动量、和反应工程)。传统化工研究的方向正是这3传1反,化工系就业前景好的也同样是3传1反。对于化学系的学生,想直接申请这个方向有点困难,毕竟一点工程的基础都没有。不过幸运的是,化工系还有另外一部分研究内容:非传统化工。这类研究跟化学系很接近。如果你去化工系主页看Research介绍的话,就不难发现,除了一小部分完全不知所云外,其余的看起来很亲切。这些很亲切的东西就包括纳米材料、高分子、催化等等。这些正是化学申化工的突破口。九年前,复旦化学系的唐jj,正是从催化入手,申请到了化工殿堂级的学校MIT。值得一提的是,我这里分析的仅仅是化工,而不是生物工程。但事实上,很多学校的生物工程和化工系是在一起的,名字一般叫Department of Chemical &Biological Engineering。如果你对生物比较感兴趣,也可以从生物入手,来申请化工的phd,殊途同归。所以,这里引出了我申请的第一个策略。

  策略一:

  告诉化工系,我想来做你们的非传统化工方向。

  这里插一句关于USNEWS排名的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很多人都喜欢按排名选校,最后offer选择时也是按排名高低做决定。由于USNEWS排名方法的原因,化工系的排名受非传统化工影响非常大。如果一个化工系的非传统化工多了,也就意味着容易发很多文章,尤其可以在一些顶级化学杂志上发文章,那么它的USNEWS排名就上去了。但随之而来,带来另一个问题,它的毕业生往往出路不太好,不容易找到工作,更难找到好工作。反之亦然。所以UCSB一直是我化工类的dream school。原因很简单,虽然它的rank只有9th,但是他们却在踏踏实实地做传统化工,毕业生在工业界口碑非常好。可惜最后与offer无缘。

  跟Chem、MSE一样,由于美国人在数学上天生的缺陷,很少有人愿意去做计算。这就导致无论化学、MSE,还是ChE,最好申的都是纯计算方向。所以往往做计算的,都能申请到牛校。不过这也是公平的,做计算的,一般出路不太好,只能去做faculty。经过仔细思索,考虑到研究生期间做了点计算的工作,我大胆的去申ChE计算方向。这也正是我的第二个策略。

  策略二:

  申请非传统化工的计算方向。如计算高分子结构。

  这个策略主要基于两点。其一,大多数化工系的老师,对化学系做的东西不一定了解。如果我申请化学时,告诉对方我要申请计算,那一定会露了马脚(背景是我硕士期间只做了些很肤浅的计算工作)。其二,很多化工系第一年会给fellowship,可以随便选导师,被录取后,完全可以从计算跳到传统化工。

  像大多数工科一样,化工想拿offer一般需要PhD套磁。这是需要下功夫的。统计了一下,为了套化工系的老师,我大概发了近300多封邮件。最疯狂的时候,一天可以发十几封套磁信。套的对象多数为化工系做计算方向的老师。由于背景的原因,很多陶瓷信都石沉大海。但也有些比较有用的。如成功套到UCSB的一个教授,他在审材料时“put a lot of good words”on my application。套到UMN的一个不在committee老师帮我改PS出主意该怎么申请;在得知我被ChE拒了的时候,主动提出把我转到MSE发offer。Northwestern给我offer,很大程度跟我套磁来的第一手消息以及电话argue有关(前面有yc,我附在本文后面了)。Akron在我套磁下,直接给了口头offer。

  策略三:

  想转方向,一定要先PhD套磁。

  我把大致把PhD套磁分为了5个层次。

  层次1:垃圾邮件套磁。只会发些没营养,无光痛痒的话。比如我的背景是XXX,你有没有funding,会不会录取我。这种回复率一般会比较低。但有时,不得已群套时也会这么做。很可能你的邮件教授还没看到,就已经被她的小秘删掉了。

  层次2:paper套磁。就教授的某几篇paper发表自己的想法,最好能结合一点自己做的项目,跟他交流。这种一般都会得到回复。但能不能打动教授,有没有用,很难讲。

  层次3:电话套磁。到了这个层次,就可以成为套磁的高级层次了。想电话套磁,至少需要前两个层次的保障。千万不要在教授连你是谁都不知道的时候就去电话套,这样很不礼貌,效果也很不好。电话套磁是相互了解最好的机会,一次成功的电话套磁,绝对可以顶很多封绞尽脑汁的email。可以说是事半功倍。我在套磁的后期,给我积极回复的几个老师,除了实在对他方向完全不懂的,都试着打电话跟他们交流过了。

  层次4:当面套磁。出国交流、开学术会议、听讲座等等时,瞅准机会,当面跟教授套磁。这种如果对路了,效果会非常好,甚至能拿到口头offer。

  层次5:熟人(尤其是导师)推荐套磁。这种成功概率极高,每年都有很多人利用这层关系去了牛校。但风险是,一旦拿到offer,就不能反悔,也很难反悔。如果该教授做的方向你感兴趣倒也罢了,如果不感兴趣,那会很痛苦。

  除此之外,PhD套磁也要分对象。AP(包括Assistant prof和Associate Prof)都比较饥渴,在没有时间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发一些层次1的陶瓷信,回复率还是可观的。正教授,尤其大牛,一定要发一些打动他们的话,才能得到回复或积极回复。另外套磁最好套committee成员。这类教授,可以直接给committee施加影响,大大增加录取可能性。

  经典内容回顾:

  1.美国留学套磁的三个误区

  2.套磁时需谨慎避免的九类教授

  3.没有学术背景怎么套磁

  查找更多新鲜资讯>请点击

有问题?澳际留学在线专家帮您解决!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