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关于科比的纪录片科比的缪斯已正式上映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183 移动端

摘要:科比最新推出的纪录片《科比的缪斯》已经正式上映,在3月1日举办的首映典礼上,科比与妻子瓦妮莎以及纪录片主创人员尽数出席。这部纪录片是科比在2017-13赛季跟腱撕裂后产生的灵感,科比本人担任了执行制片人,请到的导演为哥谭-乔普拉。片子讲述了科比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他养伤恢复的过程到

北京时间3月2日,科比最新推出的纪录片《科比的缪斯》已经正式上映,在3月1日举办的首映典礼上,科比与妻子瓦妮莎以及纪录片主创人员尽数出席。

这部纪录片是科比在2017-13赛季跟腱撕裂后产生的灵感,科比本人担任了执行制片人,请到的导演为哥谭-乔普拉。片子讲述了科比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他养伤恢复的过程到与家人的相处,科比思索了过去,也展望了未来。

我与篮球

来到大洋彼岸已近一年,几乎日日都陷于繁重的学业和各种生活琐事而不得脱身,因此这笔头也耽搁了下来,其实回望这过去的一年,感触良多,当下正值暑期,恰是写写东西的好时机。我希望这一系列的杂记——“留学生活”能够写的多写的久(挑战啊),最重要的是希望这些文章能够最大化的贴近生活,摆脱上纲上线的中美对比文的老路子。

另外,如果能有国内朋友提出自己好奇的话题,亦或是同为留学生的朋友由感而发,加入到分享生活,交流体验的行列来,那简直就是最好不过的事儿了!

(PS, 还是得再多说两句,无论是亲爱的祖国还是万恶的美帝,二者皆为实实在在的大国,既是大国,其复杂性和多样性就不言而喻,因此,本人所着一切仅能代表自己所在的生活圈,万不能强加在“中国”或“美国”这样的大概念上统而论之,切记切记也)。

我是一个爱打篮球的人,球龄不长,大概可从高中算起,一路打到现在,虽不敢论水平如何之高,但至少能够体会到篮球的魅力所在,从而自乐其中。2017年来到大洋彼岸,既是到达了梦想的求学之地,也同时踏入了这个人尽皆知的“篮球王国”——美国。

依然记得刚开学仅两周,在万事皆处一片混沌的状态下,我就忙里偷闲,奔向学校的体育馆,一过篮球之瘾,在这里,作为一个标准的土鳖,缺乏见识的我必须赞一下我们学校的体育馆,基本上所有的主流体育运动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训练或比赛场所,各种配套设施也是一应俱全,绝对能够满足我这种人的全部运动需求。

第一次进入球场,第一印象就是框少人也少,偌大的一个篮球馆也只建了两个全场四个框,人更是稀稀拉拉,人最多情况下也只有三队轮换,想起以前在文化广场或是在西电打球,那份热闹劲儿真是不可相提并论。当然,也是因为是室内场馆,热闹程度自然比不上露天“场子”(话说我还真没有在西雅图发掘到大的露天篮球场,十来个框的那种。估计和西雅图大半年都在处于雨季有关)。

严格来讲,体育馆中的篮球馆总共有3个,有一个不在同一楼层,因此打球的人基本就在一层的两个篮球馆运动,人最多的时候两个篮球馆都会有比赛,但通常,为了能组织起来分队比赛,大家还是习惯聚集在其中一个,而另一个就专为练习而用了。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两个篮球馆也有等级之分,从名字上看,一个是A馆,一个是D 馆,不知是不是字母顺序的原因,基本上水平高的对抗比赛全在A馆,D馆次之。在A馆 中,满场活蹦乱跳(偶尔可见大风车灌篮,空中接力等)的都是高大的白人和粗犷的黑人,而在D馆,多是身材瘦小的亚洲人。

起初,对于我来说,究竟去哪一个馆这个问题常让我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我非常想跟水平高的人切磋,但另一方面,看着那些非我族类洋人和时不时激烈的身体对抗,心里又不自觉的打起退堂鼓。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经过一番左思右想,我还是毅然决然的投入到了A馆的行列,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首个问题就是如何加入他们,获得上场机会。以往在国内,打球总是结伴,到了球场也能遇到一两个熟人,大家彼此到个招呼也就组成一队了,如果是一个人,可以问问有没有队缺人,也总是能解决。然而到了这边,面对一帮完全不认识的洋鬼子,如何跟人家同场竞技成了最大的问题。于是我只能先观察,前面提到,由于人少,因此这边打球基本都是5对5,而且是打全场,规则跟国内也一样,赢的那队继续留下,输的那队就要被另一队代替,我的目标就是成为另一队的其中一员。其实像5对5的这种比赛,即便是老美也不可能互相都认识,总有一些空位刚好适合我这种形单影只的人,要想加入他们并且组成一队,其实最大的秘诀就在于主动,自信。当你在场下等待的时候,一定不能闲着,场上的两个队伍在全场比赛的过程中,总一个半场是空的,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在空的那个半场做投篮练习之类的,就是表示自己在等待上场,如果同时有几个人在等待,最好和对方沟通一下,以确认自己是否能够上场,假如遇到等待人数超过5人的情况,就必须果断自信,发扬厚脸皮的精神,千万不要自己打退堂鼓,往后退缩,只要你坚持表示要上场,总会有一些不够自信的人会主动退出,通常主动退缩的都是和我一样的亚洲面孔,真正的老美包括ABC都很自信,这里要小小的呼吁一下,该自信时一定要自信,在国外不用过分讲究谦让。(其实我也是主动退出了无数次之后才逐渐脸皮厚了起来的)实在无人退缩也很简单,大家三分投篮即可,先投中的5个人上场,公平合理,这一点我很喜欢。

到现在,我也算是一个篮球馆常客了,也认识了不少球友(当然还是亚裔居多,还有好几个ABC,果然人种压倒一切啊),跟老美打起球来也是得心应手。以前看到老黑就发怵,实际上,不管是洋鬼子还是中国人,水平也都是良莠不齐,因此大可不必自己吓唬自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即可。当然,不同的地方也不少,这里我就说说我自己眼中的不同。

首先,老美的体力都非常的好,各个都是跑不死,这可能和他们总是打全场有关,无论是快攻还是退防,都是卯足力气一路狂奔,即便是阵地战大家也要不停的跑位,移动等等,如果疏于跑动,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会给队友造成一种消极的影响,更让大家觉得你不专注,或者你并不想好好打,如此以往,大家也都不愿意跟你组队,反之,如果你能上演飞身救球或者倒地护球这样的“英勇”之举,那便会获得全场的尊重。(我相信一个积极认真的态度在任何地方,任何场合都会受到尊重和欢迎)总结一下就是“水平”事小,“积极”事大。

在这一点上,我可吃了不少亏,以前在国内打半场,体力消耗没有那么大,而且也从不热身。到了这边,一下转成满场飞奔式的比赛,缺乏体力外加从不热身的我经常连一场比赛都坚持不下来(这里必须说明一下,我们这边是11个球一局)。吸取教训之后,我便开始注重自己的体能训练,在每次打球之前,都要在跑步机上锻炼40分钟左右,然后再经过热身准备,才投入到火热的球场上。现在的我也能游刃有余的满场撒欢的跑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大学好友李良,当年我们全学院有名的跑不死,不知何时还能和他再同场竞技一下。

其次就是配合,篮球是项集体运动,配合尤其重要,在这边,由于是全场5对5,场地开阔,人也多,配合也能打起来。要想和老美们真正打成一片,必须要首先学会传球,跑位,挡拆等等,个人的技术倒不是那么重要了。一场比赛下来,得分主要是通过空位远投,快攻以及篮下传切完成。因此,在这边最出风头的是Nash型的传球后卫以及Ray Allen 型的投手。当然,在个人英雄主义至上的美国,下快攻时便是展示个人实力的最佳时机,通常队友也希望你能一个人完成。起初,为了稳妥起见,我在快攻或是一对一时,常喜欢最后传球给队友让其完成简单的得分任务,后来有一次我的队友,一个老黑在接到我快攻传球得分后,拍拍我的肩膀笑着告诉我:“好传球,不过那个球我相信你自己也能搞定(Nice pass, but you should make your own shot, you can do it man.)”看来,还是那句老话,该出手是要出手,该自信时要自信。

篮球是项身体对抗程度很高的运动,犯规,磕碰是家常便饭。以前在国内打篮球,大家的身体对抗都很轻,而且一有磕碰就按照犯规处理。可是在这边,一场比赛下来,除了明显的犯规之外,几乎都是不去计较,更不会因此而中断比赛。在国内,当遇到没有把握或者投篮机会不好的情况,我总会想办法造成的对方犯规,强行上篮之类,只要对方一有手上的接触,便可以当做犯规而重新获得进攻机会,在这边可全然行不通,小小的手上碰触是根本不可能算成犯规的,事实上,除了意图明显的,包括犯规人在内都主动承认的犯规之外,一般的防守/进攻过程,即使大一些的动作也被视为合理。如果动不动就叫犯规反倒是一种很令人反感的行为。这样一来,努力提高自己的命中率和抗干扰能力是唯一的出路,其实倒也是一件好事。如果双方因为犯规而出现争执,通常都是通过投篮解决,虽然不那么合理,倒也是化解矛盾的良方,毕竟,在球场上,一切都由篮球说了算。

在这边经历过的最严重的球场冲突也就只有一次,两个膀大腰圆的洋鬼子,一个是留着犁地头的老黑,一个扎着金色小辫的白人大叔,由于两人身高身材对等,因此整场比赛都在互相对抗,老黑的技术略高一筹,不过也攻击性十足,不懂得丝毫的收敛,这让白人大叔恼羞成怒,两人就此吵了起来,可怜的篮球被摔的到处横飞,我当时英文水平有限,吵架这种高难度听力自然是超出我的能力范围,只能大概齐听懂两人因为一个动作是否犯规而发生争执,最后演变成了互相人身攻击。由于两人的身材皆为猩猩级别,旁边在场的所有同学无一人敢上前制止,好在最后双方都有所克制,“发乎情止乎礼”,君子动口不动手,虚惊了一场。

最后再说说我在球场上学到的一些口语,非常地道也非常有趣,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背后断球,在国内,如果有人要从背后断球,我们通常都会喊“有贼”“小心”之类的,不过美国人给背后断球者起了个更有趣的名字,称他们“Wolf”(狼),哈哈,有趣吧,每当有人要想从背后断球,就全场喊起“Wolf” “Wolf”,我起初还以为是某人外号,后来才明白。还有一个也是困扰我很久的单词:“Good D”,其实是Good Dense 的简称,就是“好防守”的意思,我也是听了好久才琢磨明白。此外,当人数少的时候,比如只有两三个人的时候,通常都会玩一种叫“21”的游戏,感觉还蛮不错的,什么罚篮啊,三分啊都能练到,希望有机会可以和国内的朋友们玩一下。

前些日子,大姚宣布退役,NBA少了这么一位中国巨星,不知道会给NBA在中国乃至整个中国的篮球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管怎样,希望所有喜爱篮球这项运动的朋友可以永远坚持下去。无论是在学校,还是以后走上了工作的岗位,无论是正当青春,还是已入暮年,只要有时间,有机会,都要毫不犹豫的穿上那帅气的篮球鞋,站在火热的篮球场上,伴着篮球与地面间节奏分明撞击声,听着那球鞋发出的悦耳的吱吱声,忘却一切,尽情挥洒激情和汗水,享受篮球,享受人生!I love this Game!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