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升学顾问讲述与学生激荡文书的5个月
摘要:在留学美国申请中,文书写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好的文书可以帮助学生提前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么,什么是好的文书呢?]每次遇到这个问题我都会老实回答:我不知道。文书写作指导的书和文章很多都是有道理的废话,我只有看到文书的全文,才知道好坏,如何好如何坏。
作为升学顾问,家长学生经常会问我怎么算是好文书,每次我都会老老实实的回答:我不知道。文书写作指导的书和文章我看过很多,里面都是有道理的废话,我只有看到文书的全文,才知道好坏,如何好如何坏,在这点上文书和色情图像到有点象——很难定义,但是you know it when you see it。
也有同学有了好的文书想法来请教,我鼓励之后总会泼点凉水,好的想法到好的文书还有万里之遥,不同的写法,效果可能会差之千里,关键在细节,成在细节,败也在细节。
所以今天我不会说有道理的废话,也不会泛泛而谈文书的想法,我只想跟大家分享一件东西,就是文书的细节,故事的细节和写作过程的细节,大量细节!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庄同学是来自沿海城市的一个漂亮的高个姑娘,在美高读书,成绩不错,活动也很好,在校担任国际俱乐部的主席,数学队长和网球队长,很聪明也很有想法。我从2017年7月中开始担任她的升学顾问,到12月中她被杜克提前录取,一起共事5个多月。
我并没见过庄同学,平常主要通过电话、视频沟通交流,一般每周一次电话,截止日期前一个月内一周两次电话,每次一到两个小时,同时文书的草稿和我的修改意见通过email传递,具体次数多到我数不清。
电话的内容很多是关于文书,但大量时间也用来讨论申请中的重要事项,比如,如何设话题来“引导”学校内部的升学老师写出属意的推荐信,讨论校友面试官的父亲在担任州最高法院法官时经手的著名案例等等。
来美高读书可能是到目前为止,庄同学生命中发生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在我们的谈话中,她曾经提到多么感激父母能给她这样的机会,美高的生活如何塑造了她的性格,不同的文化环境如何影响了她看待世界的方式等等,她的主文书题目最后也是围绕中美文化比较和对个人成长的意义来写的,但是写作的过程却是跌宕起伏,其中的曲折也多少出乎我的意料,所以分享出来才格外有意义。
庄同学7月份找到我时,已经把主文书题目缩小到4个,并就其中的两个写完了第一遍草稿,但是不知道在两者中如何筛选。一个草稿是关于学校社团的Leadership和家庭责任的关系:如果一个学生在家里不能很好的承担自己的责任,那么在学校里面再多的社团头衔也是虚的,因为领导力的首要条件是责任心。她在文中生动描写了,来到美高后如何逐渐醒悟转变,意识到自己肩上对父母的责任,然后这种转变也推动了她在学校社团的表现。
另一个草稿讲到她来到美高后的性格变化,从国内时的拘谨到美高的笑口常开,在一个新的环境里面如何重新认识自己,获得信心,并取得周围的认可。
我对两个文书都不太满意,前者的转变虽然真实,但仍然有点突兀,不够自然,另外对自己的负面描写有点多,让我不安。后者的故事过于简单,对于母文化的认识有点负面,不太符合美国这边的主旋律,对异土文化的了解也有点片面,对于自己夹身在两种文化中的人生体验有点浅显。
鉴于前者的硬伤和与庄同学的沟通,我建议她把精力放到后者,重点挖掘两边文化对她性格的分别塑造,如何成就了现在的自己,对母文化要有更多的包容,理解其合理性。
经过几番修改,到7月底新的文书草稿出炉了,认识明显比以前深刻了,但是故事读起来不够生动,对于文化融合也解释的有点机械,给人感觉是经历了两边的文化就能自动吸收两边的优点,嗒嗒,我就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忽略了文化交融中所带来的困惑,挣扎和迷茫等等,而这些经历每个留学(课程)生都有,庄同学也不例外,关键是怎么挖掘出来。我给她推荐了美籍华人玛雅林和包柏漪的人物传记,看看她们所描述的年轻时所经历的文化冲突和
在反复的电话讨论中,我们捕捉到庄同学生活中一个非常细微但又很能说明文化冲突的细节上:给陌生人打招呼:在街上,电梯里,走道中,美国人会经常和陌生人打招呼,点个头或者微笑一下,尤其是人少的时候。但是在国内一般没有这样的习惯,也许是因为人太多,也许是大家觉得别扭—向走来的陌生人微笑,估计会被对方认为不正常或者别有所图。
庄同学刚来美国时有点不适应,但几年下来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问题是每次回国,碰到类似的场合时,她总不能很好地在中美两种社交礼仪间切换,都会迟疑到底是打还是不打招呼。
新的草稿在8月10号完成,我们仿照莎翁的名句开头to smile or not to smile,生动描述她走在国内家乡城市的街上,看着对面走来的一个陌生行人,思量着这个在外人看来可能不是问题的问题。她以此例子为楔子,深入解释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处事方式,它们各自的历史文化缘由,重点描述自己在这两种价值方式间的困扰,以及随之而来的她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包容,和这些认识怎么改变了自己。文书最后又回到开头的问题—面对走来的陌生人到底是笑还是不笑,但是我们故意买了个关子,没有告诉答案,让人去猜。
这版文书比上一个进步不少,对于文化比较的理解不能说独特,但更深刻一些,角度还算新颖,例子也还生动,故事的可读性强。庄同学让英语(课程)老师看后,老师就一直追问她,最后究竟笑还是没笑。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对庄同学的刻画有点单薄,人物形象不够丰满,不能很好回答“so what”的问题—有了这些认识和体会又能怎样?怎么证明你就因此而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
我们随后又各自找了很多材料,尝试挖掘更多庄同学的相关性格和人生经历,但是都不算成功。现在回头看,根本问题在于这个经历虽然有意思,但并不“刻骨铭心”,在庄同学的人生体验中分量不够重。
基于时间充裕,我们打算换一个切入点,从吃入手。因为庄同学自诩为是个吃货,一直对美食感兴趣,来美国后在吃上有很多心得体会,我也觉得这个角度有挖掘深度,能写出有意思的东西,同意试一试。
我们从她最喜欢的火锅入手,并对火锅文化进行了一番研究,到8月底,新文书草稿基本成型,首先描写了她在各地吃各种火锅的经历,并联系到历史上火锅文化的变迁,从火锅的多样性与包容性联系到自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总体感觉还可以,但是与个人的联系不够,更多的像是写火锅而不是写她自己。
经过多次修改,9月初的草稿,淡化了火锅的文化讨论,增加了更多的个人经历,比如担任国际生俱乐部任主席期间组织的美食节,不同国家的学生坐在一起吃火锅的有趣过程,更加生动。但是我们也逐渐意识到这个题材的问题,有点窄,火锅和文化有联系,但不够强,有些说法有点勉强。
为了增加对庄同学的个人刻画,我们最后集中挖掘为什么多样性(diversity)会对人有好处,这些好处哪些能跟庄同学的个人经历挂起来,但是一般的媒体和网络材料在这方面的讨论很泛泛,没有新意,为此我还帮她联系了康奈尔和芝加哥大学研究比较文化的教授,专门请教这方面的问题,希望能加深理解,但是最后的效果也有限。
此时我们逐渐意识到这个切入点的问题,不应该从最喜欢的食物入手,而应该从与美食相关但又是最深刻的人生经历入手,深挖“吃”对于庄同学这样一个吃货,在两种文化间的挣扎与适应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所体会到的食物对文化交流的意义。
为此我们仔细梳理了美食在她生活中的角色,以及这个角色伴随她从中国到美国的细微变化,又结合国际俱乐部美食节的大获成功,分析了为什么美食能有这么大的魔力让不同文化互不认识的人敞开心扉,滔滔不绝。最后经过反复讨论,我们列出7个考虑要点,在新的切入点上达成了共识,从食物的“地道”(authenticity)入手,开始了最后一轮的冲刺,这时已经是9月底了。
经过数不清的电话微信沟通和数论修改,初稿终于在10月中旬成型,庄同学开篇详细描述了她对家乡正宗地道美食的怀念,描写了她每次回家,跟着爸爸去菜市场买菜,回到家帮爸爸打下手,看爸爸烹饪的具体过程,活色生香,一下抓住了读者的眼球,不知道她袋子里卖的什么关子。
她想学一手以后可以自己在美国解馋,但是爸爸怜惜的提醒,离开家乡的水土,在美国是做不出地道的家乡菜的,从此“地道”就成了“庄吃货”一个心结。
到美国后孤独和馋瘾是庄同学的双重折磨,有一次她馋虫大发,就自己包馄饨,同时也邀请住家妈妈来参与,住家妈妈发现馄饨和意大利的一种食物tortellini非常相似,由此聊到了各自小的时候跟父母一起包/吃饺子/tortellini的时光,相谈甚欢,从此她经常和住家一起做饭聊天,不觉中想家的感觉淡了很多,异国他乡的孤独感慢慢消解了。
她第一次意识到:或许她对食物“地道”的追求,其实就是寻找一种家的感觉—“my pursuit for the authenticity in food is fundamentally the pursuit for the feeling of home”。
切身体会到食物的魔力,她萌发了在学校组织美食节的想法—学校这两年的国际生人数增加很快,但是不同国家的学生始终缺乏足够的互动。在她的组织下,各国的学生和本地学生做了各自的家乡菜,带到美食节来供大家品尝。虽然不是韩国,瑞士,埃塞俄比亚,巴西,哥伦比亚的地道美食,但是美食节却大获成功,成为国际俱乐部历史上参加人数最多的活动。
大家围绕着食物大聊特聊,交流异国求学的经历,抒发对家乡的怀念。如庄同学所愿,美食节不仅缓解了大家的乡愁,更帮助大家开始建立一个新的家庭,一个异国他乡的大家庭:“The Food Festival was a remedy for homesickness, as well as a start of home building”。
其实故事到这已经基本完整,但是我觉得眼界还应该再拔高,经过一周的反复提炼,终于完成了最后一击,紧紧围绕“地道”和“水土”,从个人的经历类比提升到文化的交流,最终文书写到:
“我可能永远不能用美国的水土烹饪出地道的家乡菜,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在异国他乡产生地道的家的感觉”—“I may never find the authentic Chinese food on the American ShuiTu, but it does not necessarily preclude the authentic feeling of being home”;
“我可能永远不能够完全理解地道的异国文化”—“I may not fully understand the “authenticity” of a foreign culture”,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拥有共同的情感需求:理解与被理解,爱和被爱,彼此关联,相互认可。就像馄饨和tortellini,我们的共性也许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牢记此在心中,无论到哪里,我们都会有在家的感觉!”—“Keeping this in mind, we are always home wherever we go!”
主文书的写作到此完成,此时离提前录取截至日期还剩下一周的时间,整个过程持续了整整三个月!
经过主文书“痛并快乐着”的历练,我和庄同学的配合愈加默契娴熟,在下面一个多月里完成了诸多辅助文书,从Emma Watson的新女权主义宣言,工程师摇篮的侦探小说,李斯特的钢琴独奏曲《钟》,到每月一换的房间布局,种族快车(Shuttle of Race) 的课程设计等等,虽然工作量大,但总是灵感迸发,火花四溅,很过瘾。还有时常上演的我和她之间的删字练习比赛,在百分之百保持一篇文章内容的情况下,看谁删的精道,删的高效。
可惜好景不长,提前录取的到来让这一切戛然而止。当时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把一个三磷酸腺苷(自然界最小的马达)的功率,转化成胡佛大坝的发电机,看看能供纽约市800万居民多长时间的用电。她很兴奋但又很不甘心的对我说:郭老师,这些想法就这样放弃了吗?说实话,我也觉得可惜,但是,但是,恭喜你拿到了梦想学校的录取,Mission Accomplished!
这段经历对刚刚入行的我很重要,让我意识到文书的写作可以如此有趣,充满创造性,也给我了很大的信心—you can do it, and do it well!
在后来和庄同学的聊天中,她也谈到整个过程收获极大,发现文书竟然还可以这样写—不仅全面透彻的挖掘了自己,而且对于美食和文化的认识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更重要的是很好的训练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了一种学习方法—如何高效的利用周边的各种文献和人力资源,开阔思路,提升自己,这对今后的学习帮助会很大。
庄同学还提到她与其他美国同学交换分享彼此的文书,她羡慕母语同学优美的文笔,而同学们都喜欢她的故事,非常新颖,当她们看到关于胡佛大坝的计算数据时,更是叹为观止。对此,我一点也不奇怪。
做了一年的文书枪手,跟大家聊聊留学中介
Amy GUO 经验: 17年 案例:4539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