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美国留学】因为是亚裔 所以不能轻易被录取
摘要:2004年11月,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SFFA)代表多名亚裔学生控告常春藤名校哈佛大学对亚裔学生入学许可设下较高门槛。今年2月18日哈佛应诉。当诉讼正式进入调查阶段时,日前爆出耶鲁大学法学院销毁学生入学档案。原告方认为耶鲁法学院此举有可能毁灭哈佛入学歧视案相关证据
录取季后,大家一定看过类似“SAT满分,被藤校拒之门外”的报道。我们不禁会问:中国学生进入名校为什么这么难? 有人说是因为申请的资料太过完美,也有人说是因为考试作弊、资料造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名校的招生机制本身就存在着不公平性。
近日,一些美国亚裔团体质控哈佛大学指控哈佛大学歧视亚裔,称哈佛大学对不同族裔使用不同标准,以及在招生时实际上有种族配额,对于亚裔的录取要求远高于其他种族。
长岛华人协会主席张国栋表示,同等背景条件下,亚裔进一流名校SAT成绩要比白人高140分,比西裔高270分,比非裔高450分;亚裔在任何一个SAT分数段的录取率都是最低的。在同样分数的情况下,录取率比白人低67%,比其他族裔则更低。
作为亚裔,我们可以比别人更努力,但是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血统。这样的无奈招生官们可曾想过?
趣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印度裔校友卓科尔-英格姆(Vijay Chokal-Ingam)以亚裔的身份申请医学院屡屡被拒,乏人问津。抱着恶作剧的想法,他将自己伪装成黑人,结果获得了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11所美国名校的面试机会,且他的GPA只有3.1,远低于其他申请者的平均GPA3.84.
哈佛大学录取歧视风波愈演愈烈。有人撰文指出:事实上,哈佛对亚裔学生没有偏见,亚裔学生是被看似善意的“平权法案”误伤。哈佛成了“平权法案”的代罪羔羊。
“平权法案”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风起云涌的黑人运动和妇女运动的洪流之中。是肯尼迪和约翰逊两任总统为落实《民权法案》而相继签署的一系列旨在入学和就业上对少数族裔进行优惠照顾的总统令。
少数族裔在美国得到的教育资源股沟充足,这些客观的原因导致他们的社会竞争力远低于白人。家长因此找不到好的工作,无法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也导致了孩子的教育资源匮乏,无法考取好的大学,毕业以后的就业之路也相当坎坷。长此以往,少数族裔在美国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与白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名校招生中出现的种族配额也是由这个法案衍生而成。根据这项法案,凡是受到联邦及地方政府资助的公立学校都有责任落实“平权法案”在招生上采取配额或加分的方式让少数族裔学生优先入学。
与其说哈佛大学歧视亚裔,不如说“平权法案”才是阻止亚裔进名校的罪魁祸首。
曾经,这项法案让不少非裔、阿拉丁裔、美国土著裔受惠,然而时移世易,如今的美国已经不再是半个世纪前的模样。据海外网报道,2005年,美国白人的占比已下降到47%。 许多社会矛盾的对立方不再是白人与少数族裔,反而是不同少数族裔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开始增多。
随着时代的变化,平权法案的公平性也饱受争议的,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平权运动给予了少数族裔过多的优惠政策,有些矫枉过正。
若“平权法案"被废除,亚裔学生的名校之路是不是会更顺利一些?
1997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废除“平权法案”,不制定招生配额,而是实行“种族中立”原则,反映了亚裔学生原本的增长曲线。
根据伯克利分校的公开数据,在过去的20年间,该校的亚裔学生比例由1989年的25%上升到2017年的45%,相对应地,2005年以后,拉丁裔学生数量开始下跌。与之类似,完全凭本事入学的加州理工学院,亚裔学生比例从1990年20%左右增加到2017年的接近40%。
取消“平权法案”后,亚裔学生申请通过率也逐渐高过所有族裔平均值。在1989年,申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亚裔学生通过率刚超过30%,远低于所有族裔的平均通过率45%;到了2017年,申请该校亚裔学生的通过率下降到20%左右,但是却高于所有族裔的通过率(接近16%)。
继加州之后,密歇根也踢开了这个法案。密苏里州和华盛顿州等各个州也加入了加州的“同盟军”。
“平权法案”加剧了少数族裔内部的竞争,不论你是否拥有美国国籍,且相比国际亚裔学生,美国招生官也会更偏向录取美国本地的亚裔,这就让中国国际生的名校之路更加坎坷。不过对于亚裔学生来说,即使取消了“平权法案”,也无法避免拥有较高的托福和SAT成绩却被名学拒之门外的情况。
美国大学招生对于托福、SAT、GRE这类的考试成绩并不做硬性要求,这和中国的高考非常不同。 中国高校录取的唯一凭证就是分数,考分越高录取的学校就越好。高分=名校是很多中国家长心中的公理,就如同“太阳从东方升起”一样自然。
而美国大学除了成绩以外,更看重学生在其他方面的独特性、能力或潜力。而这恰恰也是亚裔学生最缺乏的。
在维护自己的入学权益的同时,我们也该思考如何加强自己的综合竞争能力,让成绩不再是自己实力的唯一体现。
——本文部分文字来源中国日报网、ICON Union、海外网、侨报网,澳际独家整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Amy GUO 经验: 17年 案例:4539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