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还原中国老师训哭英国学生的真相 你真的适合去英国留学吗?

刚刚更新 编辑: 英国 浏览次数:264 移动端

摘要:8月4日,一则“中国老师骂哭英国学生”的新闻映入公众眼帘,再度引发国人对教育的讨论。事件起因是在英国广播公司播放的“中国化的英国学校”纪录片中,5名中国老师赴英国任教,却发生“老师骂哭学生”的事情,引发网友热议。事件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国人又应该如何看待中英差异?

8月4日,一则“中国老师骂哭英国学生”的新闻映入公众眼帘,再度引发国人对教育的讨论。事件起因是在英国广播公司播放的“中国化的英国学校”纪录片中,5名中国老师赴英国任教,却发生“老师骂哭学生”的事情,引发网友热议。事件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国人又应该如何看待中英差异?

事情的起因,是BBC启动了一个研究项目——“中国化的英国学校”,他们在英国顶尖的公立学校博航特中学开设“中国实验班”,不仅全天作息安排和中国学校相同,所有课程也都由中国老师来上,并且全程跟拍,录制成纪录片。

万里挑一的中国老师

据这个“中国实验班”的班主任、来自杭州的80后数学老师邹海连(音)透露,他花了半年时间,才通过BBC设置的重重关卡。邹老师回忆,BBC在选人时开出的3项基础条件,拦住了绝大多数老师的脚步:

第一,该项目要在中国基础教育体系内寻找老师;

第二,这些老师从事英语语法、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学工作至少满5年,少半年都不行;

第三个条件是最难的,这些老师还要具备全英文教学的能力。

邹老师说,他的入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可以用英文上数学课。邹老师还表示,BBC当时反复强调,希望他在英国上课时,能用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纪录片中,5名中国老师需要教导“中国实验班”里50位年龄在13至14岁的英国学生,而博航特中学的其他学生则跟往常一样,由校内英国老师教导。在一个月后,两组学生分别进行数学、自然科学的考试,来看看哪种教学方法更有效,结果会在纪录片中公布。BBC希望通过这个研究项目,探寻中国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能否教好英国学生。

中国教师训哭英国学生?

根据拍摄要求,“中国实验班”必须用中国传统教学模式上课:如座位变成井然有序的“排排坐”;上课时间从上午7点半到晚上7点;每天升旗、做早操、做眼保健操等。然而,这样的“教育移植”却带来了出乎意料的麻烦。

在这部纪录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一名中国老师面对一群思想开小差的英国学生大声喊道,“听我讲”;“开动一下你的脑筋”;“不要说话,不要提问”。

对于报道中屡屡提及“中国老师不让学生问问题”。“这个场景我记得很清楚,在节目中我确实曾经因为纪律问题生气。当时我正在授课,有学生私下聊天,我请他不要说话,而这时有另一个学生提问,我就请他先不要提问。”李爱云说,“其实我并不是不让学生提问,而是想先解决纪律问题。”

来自南京的李爱云(音)老师在纪录片中直言不讳地说:“每次我给学生留家庭作业时,我期望他们能认真地听我讲,可现实却是他们有人在聊天,有人在吃东西,还有人甚至在化妆。”

“有时候,我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然我就疯了,”李老师说,“全班学生大概只有一半人在听我讲话,剩下一半人不知道在干什么。”

来自西安的自然科学老师杨君(音)也有同感,她说,有一次,一个女孩在课堂上突然大哭着跑出教室,原因竟然是这个女孩得知她的偶像、英国歌手泽恩马利克宣布退出乐队。“在课堂上出现这么情绪化的举动,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杨老师说,“在中国,课堂纪律根本就不是个事,但在英国,这是最大的问题。”此外,就连体育课也出现问题。纪录片中,两名英国学生无法承受中国式体育课的“高强度竞争性”,居然哭了起来。

在将中国教育模式施于英国学生的这次尝试中,英国学生被媒体冠以“麻木散漫”的形象。对此,李爱云说:“英国的学生更强调个性化。比如在演讲比赛中,这些孩子个个都激情澎湃,连肢体语言都富有极强的感染力,而且他们的视野开阔,演讲能切中要点。”

网友们为中国教师点赞

对于中国老师的教学方法,博航特中学的校长尼尔斯托格表示不赞同。他认为,自己的学生并不像中国老师所描述的那么懒散,同时,他形容中国老师的教学是“麻木和无趣的”。

“在摄像机镜头以外,当你参观我们的学校,你会发现我们的学生并不是那样。”尼尔斯托格说,“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尊重学生的话,那他肯定会遇到问题。”另外,尼尔斯托格不认为高福利制度会导致学生缺乏进取心。

尽管校长努力为自己的学生辩解,但英国网友显然更赞同中国老师的说法。

“他们(中国老师)是对的,”一位网名叫诺卡的英国网友在社交网站留言道,“英国老师没有老师的样子,学生没有学生的样子,英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这条留言获得了4600多个“赞”。

另一位在伦敦的网友则略带幽默地留言道:“这些学生应该在有客人来访时表现得更好一些,校长为学生开脱是个很大的问题。我自己也是个老师。”

还有一位外国网友表示:“我不是英国人也不是中国人,但我绝对不会把孩子送到英国去接受基础教育,中国老师说得非常正确。”

如何对待中英教育差异?

此次BBC纪录片“中国化的英国学校”一经播出就引发中英教育优劣势的讨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认为,对于中英教育谁优谁劣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网上有一种声音,说英国孩子不学习是懒惰,那么中国孩子一周不上一次体育课、不做公益、不做家务,是不是懒惰呢?我们应该做的,是借鉴英国教育的多元化特点,提升国内基础教育的品质。”说到底,硬币毕竟是有两面的,争论优劣并无裨益,应该看到的是双方都有可取之处,如果取彼之长补此之短,将创造出一个互利共赢的局面,培养人格更加健全的优秀人才。

观看视频请点击:中国老师赴英国“支教”BBC纪录片第一集

点击查看最适合你的英国大学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