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名校情结可能成为你留学路上的绊脚石
摘要:可以说对于美国名校判断的标准有很多,可能有的人说IVY就是美国名校的代言词。有的人说Top 30就是美国名校,或者有的人说Top50的学校就是美国名校。那么留学美国一定要追求名校吗?名校的价值意义在哪里?什么样的学生会一味追求名校呢?
可以说对于美国名校判断的标准有很多,可能有的人说IVY就是美国名校的代言词。有的人说Top 30就是美国名校,或者有的人说Top50的学校就是美国名校。不过,这基本上是咱们中国人一厢情愿的猜测。IVY里的学校确实是名校,但这不等于说名校=IVY。排名到底有没有用,见人见智,可以说它是一种有效的参考工具,但是利用不当会变成唯排名论。
很多同学关注排名无非是想选择一所对自己而言“最理想的名校”,这就要考虑到两个问题。
1就读名校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世俗上,名校可以给你带来数不尽的机会;精神上,名校给你一笔极其可观的精神财富;思想状态上,在名校里的磨砺会促使你沉淀做事。
人们会因为你来自名校加倍重视你。《思考快与慢》里提到过几个经典例子,当别人无法通过深度接触你的时候,那么你的头衔,穿着等等外在表现,就决定了他们对你的看法。并且由于光环效应的存在,这样的效果还会被放大。即使说你并没有的一些品质,因为你的头衔和位置,你也会被与那些难得的品质联系上。
名校的声望通过多年的累积,会给你带来无形的光环效应,不管你是不是有它代表的品质(比如牛剑,哈佛,耶鲁所代表的贵族气质与理性,MIT及斯坦福代表的前卫与创新),局外人都会把这个品质联系到你的身上。这样,你本身拥有的优良品质加上你个体没有,但是他人因为你的教育背景而赋予给你的品质,足够可以让其它人觉得眼前一亮了而这些往往又是雇主,边上的其它人会看重的东西,那么你就占了大大的便宜。
在美国名校,各种招聘活动琳琅满目。我清楚地记得在本科学校的时候,腾讯,百度和一些其它公司好不容易到本科的学校招聘,HR的架子都非常大。摆着明讲,“我们只要你们这里最好的3个学生”。但是,去年去到康奈尔的HR们,至少都态度谦和。临走还一定要塞下给你几张他们的名片。原因同样很简单——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嘛。整个美国,好学校就那么些,每年量产的学生就那么点,而想要人的公司都想把最好的人才招进麾下,所以只要你不是太扶不起,那么还是很可以当当买方,挑一挑想去哪儿的。想想看,其实你在找实习找工作的时候,最靠谱的递简历方式是怎么样的?显然嘛,让师兄师姐给你扔HR手里。那么假设你的师兄师姐去的地方都是,美国国会,谷歌,国家发改委这样的地方,那么作为一个争气的小学弟学妹,你还愁没有地方可去吗,你还用受盛气凌人挑三捡四的人力资源小姐的气吗?这就叫人脉。
从时间上来说,美国的这一溜藤校,也不见得是从古就好的——普林斯顿当年就是叫新泽西学院,烂得连新泽西州立大学都比不上。所以我认为,既是好学生成就了名校,也是后来逐渐上升的名校成就了学生。还是那句大俗话,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在师。而大师存在的意义,不是用来顶礼膜拜,而是请他们传道授业给学生。
其实很简单,《另类》里讲得很明白,做多数事情都是10000小时法则。经过10000小时的刻意训练,正常人也可以变成世界级的专家。而在好的学校里,课业的标准要求一般非常之高。为了完成那么一些任务,你的专注程度会被不断强调——因为你一个学期的时间就那么多,如果你不够专注于你手上的事情,那么你一定会死得很难看。
2什么样的学生会进入名校?
第一类,具有真才实学的,德才兼备, 勤奋努力或者具有某些特殊才能的学生。这是这些名校学生中的主体,占的比例最高。他们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这也是保证这些名校排名靠前的必然选择。
第二类,富贵家庭的孩子。这是指一些资质一般, 但是家庭很富有, 或者很有权势的学生。 他们进入这些名校并不是因为他们个人的勤奋天赋, 而是因为家属的影响力。 所以,也有人把美国的名校称为“富贵俱乐部”。当然,这部分人的数量不是很大,占的比例不会很高。学校录取这样的学生,是保证这些名校在经济保障和社会活动中处于有利地位的一种方略。
第三类, 具有名校情结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一般集中在冷门专业。这是一些具有短视倾向的学生的个人选择。
假设一个人没有意志力没有执行力也不读书不上进,但是就是上了哈佛,那个人会怎样?那么我的回答是--大概率来说,不会怎么着。但有一个:极其上进一直知道自己要什么,为着目标一直往前进步的青年,他会怎样——我会说,运气再差的情况下,他的境况应该也不会糟糕。
总之,名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最好的, 但是, 不是所有进入名校的都是佼佼者。 有些非常优秀的学生并没有进入名校,这些没有进入名校的优秀学生, 并不是他们的天赋差,也不是他们不勤奋努力, 而是他们看重的是专业才能的最佳配合。 他们在非名校毕业后, 也能做出非常优秀的贡献。因此,选择名校与否应该看个人条件,无须一味强求排名或名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有可能激发自己的潜质。
Amy GUO 经验: 17年 案例:4539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