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2017年一样离家 两种滋味
申请中加两国学者交流项目获准后,我由国家公派来到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约克大学环境学院留学。远涉重洋,身居他乡,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不禁使我经常回忆起30年前当知青时的插队生活,不时萌生一种感觉,好像在加留学是我的第二次“插队”。
诚然,两种生活在许多方面是截然相异的,如知青到农村插队落户是怀揣“红宝书”(语录本)上山下乡,决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踩一脚牛粪,磨一手老茧,炼一颗红心”而去;而出国留学则是兜装护照本飞洋过海,是为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增长知识而来。但是,尽管时代不同,背景有异,“插队”的形式和目的也确实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却也不失有许多依稀相似之处。
天寒地冻到异乡 又吃饺子又写对联
记得下乡插队时是冬天,我们百余名满腔热情的青年冒着严寒,打着红旗,下车后踏着厚厚的积雪到了农村,开始了“插青”生活。几天后的春节期间,我们以不同的形式与当地农民吃饺子。因我当时是一生产队的知青队长,所以被该生产队的“贫农代表”张深亮大爷请到他家吃饺子。正好30年后,也是中国的传统春节之前,按照加使馆签证的日期,我来到了约克大学。同样是凛冽的寒风和厚厚的积雪,不过是天更寒冷些,雪更厚些。在中国的农历正月初一那天,约克大学卡鲁梅学院院长、加中友好协会主席米敏尔教授在白求恩学院会议厅组织了一个中国传统文化Party,实际上是个饺子宴。组织者邀请我参加这个宴会,并希望我能用毛笔写上几副春联,教与会的加拿大教授写毛笔字。兴奋之中,我即席“创作”并撰写了6副对联,其中有寄语约克大学的:“枫叶迎来众多莘莘学子约克孕育万千优秀人才”;有描绘场景的:“窗外雪花飞舞隆冬寒屋内欢歌笑语春意浓”、“天蓝地绿喜迎朝阳鸟语花香万物复苏”;有贺岁的:“辞旧岁天好地好事事好迎新年家兴校兴人人兴”;有称颂中加友谊的:“历史文化传统有异民众热情好客相同”;还有表现中加两国各自优势体育项目的:“加国冰球世人赞,中国乒乓众人夸”。每副对联都加了横批。在场的几位留学生把对联的大意逐一翻译给到会的加国教授们听。红纸黑字、对仗成联,并且寓意含蓄使他们第一次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激动不止,欣赏不已。斯通学院院长埃里克教授站在对联前凝视多时,不时还用手照着毛笔字比划着。
他让他的学术秘书加伊尔夫人与我商量,可否将这些“中国诗作”送给他,经装裱入框后挂在他的办公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何不应允!我当即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锄头铁锨换了电脑 “打成一片”不成问题
同到农村插队一样,未到之前,东道主环境学院为一位新人的到来做了些准备。不同的是,生产队为知青准备的是锄头、铁锨等生产工具,其它的一些生活设施均由知青自己张罗。而在这里,学院已给我安排了配有电话和电脑的办公室,外面大厅是博士生讨论问题的地方,摆放有沙发、台桌、冰箱、微波炉及咖啡用具。电脑管理员理克先生将在约克大学为我申请的网络登录密码交给我,并一步步指导我如何使用校内的网络进入国际互联网,利用软件查阅资料和收发电子邮件。不知何故,此时我的脑海里竟浮现出了当年我和老农张思汉大叔使役牲口耙地、在田头他用烟袋在一块砖头上画着图,教我怎样把“斜耙联三遍”的场景。可能是触景生情吧。是呀,形式不同,但同样都是我在领受他们的教诲和帮助!
当年在农村插队落户时,特别强调知识青年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要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而在国外留学,不用强调,你就必须与这里的教授、职员和学生相结合,无形中就和他们“打成了一片”。我的导师贝尔先生是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的博士学位,环境学院前任院长,是约克大学的一位资深教授。他干什么事都比较认真。我报到后,他即带我在校园里熟悉环境,还刻意一起到约克大学研究包括中国问题在内的东亚研究所参观。中午,他请我与他共进午餐时,介绍了他目前正在研究的项目及进展情况。他将他所承担的研究项目建议书复印一套给我,要求我定出计划:希望改进什么操作技能?意欲参加项目的哪一部分?希望会见哪位有关的教授?想向他们请教什么问题?……他要求严格和工作认真的态度给我以深刻的印象与影响。
多元文化不碍交往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校园里的人们来自不同的国家,随处可以听到有人用他们自己民族的语言在交谈。但英语是大家的共同语言,并不影响人们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往。院里有一位老师要离开这里,到艾伯塔大学从事新的工作,格兰特教授在一家泰国人开的饭店里为他送行。我们在一起吃饭的7个人竟来自加拿大、中国大陆和台湾、匈牙利、伊朗和巴基斯坦等6个国家和地区。在这里,使我感到时时都处于多元文化的氛围之中,大家彼此之间的关系都很好处。
两次“插队”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是自己动手做饭。那时在农村插队落户,开始是知青集体起火,后来就自支锅灶了。在当地农民和知青女同学的帮助指导下,经过3年零8个月的磨练,我还真掌握了自主计划,自购原料,自做自食的本领。来到约克大学,这些自烹小技算是派上了用场。约大的校园里不像国内大学一样,有供学生和教职工就餐的食堂。除了各院、系所在楼寓中有一些西式快餐店以外,膳食供应和生活用品经销都集中在学校商业中心(YorkLane)内。偌大的一个商业中心却没有一家中国料理餐馆。因此,来到这里的中国留学生一般都是自己做饭。这样一是方便,住室里厨房、冰箱和各种炊具,设施挺齐全;二是可以沿袭自己的饮食习惯。约大附近有几家自选商场,中国菜和生活必需品在这些商场里大部分都可以买得到。周末双休日,我骑自行车采购来足够一周用的各种菜料和调味品,包饺子、蒸包子、煲米饭、炒小炒、做面条、烧海鲜……有一次请格兰特教授来品尝我做的饺子和炒的菜,他很欣赏我的烹技,食后竖起大拇指,连声赞道:“很好!很好!
比饭店里的菜味道还好!”有次和我的室友、来自西安的一位青年留学生一起吃饭,他曾诧异地问道:“想不到你还有这两下子!你老兄啥时间学的烹饪手艺?”我胸脯一挺,自豪地答曰:“早年插队造就也!”
时光如梭,30年一瞬即逝。难忘的知青岁月还像昨天一样,使我记忆犹新。国外留学和下乡插队,两种生活,两种体验,但我觉得两者同样是一种锻炼、求知和学习的机会。在多伦多的留学生活就像当年插队知青生活一样,必将成为恒久的记忆,铭留在我一生的历程中。
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