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2017年澳洲留学市场: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增长
澳大利亚领事馆文化教育处(Australia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公布了截止到2006年6月为止的最新澳大利亚留学生数据统计。此次数据的统计对象为所有持澳大利亚学生签证的学生。
从2006年1月1日截止到2006年6月,赴澳大利亚留学人数最多的前三位分别为:中国,韩国和印度。中国学生比第二位的韩国学生多14,000人。在留学澳大利亚前十位的国家中,印度(49.50%)和巴西(47.52%)列居增长率榜首。
留学现状:去澳洲读高中成了新风尚
埃及赴澳大利亚的留学也迅速增长,主要是由于有大量的埃及学生入读澳洲的职业教育,与前年相比有224.32%的增长率,同时就读海外学生英语培训课程的人数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2.56%。
中东地区从去年开始就显现出来的留学增长势头并得到了延续,学生主要来自于沙特和阿联酋,学生主要是读的高等教育和海外学生英语培训课程。
在的澳大利亚所有国际学生中,有24%就读于海外学生英语培训课程,其中韩国,中国,日本和泰国位列前矛。
中学和小学的国际学生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并无任何增长,主要是由于前10名国家中的5名都呈下降趋势,特别是日本,同期相比下降了15.88%,只有越南有显著增长(42.65%)。
该报告的数据统计基于澳大利亚领事馆文化教育处(AEI)并由PRISMS系统计算导出。
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IDP Education Australia),根据历年来澳大利亚领事馆文化教育处(AEI)的提供海外留学生的数据,对中国留学生从海外学生总数、各国学生选择的课程及不同的州不同的学历层次三方面做了统计。
赴澳留学总人数中国居榜首
截至2006年6月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赴澳留学生数量为25947名,居各国之首,比2005年同期增长2.65%。自2002年以来,中国赴澳的学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以2004年增长19.43%为最。从近年中国学生赴澳留学数量的小幅递增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对于选择出国留学更趋于理智,中国的留学市场也逐将向成熟的方向发展。
报读高中及语言课程学生数量下降,其余各学历层次都有所增长
语言课程(ELICOS)
自2002年到2005年,赴澳攻读语言课程的学生数量每年都在增长,而2006年注册的学生仅为5320名,仅次于韩国,比上一年度6075名注册学生下降了12.43%。除了国内有越来越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的因素外,大部分学生希望在国内达到申请课程的最低语言要求后再赴澳。而IELTS主考机构自2006年5月推出取消两次考试间的90天间隔的政策,也让更多的海外学生受益。预计下一年度,该课程还会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
高等教育包含本科、研究生证书、研究生文凭和课程类的硕士学位。该学历层次阶段的学生数量占总数的比例最大,也是从2002年的5476名到2006年的12082名,增长绝对值最大。2004年度该段出现的39.4%的高增长率,主要是由于2003年下半年度,海外移民局将原属于硕士类(574类)的课程类硕士(Master by coursework)归入了高等教育类(573类),因此造成了高等教育阶段人数的大幅增长。从今年的7.48%的增长率和绝对增长量841名数据上来看,都是历年来的最低值,反映出中国赴澳留学市场逐渐稳定,稳步增长。
中学教育(Schools)
虽然这个年龄段的中国留学生自2002年开始,每年的数量都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但中国的小留学生还是居各国小留学生的首位。2006年比前年下降0.54%,注册人数为2561名学生。2004年初,澳大利亚移民局出台了高中生需要IELTS成绩的要求,或者可以通过有资质的留学中介减免IELTS成绩,但必须保证该学生被国内高中录取并获得75分以上的平均成绩要求。这一留学政策变化,无疑提高了中学生的录取要求和获得签证的难度,使得2005年度的中学生留学人数下降了17%。
职业技术教育(VET)
与几年前相比,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了解澳大利亚的职业技术课程带来的灿烂前景。职业技术课程以其实用性强、学制短、费用低、认可度高和就业率高等诸多优势被中国学生认可。因此,选择该学历层次段的海外学生数量也不断提升。2006年比2005年提升了9.68%。从该段澳际的海外学生24%的增长率来看,位于所有的学历层次增长率第一名,未来的几年内,职业技术教育会被世界范围内的海外学生接受并选读,成为热门的课程。
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