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2017年小留学生看中英两国的中学
13岁的胡晓同学参加了2002年全英国中文学校中文演讲比赛,该文是她为参加这次比赛而写作的,并由她本人进行演讲。该文和演讲获得了一等奖,由中国驻英大使馆教育处颁发了证书。
我曾在中国中学读过半年,现在在英国上学。
我第一次到Tapton中学时,还以为走错了地儿:光亮的地板,崭新的桌椅,新盖的教学楼和体育楼,正规的室内篮球场和羽毛球场,还有设备齐全的健身房以及整套的最先进的电脑,可漂亮了。相比之下,中国中学,从地板到桌椅,从教学楼到电教设施,都比英国中学逊色。
但就是在这较差的环境下,造就了十分扎实的中国基础教育。从中国出来的孩子们,绝大多数取得了令许多英国学生羡慕,甚至惊叹的优异成绩,在我们Tapton中学,从7年级到13年级的数学第一名,全是中国学生。一次上数学课,老师布置了几道负数运算题目给我们做。我几分钟就全做完了,而其他英国同学连第一道题都没做完呢。下课后,老师略带吃惊地问我:“你怎么做那么快,你都懂吗?”我告诉他,这些知识在中国4年级就学过了。
中国学生有这么好的成绩,背后是他们付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刻苦和勤奋,在中国,一年之中2/3的时间里,我们上学、放学都是“两头黑”:早上六七时出门,星星还在眨眼睛;晚上六七时回到家,月亮已爬上树梢,天已黑尽。在中国,老师们都有一个“法宝”:抄。抄课文,抄公式,抄单词;40遍,70遍,100遍,逼得我们只能将二三支笔用透明胶带梆在一起写字。没见过的人不相信,见到了也难以置信。比如我,才4个月就已练就了能用3支笔同时写3行字的“特异功能”。
还有件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的真事:我有一个正在中国读9年级的表哥,他们班上学习最棒的前3名,不论男女,一律都长白头发。按我姑姑的话来说是“满头白发”,虽说夸张了些,但也说明了中国学生学习之苦,负担之重。他们班的第一名更惨,每星期只有周五一天晚上能够在12时前睡觉。也就是说,平时都只能在晚上12时之后才能睡觉。压力和负担可想而知。
同样,在中国老师也是非常辛苦的。在中国,对一个老师的衡量标准,就是这位老师的学生的考试分数,因此老师身上的担子特别重,压力特别大。一个学生有一门功课不太好了,老师便想尽一切办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连爸爸妈妈也跟着一趟一趟往老师办公室跑,相比之下,我们Tapton的老师显得较轻松,他们没有繁多的作业和试卷需要修改,也没有“分数衡量线”。在中国,学生、家长、老师都被分数牵着走,在校园内便开始流行:“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在中国,学生全被绑在课本和分数这座独木桥上,不能按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去发展。我问过一个同在Shfield的中国女孩,为什么不想回中国?她说,回去后就不能继续弹琴,吹号了,国内学习太苦。比较之下,英国中学生就很轻松,不那么看重分数,因此可以按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另一方面,英国学生普遍基础知识都不及中国学生扎实。我也问过一个在Tapton叫沈平乾的中国女孩,她爸爸妈妈都在英国工作,可她自己非要一个人回中国,她说在英国学不了什么东西。
人才是扎实的基础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结合,如果中国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更多注重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而英国能更多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这样二者相结合,取长补短,那该多好啊!摘自[华声报]
Amy GUO 经验: 16年 案例:4272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