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输入延安的“新鲜血液”——奔赴延安的留学生群体

刚刚更新 编辑: 浏览次数:149 移动端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然后一群一群地,穿着军服,燃烧着热情,走散到各个方向去。”

何其芳在1938年11月写下了《我歌唱延安》这篇文章。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延安”两个字在知识分子心中有着别样的分量。这种“延安光环”不仅深深影响着国内的知识分子,同样还蔓延辐射到了海外学子当中。

抗战爆发的消息传到海外,犹如一声急促哀凄的集结号,在每个求学游子心中吹响。抗战前期,海外1万多留学生中,有8000多人在抗战开始后1年内,千里长驱,回到此时破败萧索的祖国。八年抗战造成了全国无数个“小家”的大流离,而有志之士也在这漂泊动荡中,凭着胸中报国的信念,从四方聚集成了一个“大家”。“延安”如同一片圣域,成为很多留学生心目中报国救民的代名词。

从海外,到一穷二白、黄土纵横的陕北一隅,正是心中的一团火,点亮了前行道路上未知的险阻艰难。

这些奔赴延安的海外学子中,大部分是进步的左翼学生,也有少数共产党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思想界渐渐掀起了“马克思热”,这股“马克思热”随着出国潮逐渐延伸到海外,其中以留日学界回应最为热烈。当时左翼留日学生组织的进步文化团体多达二三十个,参加人数约有五六百人,占当时留日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抗战爆发后,中共东京特支领导东京各进步文化团体,将这些进步同学分期分批安排进归国留学生中。战时奔赴延安的留学生中,留日学生占了大多数。“狂飙诗人”柯仲平就是其中之一。留日期间,柯仲平曾组织在东京的中国云南籍留学生成立“理践社”,介绍研究马列主义著作。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仍在东京的柯仲平于1937年8月秘密归国,历经3个月的辗转路途后,柯仲平终于来到延安。

初到延安的柯仲平即被任命为陕甘宁边区文化工作训练班组长,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同年12月,陕甘宁边区文艺界救亡协会成立,柯仲平任副主任。

延安波澜壮阔的生活带给这位诗人无尽的灵感,《边区自卫军》《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两部歌颂工农斗争生活的长篇叙事诗于1938年相继写成,这也是解放区诗坛中较早出现的描写工农斗争生活的著名长篇。正如柯仲平在诗中写到的:“他们的乡土和他们的血肉永远分不开。”柯仲平就这样一头扎到了延安,用自己的笔和眼,记录和赞美着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

如柯仲平般在延安投身战时宣传与政治工作的留学生不在少数,他们大多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担任教员,发展边区教育。当时,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陕北公学等,均有归国留学生,或为学员,或为教职员。

1935年,冼星海从法国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回国,投入抗战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创作大量群众歌曲,并为进步电影《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作曲。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并赴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救亡歌咏运动。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他参加上海话剧界战时演剧二队,进行抗日文艺宣传。

1938年9月,冼星海接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全体师生的邀请电报。于是,他高兴地对妻子钱韵玲说:“我们到延安去吧。”说走就走,这年11月,两人携手奔赴延安。在延安,冼星海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在鲁艺,他负责音乐理论、作曲的主要课程,还教授音乐史及指挥。1年半的时间里,他进入创作的巅峰期,谱写了《军民进行曲》《生产运动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作品。特别是诗人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成为了旷世千古的绝响。1939年5月11日,在延安庆祝鲁艺成立周年晚会上,冼星海穿着灰布军装和草鞋,打着绑腿指挥《黄河大合唱》,在场的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首长连声叫好。更有许多人唱着“风在吼,马在叫”,走向抗日战争最前线。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