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哈佛留学生休学建立NGO
周末上午10点刚过,华师科技大楼三楼办公室的走廊上,充盈着一群大朋友和小朋友的欢声笑语。他们是参加暑期公益夏令营的志愿者和学生们。
零距离,是这个热闹的群体给人的第一感觉。“在这里,学生可以直接叫老师的昵称,经常能听到绰号满天飞。”现读大一的志愿者段浩然说。“50名志愿者来自广州几所重点高中和高校,32名营员都是11-15岁的初中孩子,全部是广州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夏令营营长李秋璇告诉记者,孩子们每天准时到营,下了课也不舍得走;每年暑假,这个为期十天的夏令营结束后,孩子们最大的盼望就是明年继续开营,“这些初中生三年的暑期时光都是夏令营陪伴度过的。”
这就是青草公益团队为外来务工子女举办的夏令营,从2009年第一次举办至今,已走过七个年头。七年来,“青草”伴随着一批批孩子成长,自身也从一个高中毕业生的学生团体成长为真正的NGO组织。
青草夏令营:体验式课堂+自主探索
教小候鸟们绘画舞蹈音乐的“艺站到底”,培养孩子们安全自救意识的“寻找星期五”,带着小朋友做科学实验的“小草实验室”……这些琳琅满目的课程,就是青草体验式课堂的内容。
“优点是好玩,缺点是太好玩。”这是体验式学习容易被模糊成“纯玩”课堂的地方。但青草公益组织创始人之一——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攻读Phd(博士)的向芯认为:“体验和学习并不对立。”好的学习体验会帮助学习者养成时时反思的习惯;即使是游戏,学习者过后也会思考游戏过程中解决困难的经验和其他新的发现,“这就是从2009年走到现在,青草体验式学习的魅力所在。”
李秋璇告诉记者,今年的夏令营跟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原有体验式学习的基础上,加入了自主学习方式。“外来工子女在民办学校能够接触到的学习方式很单一、课外学习的机会也很少。需要引导他们学会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李秋璇说,10天的营期里,头4天进行体验式课堂,后6天被安排为自主学习课程,以“十万个为什么”为探索中心,志愿者鼓励、引导孩子们追随自己的好奇心,提出自己的探索课题,寻找答案。
七年前,执信高中毕业生创办“青草”
青草公益组织最早是执信中学高三毕业生创办的,“当时就是一些十八九岁即将上大学的高中生自己搞的学生社团。”青草的另一位创始人——今年9月即将赴德国维尔兹堡大学读研的王向说,“开始,大家都抱着办一次是一次的心态,给外来工女子开展夏令营活动。但第一届夏令营结束时,志愿者和孩子们共同写下心愿,投入心愿箱,约好明年打开。待到第二年打开箱子时,满满的都是学生想要再办一年的期待。于是草创青草的一行人决意把这个夏令营办下去。”
但一个学生社团运营公益活动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在第三届夏令营集中体现了出来。“学生团队的流动性和随意性比较大。”向芯对此看得很清楚,如若只是为办活动而办活动,支撑不了几年,团队就散了,“经过讨论,我们决定把团队转型成稳定的机构,这样才能接收社会捐赠、承接购买服务、聘请专职人员,把这个针对外来工子女的公益活动做下去”。
这时,如何转型是摆在“青草”面前最大的难题,“我们也想过挂靠在成熟的公益组织那里,甚至考虑过成立当时时髦的社会企业。”向芯说,2011年的一个契机,让她嗅到了转型的时机。
从哈佛、港大休学,助社团转型NGO
2011年,广东在全国率先探索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这个消息传到向芯耳中,向芯觉得时机已到,毅然从哈佛休学一年回广州,把主要精力放在青草团队转型上。
2012年2月,广州市越秀区青草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获准成立,从法律意义上,这个学生社团正式转型为NGO。向芯任法人代表,王向是执行团队负责人。此时,为了接替9月要结束休学回到哈佛的向芯的班,王向也从香港大学休学一年,全职投入中心运营。
“成立时间虽然是2012年2月,但青草真正稳定下来运营是在2013年6月找到首批全职项目经理起。”王向说,招聘过程可谓历经波折,公益事业的全职人员待遇不高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做公益对人的要求却不能低,所以招工难让两位创始人费尽心思,“最后我们还是找到了合适的人,青草也进入了正规运营。”王向此时也放心地回到香港继续学业。
成立调研小组,关注流动青少年群体
像“青草”这种有着如此高学历创始人和强大平台依托的公益组织,在国内实属罕见。
记者了解到,向芯在哈佛的本科时期就已经结合青草的经历研究国内流动、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等问题,攻读Phd期间也把当代中国教育问题作为自己研究方向。
而王向从港大转到美国汉普郡学院后,更是前往云南待了6周,做农村孩子成长过程的调研,“没有‘青草’,真的没有动力去搞这类研究,去追本溯源地弄清留守儿童的形成原因。”王向说,她为了搞清楚自己一直以来所帮扶对象的问题,把中国近现代史重新学了一遍。
正是基于名校的学术依托,“青草”越来越明晰自己服务的目标群体:他们为何形成,有什么需求,怎样服务才能更加契合这些需求。“2015年,我们在青草成立了调研小组,专门研究广州流动青少年中刚进入青春期、年龄层在11-15岁的初中生。”向芯说。
不仅如此,被向芯称为“娘家”的执信中学也对“青草”提供了强力支持,“遇见找不到的资源、搞不定的事情,执信的老师、同学们总能及时给予帮助。”王向说,最初一起草创青草的执信校友,后来加入了青草理事会,“不论他们加班到几点,都非常准时地在凌晨两三点爬起来,跨越时差来参加网络视频会议。”
2015年,青草关于《广州市流动人口社区青少年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项目》被确定为广州市第二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拟资助项目,获得10万元资助。
Amy GUO 经验: 17年 案例:4539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