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2017年哪些活动规划美国招生官一看就识破是套路/过目不忘?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53 移动端

每年暑期都是本身小伙伴兴冲冲准备课外活动的时候,近些年随着美本的留学热,相关活动也流行起来。可是各类活动应接不暇,我们该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在招生官眼里哪些是一眼就识破的活动套路?

平庸的特长如何逆袭,打动招生官的心?

你的活动经历如何才能让招生官过目不忘?

今天这篇儿给你完整解答。

一、招生官一眼就识破的活动套路

1.诸如National Society ofHigh School Scholars的挂名组织

这些机构大多是通过College Board等类似渠道获得申请者地址,并群发信件/电邮给申请者,邀请他们入伙。信里往往先把申请者表扬一通,让人心里痒痒的。然而通篇都不会提加入组织后有什么卵用,只是用长篇的官话让收件人觉得自己的优秀折服了组织的审阅人,这才邀请自己的加入。

招生官早已把这些组织列入了自己的 黑名单 。你在申请材料里提到类似奖项相当于告诉招生官:我花了几十美金就是为了让我的申请材料看起来更好看。

2.尼泊尔志愿者、非洲支教等活动

志愿者是有门槛的,如果你花了3万人民币去尼泊尔做义工、帮助当地村民盖房子,却只为当地创造了1000人民币的GDP,那还不如直接把钱捐出去呢?然而,如果你执意要去非洲、尼泊尔等国传播人性光辉,招生官自然会带着这个问题怀疑你: 中国的那么多问题你不想着去解决,干嘛花几万块钱跑到非洲?

可惜,现在低门槛的志愿者活动现在早已变成了课外活动刷子的代名词,在招生官眼里意义基本为0。真正对申请有意义的活动需要申请者长期坚持、能反映申请者成长环境、过程,然后申请者还得通过面试与文书展现自己的动机与情感。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活动能提供对申请有利的国际背景。其实并不然,国际背景的意义在于展现申请者对文化的兴趣以及获取靠谱可信的第三方学术机构对学生学术能力的评估(如成绩单),走马观花般的国际志愿者活动自然跟我们在讨论升学时所说的国际背景完全无关。

3.各大 名人 的推荐信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申请者及其父母都觉得,利用家庭高大上的人脉关系网给孩子申请加分是件光荣的事。于是乎,各种省长、总裁、会长等平时根本与申请者不可能有什么交集的人分分钟都变成了父母通关系邀请写推荐信的对象。但AO不一定能耳熟能详,更不要期待AO会give a shit了。

小知识:什么样的推荐信最有利?

1)选择推荐信老师的最重要的原则是:最为熟悉你、最愿意推荐你的老师,而不是头衔最高的人(比如校长),头衔再大再高,没有教过你没有很深了解你,那是白搭,根本不可能写出很有说服力的推荐信。

2)申请者在邀请老师给自己写推荐信后,在老师正式开始写推荐信之前,应该要主动和老师约谈几次。比如:帮助老师回忆自己在课堂上参与的一次突出表现的活动,表达希望老师能将自己在某项课题研究中的精彩表现放进推荐信的意愿等,回忆自己在学科学习中战胜的挑战、克服的困难等。

3)申请者如果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成绩单上某个学期成绩不理想,自己有特殊原因,应该和教师交流探讨,这样方便他们在推荐信中为你做好解释,从而不影响申请或者有时候反倒会化弊为利。

4)除了和推荐教师、咨询师的定期约谈,申请者应该要给推荐人一份个人的简历(Resume)或个人信息表,方便以书面的形式让推荐人真正记住你的一些重要细节和信息。

5)推荐信老师不要忘记在推荐信开头提到自己的经历和背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如二十年、三十年教龄的背景和普通背景的教师是有区别的,推荐人自身的信息对于推荐本身是会有帮助的,有助于大学了解推荐人和被推荐人之间的联系。

6)申请者最终应该放弃(waive)自己阅读推荐信的权利,而且在Common Application这样的申请平台上需要勾选放弃阅读的选项。

4.邮寄给招生官自己的各类奖状/活动证明照片

在现在这个网申的年代,给招生官寄送辅助性材料会被当成是一种无用的甚至愚蠢的行为,材料可能会被助理AO直接扔进垃圾箱。

申请本来就是本着诚信为本的原则,招生官在一般情况下是会默认相信申请者活动列表真实性的。不然的话,申请者每做一次活动都需要拍张照片,这样会让活动本身变味,会让申请者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做活动是为了展现给招生官看。

5.粗制滥造的作品集与演奏视频

大部分AO自己对艺术其实并没有特别高鉴赏能力,因此一般他们需要委托自己学校艺术学院的教授来帮自己评估,一旦学校艺术类老师对学生作品频频摇头,而申请者在其他申请材料里有吹嘘自己的艺术造诣,AO就会感觉自己被欺骗了一样。


1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