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2017年留学生对美国文理教育的感悟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193 移动端
文理教育,在国内,是高中教育对比职高教育,在美国,是文理学院的教育对比职业化的大学教育。简单点说,就是文史哲物理化对比可以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学科。这两种教育各有所长,但是,我认为,一个人受到的文理教育在长远而言,是比任何其他教育都要重要的。另外很多人对文理教育有个误区,认为文理教育只存在文理学院当中,其实大学里也有。当然文理学院自然是以文理教育为主。下面是一位在美国读书的留学生所写的对美国文理教育的一些感悟,通过这篇文章,或许更多人对美国文理教育有更多的理解。 那么分析,我会从我所在的haverford college说起。很多人不知道haverford,首先是这个学校在圈外本身就没有名气,学校一共就一千多一点点人,和旁边的BMC, Swarthmore还有宾大可以交换注册上课。学校在圈内的声誉很好。我们清唱团去Northeastern唱歌的时候那里没有人知道haverford,可以去哈佛的时候大家会点头:嗯,当年我们也申请了。 其实我也很纠结。一方面我很喜欢文学和艺术,另一方面我又对于创业很感兴趣。那么来了文理学院发现的一件事就是这里的学生真的是以学习为第一位的。大家毕业了以后都去上研究生,而不是去工作。而且Haverford缺少和其他学校的联系。这里说的是美国人。而且我来大学之后,我和我原来的一群朋友的联系明显少了,我原来的几个玩的很好的朋友在其他学校互相见面,而我来了一个小文理学院,似乎就在他们的圈子外面了。 可是每次我拿出乔治城的转学申请来填的时候我却都无法下手。在这所学校,有什么东西让我无法离开。是天天追着我给我发邮件问我作业难不难,需不需要帮助的好心的教授吗?我又不是那么在乎学习。是那群人很好却很缺乏社会经验的头发乱七八糟的同学吗?come on,我一向是向往gossip girl里那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生活的。说到底,我认为我最不能离开的,就是这种文理教育和它背后的精神。 普林斯顿的校长曾在lawrenceville专门对高中生做了对于文理教育的演讲,在演讲中她讲到: In other words, as I like to tell our students, a liberal education is designed to prepare you not for one profession but for any profession, including those not yet invented. (就像我告诉我的学生一样,一种文理学院的教育让你不是适合一种职业,而是任何职业。包括那些没有被发明的职业) 而这些技能,往往是要从一个成熟的人格开始,然后在非常强力,非常私人的教育环境下才能培养。比如说阅读,讨论和写作的能力,在一个两百人的大课上,你有什么机会发言?而在十人的小课上,你才能得到教授更多的注意力,被更专注地培养。 蔡元培提出的 德育 , 智育 , 美育 是同样的道理。 他提出教育是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也就是说教育是对于人格的塑造,而并非仅仅是对于技能的培养。我那时有一个理想,以为文,理两科,是农,工,医,药,法商等应用科学的基础,而这些应用科学的研究时期,仍然要归到文理两科来。所以文理两课,必须设各种的研究所;而此两科的教员与毕业生必有若干人是终身在研究所工作,兼任教员。那时候我又有一个理想,以为文理是不能分科的。例如文科的哲学,必植基于自然科学;而理科学者最后的假定,亦往往牵涉哲学。的确,从常青藤的文理学院,还有从很多很好的文理学院毕业的学生在星巴克打工。但是从我接触到的文理学院的毕业生中,无论现在在干什么,没有一个人后悔自己的选择。我知道在haverford有很多人很讨厌学校这么小,课业太重,还有学费贵等各种因素,但是谈到教育,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在接受一种 没有用 的教育。就连我来了以后,我发现,学校是小,学费是贵,如果不接着上研究生是不好找工作,但是在这里得到的教育,的确是不一般的。胡适先生在半个世纪之前把小儿子送到haverford来读书,应该是看见了这一点吧。 那么,你会说,这种文理教育,这种昂贵的,贵族式的教育,是给富家子弟的,不是给大众的。就像是农村里的人会让孩子留在家里种地,而不是去上大学。 的确,选择哪一种教育,取决于不同的人,我在文理学院里的朋友,有很有钱的,也有没有钱的。但是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我在这里遇见十几个人,父母都是常青藤大学毕业的。他们的父母不一定有钱,但是大多都受过很高等的教育,才把孩子送到文理学院来。每年5万美元的学费,对于有好几个孩子的美国家庭,怎么都是一个大数目,他们也是咬着牙,原来是家庭主妇的母亲重新工作,才能把孩子送来的。所有的这些父母,都有着很高的素质,非常亲切的姿态和相同的,对于文理教育的重视。 CBS新闻曾经有一篇小短文,题为:教授都把孩子送到哪里上学?可以很好地回答大部分人对于文理学院的误解:不是有钱人把孩子送到文理学院来,而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让孩子来受文理教育,而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又有很多是有钱人罢了。 教授的孩子比起其他孩子来更普遍上文理学院。大学教员的孩子上文理学院的数量要比每年挣10万美元以上家长的孩子多出一倍。 为什么大学教授争先恐后地把孩子送到文理学院来,这种只有3%学生的学校?这些局内人明白文理学院的教育特别专注于本科教学,并且以小班形式和教授对个人的关注提供精品教育。相反,私立和公立的研究型大学注重的是研究和研究生教育,本科的教育往往不是第一要务。事实上,很多研究生会为本科生代课。 在学校的家长会上,的确有很多奔驰宝马排列在路旁,但是从这些奔驰宝马里下来的家长,却一个个是有礼,有素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我感觉到,是因为这些人的素质决定了他们的富裕,同时也决定了他们把孩子送来这个文理学院,而不是因为他们的富裕程度决定了他们把孩子送到和自己富裕程度相当的学校里来学习。我的一个朋友,来自新泽西非常富有的律师家庭,但是我在去他家之前从来不知道他有钱,因为他根本不表现出来。相反,他在对人对事上都非常谦逊,并且经常把自己的东西和他人分享。我在从纽约回费城的路上正好经过普林斯顿,于是就去他家玩了一圈。在车开到他家的社区的时候我就惊呆了,全都是非常华丽的,电影里才有的大房子,房子面前有雕塑和喷泉,还有一些有单独的看门人。当我走进他家的时候,大厅里放着华尔兹,天花板上是精美的壁画,一个大厅都望不到头!我当时就惊呆了。我穿着我脏兮兮的靴子,拎着我的背包站在门口,都有些不敢走进屋去。然后他妈妈从客厅的那一头非常优雅地走了出来。而后来他妈妈来haverford看他的时候,走进每个人的房间打招呼,亲切地和每个同学拉家常,并且告诉他们:有什么需要的,就告诉我。 那么,文理学院给了我什么样的影响呢?实际上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心里也很纠结。我就读于一所像象牙塔一样的一所文理学院。但是作为一个对创业感兴趣的人,这所文理学院几乎没有为创业提供的土壤。可是我在去过很多其他学校之后,我觉得我在这里收到的不论是学习上的,还是心灵上的熏陶都令我离不开这个地方。而haverford的那种人生哲学,也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
推荐阅读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