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2017年美国TOP30大学录取的中国学生分析

刚刚更新 编辑: 美国 浏览次数:280 移动端

2017申请季已经开启,随着中国学生留学竞争的白热化,申请似乎一年比一年难,每年都是史上最难录取年。僧多粥少,中国学生之间的竞争之激烈早已惨不忍睹。据《经济学人》的一篇文章报导,去年约摸4万中国学生申请美国大学,200人进了常青藤,录取率只有0.5%!

虽然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一个低分学生被一个好大学录取的逆袭故事,但是没有说出的事实是大量高分学生,包括那些老SAT 2200+,甚至2300+的学生,最后前30、前40的大学一个都没录取。尤其是今年,这俨然成了 新常态 ,大家都已经司空见惯,很淡定了。

逆袭的黑马可以用来仰慕。但是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大数据更有普遍意义。这里我们调查了身边78位今年被美国前30大学录取的小伙伴,给以后的申请者一些参考。

先列出这些同学的最后去向:

下面分看各申请要素的具体数据:

一、标化成绩

解读:从分数分布来看,这些学生都很优秀。从个案来看,在优秀的前提下,标化成绩因子的比重在下降。在一些藤校看来,以前中国学生2300+的凤毛麟角,光靠分数就能区分学生,现在2300+的学生也比比皆是,光靠分数无法区分学生。

从今年录取结果来看,不少被藤校录取的学生分数集中在2250左右居多,2300+并不比2200+有优势。而另一方面,一些排名20+的学校,诸如UCLA、USC,随着中国学生申请人数的暴增,分数也水涨船高。前几年SAT2000左右的学生大面积被此类学校录取,但是今年几乎不可能了。所以现在前三十所有的学校对中国学生的分数要求几乎都是在同一水平线上。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大城市资源相对多,基础教育发达甚至恐怖,比如上海,小升初都是血雨腥风的。但是不可否认,资源加鸡血的双重作用下,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高。直接体现在托福成绩上,学生大部分在口语上不会有短板,因此分数大面积110+。

二、地域分布

解读:从这些学生分布来看,数据再次证明国内大城市的学生在美国大学生申请中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北上广深+南京的几所重点高中几乎包揽了大部分藤校的offer。

在国内学生申请资料频频作假、真假难辨的情况下,美国大学更信赖国内重点高中。这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大城市名牌高中一大堆学生去藤校;而对非一线大城市的重点中学而言,即便学生分数没有问题,最后被前20大学录取的几乎是屈指可数。而像南京外国语这样的出国大户,一个学校被前美国名校录取人数秒杀内地好几个省的总数!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调查中大约20%的国内学生并非学校所在地的生源,也就是说,他们是跨市、跨省就读这个高中的!

三、竞赛

解读:竞赛类无疑是最体现学生学术水平的,也是申请中最加分的因素之一。但是想得奖、尤其是国际性的奖难度非常大。有趣的是,不少出国的学霸在竞赛类活动中还是走的国内教育的传统路线,集中在数理化和工程类竞赛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参加辩论类的学生并不是特别多,这跟我们之前的印象有出入。另外学霸们也积极寻找参与一些小众类的国际性比赛,比如脑神经科学大赛,这类比赛一方面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另一方面非常小众,国内学生参与度不高,比起动不动就几万人的数理化比赛,获奖概率更大,也更能提升申请背景。

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人文社科专业,比起数理化专业,文科类的竞赛比较少,有些也很难用统一标准衡量。在我们统计中大概有20位选择文科类专业的方向的学生没有任何竞赛类奖。这也反映了学生专业选择的多元化,进而也反映了大学申请思路的多元化。

四、科研类

解读:大城市的优势再一次体现出来,这里一方面固然要看有学生身边有哪些资源,但是另一方面看,很多学霸小伙伴有着非常高的求知欲和能力。

事实上,在出国这条道路上,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学什么做什么,完全由学生自己把握。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对一部分而言,可能会没有方向;而对于有些人,他们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如何去找资源,因此如鱼得水。

学生做的事情也五花八门:比如研究满文,最后学生能完全掌握这门语言;开发APP,做出来非常专业,在网上出售;写英文的学术类文章,无论从语言还是从内容,都非常专业!

五、美国大学夏校或其它国外项目

解读:约一小半学生就读过传统美国大学夏校或参加暑期课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现在出国低龄化了,很多学生初中、小学的时候就去过美国,参观过美国大学,甚至在美国大学里上过课。而一些研究类的项目对学霸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包括跟着美国大学或研究机构的老师做课题或者在实验室里实习。

六、其它活动

我们原来想列出学生其它活动的数据。但是发现真的无法做出一个像样的统计,因为学生做的事情真的五花八门,实在无法归纳。这也正好说明一个问题:学生的活动一定要个性化,泛泛的大众的而又缺少含金量活动往往无法提升学生的背景。

七、会讲故事

竞争名校,尤其是排名前30的大学,分数(硬件)以及课外活动(软件)是前提,会讲故事也同样重要。讲好故事的第一步:避免不该犯的错误,避免不必要的减分。

这里暴露几个中国考生几个常见但又微妙的陷阱,希望各位同学引以为戒。

陷阱1:做最真实的自己!

做你自己,从内心说话,让招生官见识你的真实,这也许是一个最常见,也是最 好心 的建议。但在操作上要绝对谨慎。为什么呢?因为人是有多面的,虽然都真实,但是你必须要考虑清楚到底是哪一面或者哪几面。

举一个例子:一位学生为了表达自己的真实,决定个人文书写一篇关于自己高中年代的最大遗憾,其核心内容是检讨自己在高中期间的不努力,大胆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下定决心大学开始做一个新的自我。

这的确很真实,但是不合适。文书不仅仅是要展示真实,更重要的是你的不同。而且,你的不同能够给自己和他人的大学生活带来什么价值?

陷阱2:你是一个潜在风险

让我们先读一篇文书节选:

虽然我有学习障碍,这听起来像是一种劣势,但是我却能够很好地驾驭它。有时候我的确为因为学习障碍而恼火,但是我学会了转情绪为力量,在下午的网球场上,利用这种特殊的力量打败自己的对手。

有一次我的对手是一位不败球员,而且他目中无人,气焰嚣张。我为了打压他的气焰,为了自己球队的荣誉,我利用我的情绪力量,故意把球打偏了,狠狠击中了他的额头,以致于他发挥失常,我们终于赢了,也好好地教训了这种骄傲的人。

这位学生的确是为了集体荣誉而战,的确能够很好的克服自己的缺陷,但是他的好胜让人感觉是一个潜在的风险,大学也不会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学生可以抬举自己,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贬低他人或者牺牲他人。

陷阱3:社会/他人敏感度

有两位来自两个不同富裕家庭的孩子,利用暑假去了同一个贫穷落后的医院里实习,回来之后她们俩就自己的经历各自写了一篇文书。

学生A写道: 我见识了医疗资源的匮乏以及医务人员的缺失,以及食物的不卫生,我一下子意识到原来我是多么的幸运,我也突然意识到我的父母已经给予了我一切。

学生B写道: 当地人民的挣扎令人震惊。之前 贫穷 对我而言只是一个概念,现在我切身体会到它的可怕。我很高兴有机会去到了这样的地方,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富有,也意识到我们对这些穷人应当负起更大的责任。

对比两者,不言而喻。虽然文书的目的都是讲自己的故事,展现个人品质,两位学生所表达的都没有错,但是前者不够成熟,看不到她对社会和他人的同理心和担当,至少她的文字并没有表达。

陷阱4:思想狭隘

一位学生和一位招生官正在面试中。

招生官问:请描述一下你是什么样的一位学生?

学生答:总是做好最充分的准备的那位。我为每堂课做十足的准备。当老师让我发言的时候,我得答对。

我们从小不就是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吗?你若是招生官,你是否觉得这个学生成熟,用功,是个标准的好学生?从这个角度来讲,毋庸置疑,有准备的肯定值得称赞。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这位学生的理由令人有所担忧。他的准备的目的是为了每次发言都能够 答对 。

这是一种狭隘的思考方式,因为在求学的过程中存在很多没有对错或者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如果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这位学生根本不会享受到高校的教育精髓。哈佛大学招生办主任Bill Fitzsimmons, 曾经说过: 我们希望招到的学生能自信地接受并对待世界的模棱两可 。

结论:个性化!个性化!个性化!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在中国学生分数普遍较高的前提下,更多的是需要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和背景来提升学生申请优势。这就需要学生脑洞大开,结合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合理规划,科学规划,在申请美本的千万大军中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内容转载自 美国留学快报 ,更多资讯请扫描下方美国留学快报二维码,关注我们。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