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学生出国留学:家长哪些行为不可有

刚刚更新 编辑: 澳洲 浏览次数:475 移动端

出国留学,去往国外留学,现如今 直升机父母 的说法已经过时,新的品种叫做 无人机父母 和 割草机父母 ,他们要么是在孩子 危难之处显身手 ,要么是为孩子扫除成长道路上的一切障碍。这种教育的 营养过剩 正是现代家长普遍拥有的焦虑症的结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下出国留学,家长哪些行为不可有!

现在的中国家长可谓是全民焦虑。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社会关注不少。

这些孩子父母远在他乡,孩子的教育 营养不良 。

另外一方面,城市中产家庭的儿童,则存在教育 营养过剩 。

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家教和保姆组成的庞大阵营,带着沉重的期待,如同大山一样压在孩子身上,童年就这样压碎了。

斯坦福大学新生管理处主任、哈佛大学法学博士朱莉 莉斯考特-海姆斯博士,写了《如何养育成人:打破过度养育陷阱,成功养大孩子》一书,力陈 过度养育 (overparenting)的弊病。

过度养育是指对于孩子过度开发,使其失去了自我空间。

孩子力所能及或是可以学着做的事,小到去微信上给自己宣传,大到找媳妇带孩子,都是父母代劳。

小孩打闹,大人帮助协调。

去什么地方,家长都不放心,要亲自接送。

儿童发展研究者福斯特 克莱恩(Foster Cline)和吉姆 费(Jim Fay)曾提出 直升飞机父母 一说,形象地比喻那些在孩子(包括已经成年的孩子)头上盘旋着不肯离开的父母。

我们就像对待珍稀花草一样对待孩子,在照料上不厌精细,一见风吹草动,怀疑孩子可能受到打击,便冲上去保护。

过度养育损害孩子的能力、韧性、快乐和自我意识,也影响他们往后的就业和婚姻。

如果说家长和孩子是生产者的话,大学、用人单位、未来配偶,则是消费者。

海姆斯多年接触刚脱离父母的大学新生。

若这些新生成长中存在 养育过度 ,其行为会立竿见影地显露出来。

海姆斯自己接待新生的时候,有的新生连话都不会说,而是父母在边上代劳。

过度养育的后果,会往后延续多年。

在日后就业上,被呵护过度的孩子,遇到用人单位,更会问题多多。

2005年,一个名叫理查德的常青藤学校毕业生在华尔街某投资银行就职,年薪25万。

他的工作时间很长,很辛苦,妈妈心痛, 想法设法找到小伙子老板的电话,跟他抱怨。

次日小伙子上班的时候,在电梯口就进不去了,保安把他的东西装在一个纸盒子上拿过来,让他走人,纸盒子上写着: 问你妈妈去。

这个老板或许不应该用这种恶劣的方式处理问题,但小伙子妈妈的做法的确颇让人厌烦。

儿子都工作了,还大事小事来插手,恐怕哪个雇主都难以接受。

在婚姻和家庭问题上,圣经上告诫男女成人之后,要离开父母,和配偶结合,成为一体。

失败婚姻则是一方甚至双方无法割断和原家庭的脐带,任由父母控制。

2016年初,北大的一位凌姓教授,和银监会一位美女处长闹出离婚大战。

双方父母互向孩子配偶单位写控告信。

两个功成名就的当事人,在婚姻家庭的纠纷中,却离不开父母的控制,外人看了纳闷,可在我们这个 可怜天下父母心 呼声极高的国度,这种事实在寻常。

看完此书,我总结了 过度养育 的七宗罪:

轻视能力;

过度圈养;

瞬间满足;

升学为王;

轻忽劳动;

代替思考;

反智倾向。

针对这七宗罪,我也有如下的建议:

第一,要放权授能而不是微观管理。

在企事业单位,大家可能都知道经理人对于员工的管理,有一种叫授能(empowerment), 是给员工自主权,让他们自行决定工作方式,承担相应风险,此间除了完成工作之外,员工能力、积极性得到提升。

另外一种管理,是微观管理, 抓西瓜也抓芝麻,事必躬亲,员工得不到合理训练,能力不升反降。管理者本人也累。这种领导是无能的领导。

家庭也是社会组织,运作上不无类似。大事小事事必躬亲的家长,是无能的家长。

第二,适度 放养 ,教会孩子如何和陌生人说话,而不是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

1981年,一个名叫亚当的小孩被人绑架后杀害,其故事被拍成了收视率极高的电影。

亚当的父亲沃尔什(John Walsh)游说国会成立全国丢失和受虐儿童中心。

媒体的渲染,使得国民对于陌生人害怕到了极点。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成了几乎所有家庭对孩子的警告。

被过度保护起来的孩子,没有了磕碰和冲击。

家长充当了孩子和世界间的缓冲带。

问题是孩子成年后会接触一个又一个陌生人,不是所有陌生人都是危险的。

有危险的陌生人,不与其说话不一定就能解除危险,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应对。

作者还表示,有时候亲人和熟人更危险。

有数据显示,死在亲属手里的孩子,是死在陌生人手里的孩子的20倍。

出于对孩子过度保护的反感,美国有家长开始 放养儿童 (free-range kids)运动,鼓励在适当教育之后,让孩子独立上学,在小区玩耍,把失去的童年抢回来。

目前这做法是例外而非常规的。

常规的情况是美国文化也对儿童过度保护,甚至为此侵犯私人空间。有的家长因把孩子放在操场让其自己玩耍而被逮捕。

第三,学会延迟满足,让孩子吃苦吃亏。

斯波克博士关于养育的理论,在美国流毒久远。

斯波克博士强调要给孩子瞬间满足,不能刺激他们的心灵。

父母都把孩子当成了纸糊的、泥捏的,受不起一点打击。为了鼓励、夸奖他们,不惜代价让他们瞬间满足。

于是,美国有了 人人拿奖杯的一代 。

女童子军卖饼干的是父母,而女孩拿荣誉徽章。

就连西点军校的远征,有的父母也要陪孩子一起去走,无形中夺走了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成就和光荣。

得让孩子吃点苦,吃点亏,这样他们会成长得更皮实些。

第四,不要参与恐怖的 升学军备竞赛 。

父母为了孩子成功,每一步都跟着扶持:帮孩子选课,选容易得A的课程,帮孩子做作业,写文章等。

中国这方面更为明显,不要说上大学了,就是找幼儿园,小升初的过程,都是家长在血战。

其实,正规教育没有这么重要,本书说的原生家庭中的家教(parenting)对人的成长更为重要。

第五,让孩子根据不同年龄的能力,学着做家务。

由于过度强调孩子的学习,强调培养孩子的自信,一些日常、琐碎的事情,比如家务,都是家长代劳。

孩子日后进入社会,毫无准备。

不会做这些都还算是小事,关键是孩子没有在父母还在身边的时候,学着安全、高效地做事。

比如小时候他们从来不用锥子钉子,不去换灯泡,哪一天一个人住外面,需要一个人做这些事了,被割伤被电击,那才真的危险。

应该在父母还在身边的时候,赶紧有时捎带着他们一起做。

另外,不要以为学外语这些东西才需要趁早。

劳作的习惯也是需要趁早训练的。

劳动给人带来快乐,完成任务且能帮助他人,也会带来荣誉、自豪和团队归属感。

有家教的人家,无论中外,都会蓄意在这方面训练。

曾国藩家族,强调晨起即扫。

基督教则把懒惰(sloth)视为大罪之一。

那些什么都不让孩子做的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祸害。

第六,让小孩渐渐自己拿主意,自己解决问题。

作者鼓励家长训练小孩在做事、办事上,逐渐独立自主。

同时她也希望家长让小孩自己思考,不要过早给答案,学一点 苏格拉底式询问 和批判性思维方法。

比如把小孩时候的 为什么 习惯给学过来。

解决问题也是这样,比如上小学的小孩回家忘了带书包,书中有这么两段对话:

妈妈(或者爸爸)甲:

妈妈:今天上学这么样?

孩子:还好,可是我把书包忘到学校了。

妈妈:太糟糕了,我开车带你回去拿。

妈妈乙:

妈妈:今天上学这么样?

孩子:还好,可是我把书包忘到学校了。

妈妈:太糟糕了。

孩子:我怎么办?

妈妈:我也不知道。你觉得该怎么办呢?

孩子: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开车带我回学校去拿?

妈妈:对不起,不行 我下午还有别的事。你觉得可以怎么解决呢?

孩子:我可以打电话问同学,问作业是什么?

妈妈:可以啊。

孩子:可是我需要的东西可能在书包里。

妈妈:嗯,也是。

孩子:或许我可以发邮件给老师,告诉她我忘了,问她怎么说。

妈妈:这两个想法都不错。

我就这两个问题在网上提问,看读者会选哪一个。

很多读者都选第二种,后者鼓励小孩想办法解决问题,另外养成不依赖家长给自己收拾的好习惯。

而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做第一种,这样更简便。

第七,多听专家的,而不是周围婆婆妈妈的。

书中还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比如和有类似想法的家长形成一个社区;和配偶达成共识,否则一个搭台一个拆台,所有努力都是白费。

另外,作者建议大家去关注一些相关专家,比如迈克尔 兰扎(Mike Lanza)可教你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

杰西卡 莱西(Jessica Lahey)可以教你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麦德林 列文(MadelineLevine)帮你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丹尼尔 平克(Daniel Pink)可教你如何增加孩子的内驱力。

克莉丝汀 卡特(Christine Carter)会教你如何帮助孩子快乐成长。

布热娜 布朗(Brene Brown)可以教你如何提高孩子情商。

建议大家不要看微信上水平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的文章,确认自己的偏见,而自己不去成长。

一些作者为了寻求更多关注,有强烈的媚俗倾向,对大众投其所好。

其言论并无营养。

多去看看真正的专家学者怎么说,可以改变我们的很多错误观念,而这也是通往正确行动的必要前提。

人类总要经历些风吹日晒,否则无法应对日后更大的风浪。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