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真的是“留学没用海归就业难”吗?

刚刚更新 编辑: 澳洲 浏览次数:282 移动端

据教育部最新数据,2015年,中国输出了留学生52.37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0.91万人。他们中,有些人从选择出国到回国就业,都是父母的 提线木偶 ,留学钱没少花,用人单位对海归却越来越挑了,有的明确设定学制等门槛,起薪也不再那么体面。

近年来, 海归就业难 不时进入公众视线。留学花费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海归的就业质量却有些让人失望。每月数千元的起薪,显然让一些家庭 高投入高收益 的想象落空。当角色扮演背离角色期望,出国留学 值与不值 便成为一个纠结的问题 这一场以教育之名的社会交换,不可避免会触动许多家庭关于名誉和利益的敏感神经。

当下的中国,逐渐从身份社会向专业社会过渡。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不仅在乎求职者的 出身 ,也在乎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同样的 海归 身份,不同的求职者在就业市场的待遇却有着鲜明的反差:有些求职者不仅拿上了高新,还年纪轻轻就评上了教授甚至博导;有些求职者不受待见,拿着 不够体面 的月薪,让自己和家人都感受到失落和挫败。

海归就业难 从直接原因上归咎于海归的社会声誉下降甚至遭遇 污名化 ,从根本原因上归咎于出国留学的功能异化。一方面,在功利和算计的裹挟下,出国留学成为一种 洗白学历 、 贴金 的做法,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另一方面,海外高校鱼龙混杂,既有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也有生源、师资都不怎么样的一般大学,甚至还有通过招收留学生来圈钱的 野鸡大学 。

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 教育改变命运 的显示度下降、周期性拉长,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普遍现象, 海归就业难 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求职的过程,也是用人单位和海归社会互动的过程;如果海归没有特殊的技能和本领,又怎么赢得用人单位的 另眼相看 ?

在一些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看来,出国留学能达到投机取巧的目的。以一年制授课型硕士为例,别人要花两三年的时间拿到的学位你花一年就拿到了,其 含金量 难免会引发用人单位的质疑。 海归就业难 从某种意义上也是用人单位更加理性、务实的产物,他们不再迷恋 海归 的标签,而是更加看重求职者的真才实学。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 教育只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在 海归 符号价值不断下降的今天,海归要想 赢得尊重、发挥作用、实现价值 ,显然不能依靠身份标签,而是要靠实力说话。那种 根底浅 、 腹中空 的海归, 高投入低收益 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