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海归回国当公务员划算吗?

刚刚更新 编辑: 新西兰 浏览次数:450 移动端

你花了那么大成本在国外镀金,回国后却选择当公务员,收入并不高,会不会有点不划算? 在上海某区税务局工作的王健,在5年,回国后报考了公务员,却遭遇周围人一连串的不解。

然而,王健有自己的考虑: 我个人的性格比较求稳,家庭的经济条件不错,不想从事高风险高收益的工作。我做公务员3年多,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

针对海归发展的相关报告显示,薪酬、职业发展和福利是影响高端人才流动的三大因素。职业选择上,海归把政府部门作为最末选项。

目前体制内的 海归 官员主要分两种:一类是在国内从政并取得一定成就后,被选派到海外留学或培训;另一类是先出国留学,学业有成后归国从政。

对于进入 体制内 的海归来说,薪酬显然不是主要考虑因素。那么,他们的出发点何在?当了公务员之后,又遇到了什么问题?

求稳是最大理由

在澳大利亚读会计专业的小刘打算毕业后回国工作,将就业目标放在了考公务员上: 如果在相似情况和相似职位的前提下,我会选择在政府部门工作。

从回国,已参加工作的王涛也认为: 近年来,留学生就业其实比较困难,尤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家更想求稳。 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报考公务员成为海归择业的优选。

当被问及为何会选择报考公务员时,王涛感慨说: 我有一个同学,他在国内就是公务员,现在出国是进修。我感觉他的生活很不错,觉得我要是公务员,也挺好的。

一位80后海归,在国内最顶尖的医科大学本硕连读后,又到美国读了博士。回国后考取了国家部委公务员。 她家里条件不错,进入体制内主要是希望稳定。 她的一位同事说。

总体来说,中国国家公务员的招考,对海归没有明显限制,但也没有格外照顾。王涛举例说, 比如卫生计生委国际合作司欧美处要招一个公务员,不会写留学经历优先,只会要求英语专业毕业。 而大多数公务员岗位还要求报名者必须是中共党员,并要通过包括申论在内的一系列笔试,这也让大多数海归望而却步。

海归为什么选择报考公务员,有关留学专家分析认为,首先,公务员相对稳定,保障系数高。其次,公务员的社会承认度高。中国向来有 学而优则仕 的传统,通过考试而通达仕途。公务员作为政府编制内成员,发展空间大。

国际化视野是独特优势

相对海外学子报考公务员的选择,也有不少国内政府机构由于看重海归人才所具备的国际化视野以及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等特质,也向海归敞开了大门。

昆明市委组织部曾经宣布,向全国公开选拔100名30岁以下优秀人才到县(市)区或开发区、市属相关部门担任助理(正科级)职务,并作为县级后备干部培养锻炼。其中特意指出,留学归国人员不限工作经历(学历经教育部认证)。

如果不是我的留学经历,单位肯定不会要我! 在上海一家金融监管部门工作的吴亮说。他在美国硕士毕业后,回沪工作。在外资银行工作了两年后辞职,参加了上海公务员考试,从100多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我现在有一部分工作就是跟外国人及外企打交道,国外学习的经历让我能更好地工作。 吴亮这样评价他的留学经历。

吴亮还说,在上海的金融监管以及相关部门,近几年海归一直占有一定的比例, 上海要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大量的高层次海归充实到金融系统来,监管部门也是一样。

经济领域的确是海归加入体制内的方向,这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直接相关。 金融领域,必须按市场标准去做事,国外的成熟做法值得中国借鉴。

与吴亮同时出国的小邱,回国后则去了外交部工作, 国外专业英语的留学背景,在我找工作期间发挥了很大作用。

一位海归在一家中国500强公司做到了副总裁,因为特别擅长交通管理专业,希望能参与交通部门的管理工作。他说, 希望能为国内的交通管理引入一些新理念新机制。

不了解国情成短板

在记者采访的海归公务员中,超过半数的人承认,自己以前对国内体制了解不多,对公务员的待遇和工作流程存在幻想,这种不了解造成的隔阂,成了工作上的短板。

小刘并不对自己的留学生身份引以为荣: 现在满大街都是留学生,也没什么值钱的了。可工作真心不好找。现在想来,我根本就不了解中国的公务员。只是家里人说公务员好,稳当,我才决定去尝试走这条路的。

然而,工作两年后,小刘发现:公务员一点不像想象的那样 一杯茶、一张报纸 ,而是忙得跟 外企 有一拼,周末加班是常事,待遇也和想象中 差距很大 。最后,他咬咬牙决定放弃这个 金饭碗 ,重新回到外企。

记者调查发现,小刘的情况并不是少数。有不少留学生不仅对国内招聘信息不了解,对政策发布不了解,对国内整个就业形势也不太了解。

我们对国内的很多情况都不是很清楚。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就只有上网或是听朋友介绍。 王健对自己的境况感到无奈: 留学生一般都在国外待了好几年,对国家目前的政策方针不了解,对国情不了解,从而造成对社会问题缺乏快速应对能力。

此外,还有不少海归公务员提到,不懂得国内的 讲程序 ,甚至 潜规则 问题。小刘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自己写好一份调研报告后,正好碰到局长,局长问起调研报告的事,就顺便向他汇报了。局长看后很满意,在一次会议上表扬了他。可就是这件事,引起了他的处长的不满。处长认为小刘会表功,特意绕开了他。从此,经常给自己 小鞋 穿。

小刘坦言,长期在国外生活,人际关系普遍简单,大家说话也比较直接,不会去想那么多。而在中国体制内工作,让人感觉长官意志太明显,心很累。

没明显限制,也没有格外照顾

从新加坡、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官员产生机制看,官员并非都从最底层开始做起。一些重要职位人选往往先由社会培养,当其成熟和优秀后再吸收到政府。

中国国家公务员的招考,对海归没有明显限制,但也没有格外照顾。小姚举例说, 比如卫生计生委国际合作司欧美处要招一个公务员,不会写留学经历优先,只会要求英语专业毕业。 对像小姚这样从英国名牌大学毕业的求职者来说,英语读写能力已经毫无问题, 但我专业是社会学,不是英语专业,所以不能去报这样的岗位。

大多数公务员岗位还要求报名者必须是中共党员,这也让大多数海归望而却步。一位中共中央统战部的干部说:统战部干部基本没有海归, 因为我们这里全部是中共党员 。

我们党政机关也有海归,多数都是从高校领导岗位转过来的。 江西省委组织部一位官员说, 我们主要是鼓励海归进入高校或科研单位,怎么会鼓励海归进机关呢? 这位组织部官员介绍,公务员考试方面,海归人才并无受到优先考虑,大家一视同仁, 审查也没有更严格,都是一样的 。

这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大三学生李淼(化名)非常困惑的问题。李淼一直想出国读书,他把研究方向定在民族冲突问题。前几天他向学校国关学院一位副院长请教, 学民族冲突问题回来能不能进入民委等机构工作? 副院长说, 不行,经济或者商务部门还好,涉及国家安全的部门肯定不好进。

经济领域的确是海归加入体制内的方向,这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直接相关。简晶晶2005年从英国花旗银行辞职,回国加盟中国一家刚成立的金融监管机构。她说,金融领域不涉及意识形态问题,必须按市场标准去做事, 比如说我做一笔贷款的评估,要考虑风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等,国外的成熟做法值得中国借鉴。

相比较在英国花旗银行工作时的稳定,简晶晶觉得在中国最直接的感受是 变化, 你要对英国人说变化,他会告诉你,我家门口的牌子变了个名字。哇塞,那是巨大的变化。 回国进入金融监管部门,简晶晶一个很大的考量因素是, 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市场,你做的很多事情确实能推动市场的变化。这是在任何国家没有办法体验和学习的。

海归从政在国外可能是趋势,但对于中国来说,取决于是走国际化道路还是走中国道路。 一位研究海归问题的中国人民大学老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看我们学校就能看出来,商院、经济学院的海归老师多,外籍教师也多。但是,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还是大量招国内的博士。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